|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转帖]现代贪官的“雅贪”!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2642) |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7/9 23:14:10 -- [转帖]现代贪官的“雅贪”! 贪官的“收藏”众生相:难以抵制的高雅诱惑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曾被贪官收藏的古玩 近年来被查处的许多贪官都有诸多的共同点,譬如“生活作风腐化堕落”、“喜欢行贿索贿”等等。但人们也注意到,官员以“收藏”为名收受他人的古玩的现象也风行起来,以至于有人惊呼——若贪官成了收藏热潮的生力军,那就是一股“刺骨的寒流”了。其实,贪官搞收藏,古今中外皆有,要想遏制,谈何容易? 现代贪官的“偏爱” 现代官员为什么喜欢搞收藏?对此,官方刊物《半月谈》曾有这样一段评论:中国官员的文化水平在整体上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一部分“高素质”的官员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腐败落马。特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腐败形式。与赤裸裸的收受钱物不同,他们更看重受贿的“文化含量”。 由此看来,“收藏”一词成为现代官员贪污腐败的代名词,媒体称之为“雅贪”。而通过这种手段行贪贿之便的官员,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章,数不胜数。 例如,在数年前震惊海内外的厦门远华案中,被富豪赖昌星拉下水的厦门海关原副关长接培勇就是被“字画”拖下水的。据说,一开始,接培勇根本看不起赖昌星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土包子”,对他一直保持戒心。但他没有经得住名贵字画的诱惑,当赖昌星煞费苦心弄来一套175册的绝版名贵书籍,送来由九位名画家合作的一幅牡丹图,请全国知名的书画名家到“红楼”与他切磋时,接培勇终因“雅好”膨胀,将赖视为“知己”,不久便心甘情愿地为其疯狂的走私活动大开绿灯。 又如原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局长王天义——此人于2002年5月27日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死刑。据查证,在其来历不明的巨额财产中,收藏品数量之多、价值之昂贵,令人震惊,评估其价值总计高达六百万元。这些收藏品中有书画作品195件,瓷器及西方艺术品27件,邮票、文物、鸡血石等1351件,其中也不乏上乘之品,比如价值24万元的刘奎龄书画作品动物四条屏、价值34万元的齐白石春山图、价值8万元的19世纪法国铜鎏金竖琴纹托盘座钟、价值24万元的清乾隆年间斗彩团花罐、价值18万元的文革邮票全套和红特邮票全套等。 有分析指出,一些官员看中文物,一是因为大凡称得上“文物”的贿物,价值都数以万计;二是文物大都能够保值,而且升值潜力巨大;三是用文物行贿受贿风险低,一旦东窗事发,那些贿物很难折算成“贿金”。 因受贿案而正面临二审的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也是个“收藏家”。目前,已查实郑筱萸本人的受贿金额高达五百万至六百万元,加上其亲属名下的不明财产,一共有千万元之巨。这其中,部分是现金行贿,部分是实物。行贿名单中包括海南康力元集团——在纪委部门查实的证据中,联系两者的实物是一幅价值数十万元的画作,据称是仿石涛的画作。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7/9 23:36:39 -- 请看“青瓷”小说,真实的反映了“雅贪”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