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父亲节的思念!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0327)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6/16 20:09:34

--  [原创]父亲节的思念!
                     父亲节的思念

        父亲节又到了,可是,我再也没有父亲了!八年前的那个父亲节,我永远失去了我的父亲!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撕心裂肺的悲痛,第一次经历了与亲人阴阳两隔的死别!

      这八年中,我无数次在梦里与父亲相见,我喊他,可他从来也没有答应过我,也从来没告诉过我他住的地方。每次,总是他走了,而我因为找不到他的住处急得从梦中哭醒。

     我父亲的家庭,是湖南的世家望族,但到他出生的那年(1911年),他祖父已死于江苏巡抚任上数年,家道已经败落。他刚考入湖南大学,我的爷爷奶奶又相继去世,因悲痛过度,他大病一场,不得不休学一年。休学后,他寄住在一佃户家里养病,世事沉浮,使他感受到家道中落后的世情冷暖,使他亲眼看到了农村的贫困、农民的疾苦,而佃户一家对他的照顾,又使他感受到农民的淳朴和善良。从此他同情,尊重和感恩劳动人民,并将这种感情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教师,他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走上讲台的,他的教师生涯,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国家的战乱而颠沛流离,充满坎坷。八年抗战中,湖南大学迁往辰溪,是他,首先去打前站建校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又是他,带着学生奔波在芷江、黔阳,甚至江西吉安,为建兵工厂、飞机场和后方运输线做测量工作。他亲身经历过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亲眼目睹了老百姓拖娘带崽,哭哭啼啼逃难四方,他的兄弟姐妹及亲人也天各一方,甚至音讯全无。这一切,使他深深地感到,国家的强大、生活的安定,对老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新中国成立了,国家繁荣,人民乐业,他看到了希望。怀着满腔的热情,他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并虔诚地,如同做自家事情一样,做好一切领导交下来的事情。尽管在各种场合都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而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并未放过他们,他也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首当其冲地,受到过强烈冲击,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牢骚或抱怨。他到晚年时跟我谈起他的经历,我才知道,他把国家的强大,老百姓能远离战争,不做亡国奴看得比自己的境遇重要!从这里,我才体会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愿望和胸怀。

    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他的遗物,找到无数迭用很小的字工工整整誊写的教材草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写的,也不知道写这些花费了他多少的时间,我只知道,他把他毕生的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了教育,献给了他的学生。父亲工资不低,但生活极为节俭,有时节俭到了我们不可理解的程度。但是,他对来自农村的学生、经济不宽裕的同事、实验室的工人,却无比的大方,在他们生活困难时,留他们在家里吃饭,接济他们,借钱给他们,从来也不吝惜。父亲死后,没有给后人留下长篇巨著和了不得的科研成果,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钱财,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背负着时代重任的身影,一颗金子般的心!

       从我们懂事起到文革前,父亲不是上课就是带实验,晚上总是在他的书房里备课,写教案,我们姊妹除了要问课本上的问题,是不能进他的书房的。周六晚上他如果能陪我们去看一场露天电影,或者在周日的下午能带我们去爬一次岳麓山,我们姊妹都会欢呼雀跃。他还常常要带学生去外地实习,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我们天天盼望他回家,因为他每次从外地回来总要给我们姊妹带一样小礼品,有时是每人一块橡皮或一支彩色铅笔,有时是三姊妹共一个布娃娃。父亲从不太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也很少过问我们的学习,但在重大问题上却很尊重我们的意愿。六五年姐姐初中毕业升高中,她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在美术组同学的鼓动下想去报考戏剧学校。当时我们家的许多亲戚都不能理解,觉得去学美术是很低人一等的。而出身书香世家,自己学理工的父亲,却支持了她的选择。姐姐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美术上颇有建树,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儿童画家,这与父亲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下乡时间最长,几次招工都没有走成。当时就有亲戚朋友很热心地帮我介绍对象,希望用结婚的办法解决返城问题,而我在几年艰苦的农村生活中与同是知青的老公建立了感情,并不想去嫁一个不认识的工人或干部。父亲和母亲都支持了我的选择,记得当时父亲说:你们在乡下一个当医生,一个当老师,我出钱,你们在安乡起一栋砖瓦房,等我退休了和你妈妈都到乡里来,和你们一起生活,也没什么不好。这当然是一种很无奈的安慰,但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支持,我得到了真正的爱情。

       九九年六月二号凌晨,父亲在睡梦中突发脑溢血,等送到医院已经昏迷不醒,进院马上送进重症监护室,并下了病危通知书。这以后的十八天里,我们姊妹日夜守护在他的病床旁,看着他艰难地与死神抗争,我们却束手无策。医生们用尽了高级药,进口药,父亲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差,我们甚至按照保姆的建议去敬了菩萨,求了土单方,都不能奏效。六月二十日清晨,父亲终于撒手人寰,舍我们而去。那十八天的情景,八年来,一直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第一次认识了死亡,这使我从此时时提醒自己和家人,要好好照顾孝敬还在世的老人,因为不知哪一天他们就会离我们而去,永远只能在梦中相见;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家人,因为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多么地不堪一击!

       我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每当我看到别人纪念自己父亲母亲的文章,那些感人的文字常常使我泪流满面。我曾在自己心里千百次地纪念过父亲,却从不曾把这份感情写出来,因为我知道,父亲不是什么名人,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教师,而我则更是无名之辈,心笨笔拙,即使写出一点什么,也是永远不可能变成铅字的。但是,今天我要感谢知青网,它让我有这个机会,在这个父亲节里,把我对父亲的思念,用文字的形式,献给我父亲的在天之灵!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6/16 20:29:09

--  

    42年前,我们美术组的同学到你家去,见到你父亲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你的父亲诚如你说的,是一个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他老人家和我的父亲不但是亲戚,而且是湖大30年代毕业的校友;那时湖大的学生不多,相互都很熟悉。你父比我父亲小3岁,活到了80多岁,算是有福气了;而我的父亲则于81年便已过世,时年才73岁。

    你的父亲支持你姐学美术的事我一辈子都很敬佩!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6/16 20:31:41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6/16 20:51:55

--  

他到晚年时跟我谈起他的经历,我才知道,他把国家的强大,老百姓能远离战争,不做亡国奴看得比自己的境遇重要!从这里,我才体会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愿望和胸怀。

老一辈知识分子,他们心怀祖国,心忧天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原生态祝愿你的父亲在天之灵永远安祥!


--  作者:子耿子
--  发布时间:2007/6/17 0:26:43

--  
我是四十年前到原生态家最后一次看到的陈伯伯,所以,陈伯伯留在我记忆里的永远是和谒、亲切、幽默和睿智的形象。祝愿陈伯伯在天国幸福。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6/17 13:09:53

--  

     那时我们在附中读书,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子的.心无旁骛一心教书,什么名利淡然处之.我的同学的父亲是附中老师,他对待学生比对自己的子女还好.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好老师,才给了我们那么扎实的知识.在父亲节这个日子里,祝我们的老父亲身体健康,快快乐乐.给我们儿时的老师,发自内心的送一个祝福.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6/17 18:09:31

--  
难怪,我一直在推测原生态,笔架山人的文章、图片和生活中老是折射出道道闪耀的光芒,原来是你们的父亲那颗金子般的心,背负着时代的重任在放射着……,你父亲在天之灵永远安祥!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6/17 22:49:11

--  

试问父爱深几许?

无限苍穹,满目青山,桃花潭春雨


--  作者:异乡客
--  发布时间:2007/6/18 11:05:14

--  

[非原创]

八载有余永难忘,白云深处影茫茫。
膝前承诲音犹在,灯下修书墨尚香。
天公忍拂拳拳意,弱女空摧寸寸肠。
何日庄生邀梦蝶,再斟清泪酹心殇。


--  作者:成都老知青
--  发布时间:2007/6/18 11:41:15

--  
愿我的父亲和伯伯能在天国共叙手足之情,祝愿他们在天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