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分享]杨澜谈人生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9616)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6/8 23:14:19

--  [分享]杨澜谈人生

转帖

杨澜在厦门大学吐内幕 离开央视是因为恐惧(图)  
2007年06月07日 13:09:32  来源:海峡导报  



    核心提示:近日,杨澜在厦门大学讲座时称当年离开央视是因为恐惧,“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安全,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      

杨澜

    人物简介

    杨澜,1990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7年7月,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现任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昨(6)日,厦大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杨澜应邀给厦大学子开了一场精彩讲座。离讲座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厦大克立楼报告厅早已是人头攒动,而杨澜的到来掀起了一阵“追星风”。      

    一身白色套装的杨澜面带微笑,给人的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与优雅。登上讲台,杨澜一直解释说,她演讲的内容与学术无关,她只是在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她的成长。

    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

    昨日杨澜的演讲主题是《成长与成功》,她说,这是个人人崇拜成功的时代,但登上顶峰的人毕竟凤毛麟角。对成功,我们的定义很狭窄,往往感觉付出太多,收获却太少。

    杨澜引用歌德曾说过的“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的话说,成功其实是向某个目标前进的过程,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内在,在内心愉悦存在。说起成功,每个人都担心失去,而成长是自己的,虽缓慢成长,但却充满自信。”

    杨澜认为,每一个成功是困境的开始,人要想着怎样度过困境。人要想做独特的自己,就不要太容易受伤,脸皮要厚点。“有时候,人并不喜欢自己工作的环境,环境给人相当大的压迫感,这时候,你一方面要寻求突破,另一方面,你心里要清楚你要什么。”

    对成功过于迷信会活得很辛苦

    演讲中,杨澜还深情回顾了一次最令她震动的访谈,采访中主人公对成功的态度,深深震撼了杨澜。这次采访,杨澜曾在其他场合多次提起。

    那是杨澜对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的访谈。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10岁前从没读过书,就在家里放羊、养猪。10岁的时候他姐姐找到一个在教会学校读书的机会,就想让弟弟到香港去读书,而他父亲对独子要远行不大愿意,因为男孩大了可以帮忙干农活,但他妈妈却非常坚定地要送儿子去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父母在后来的大饥荒里都活活饿死了。

    杨澜坦言:“我当时听完故事,问崔教授,如果那个时候妈妈没有送你出去读书,你如今会怎样?其实在我内心里以为他会讲教育改变命运,讲感谢妈妈的话语。但是崔教授却说,‘我宁愿当时妈妈没有送我出来,农村家里有一个儿子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当时留在农村,或许我一直不识字,但我父母或许不至于饿死。’这番话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

    杨澜说,获诺贝尔奖在很多人眼里是很大的成功,可是在崔教授眼里人生有些东西更可贵。“在采访当中,我曾收到一张方丈的名片,上面特别标注享受副局级待遇。人啊,对成功过于迷信,对成功的认识过于狭窄,会活得很辛苦。”

    “我不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

    对于杨澜,很多女人都很羡慕,她似乎把聪明、智慧都揽于一身。关于杨澜,人们也有很多的疑问,她为什么在自己当红时选择去国外读书?她为什么能采访到那么多名人?……昨日讲座现场,杨澜未经别人提问,自己就自问自答开了。

    要相信积累的力量

    问:很多人问我,杨澜,你为什么能采访各国总统等大人物,我就不能呢?

    答:你要相信积累,首先你要让你的报道稍微有点不同,就那么一点不同,或许后面的情形就不一样了。比如说今天采访区长,你做得有点不同,改天就让你去采访市长,又有点不同,就让你去采访省长……我刚开始做采访时,约一个证监会主席也是托很多人才约到,还要出场费,心里很郁闷。做了三四年后,节目做得好,底气足了,别人也争相来上我的节目。

    我不管什么采访,所有功课都自己来消化,你要相信积累的力量。还有,就是诚意、善意的力量。在你能力范围内,善意友善地对别人,善意友善就像空气一样是会流通的,到时会有正面的能量还给你。有一种力量叫爱,当你能为别人寻找自我、表达自我提供帮助时,你的价值也会得到体现。人要学会自己成长,把成长作为人生目标去完成,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王光美印象最深

    问:做访谈节目以来,你采访过的人物不下500位,令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呢?

    答: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人性当中特别优秀的品质在王光美身上得到体现。丈夫刘少奇的批斗会,她只是陪斗,可她看到那些红卫兵张狂的样子,她毅然上前抓住丈夫的手和他一起挨批,这是任何夫妻在那种高压情况下无法做到的,这也是人性最美的火光。王光美住过12年的牢狱,她后来完全有权利报复,可是她选择了宽恕。老年时,她的眼光看上去特别美。

    不反对“选秀”活动

    问:你曾说过“成功要趁早”,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就是找任何机会,不要害怕表达自己。年轻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有勇气去表达自己,对于现在的选秀活动,我并不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通过这个舞台去表达自己。当初,我去中央电视台,也是从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那也算选秀吧!

    因为恐惧而离开央视

    问:很多记者在采访我时,往往会说,杨澜你很有心计啊,在中央电视台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去读书,后面又到凤凰卫视……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吗?

    答:我说我没有啊,我哪有心计啊?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是一名当红的主持人,大型的活动都由我去主持。可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安全。有一年春节晚会,共有6名主持,多遍彩排之后,有一位主持的大姐,导演组突然决定不用了,但却没人去通知她。那一天,那位大姐兴冲冲拿着礼服到化妆间,化妆师说没她名字,结果那位大姐黯然神伤地走了。我当时坐在一旁,那一刻我似乎看到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我当时心想,今天,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平台,有多少成功算是你努力的结果?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首先得站稳脚跟,不要沉迷在鲜花和掌声中,去寻找成长,去读书。我的一些成长并不是精心安排,只是跟随心里最真切的声音。年轻的时候不去搏一搏,什么时候还有机会? (作者:沈晓丽)
我们从中能学到…………!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6/9 11:50:42

--  

我喜欢这篇报导:
    
   “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内在,在内心愉悦存在。说起成功,每个人都担心失去,而成长是自己的,虽缓慢成长,但却充满自信。”
  
   “有时候,人并不喜欢自己工作的环境,环境给人相当大的压迫感,这时候,你一方面要寻求突破,另一方面,你心里要清楚你要什么。”
    
    “杨澜说,获诺贝尔奖在很多人眼里是很大的成功,可是在崔教授眼里人生有些东西更可贵。”
    
    上面三段话我有同感,说得对,回顾自己的人生,曾有两个小亮点,(不是经济方面而是工作方面)
    一个是在仙桃电排站,那段时间里我成长最快也很成功,使电排顺利试车成功运行。另一个就是我公司大楼开业,(当时商业界大楼很少,有大部分开业第一年都不成功),而我成功了。但是开业那天我儿子和爱人都住院,我也没去照顾至今我都很后悔,特别是对不起老母亲,没有让她享受过一天好日子,经常做梦睡不着,崔教授眼里人生可贵的东西使我有同样的感受,如同大家羡慕原生态她们夫妻一样,什么是更可贵的。我也羡慕农夫每个星期都去倍母亲,尽力滿足母亲的要求,好幸福!
    
    “人性当中特别优秀的品质在王光美身上得到体现。可是她选择了宽恕”难能可贵!

    “不要沉迷在鲜花和掌声中,去寻找成长,去读书。我的一些成长并不是精心安排,只是跟随心里最真切的声音。年轻的时候不去搏一搏,什么时候还有机会?”
  
    我们从中能学到了很多不是吗?但我们已老了,然而,这些对我们后代都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6/9 20:39:43

--  
    人啊,对成功过于迷信,对成功的认识过于狭窄,会活得很辛苦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6/9 20:44:11

--  

人啊,对成功过于迷信,

对成功的认识过于狭窄,会活得很辛苦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6/10 7:19:06

--  

    成功,是别人对你的认可,和本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你如果觉得这件事很重要或者无所谓完全取决于自己.我觉得,要想活的快乐,就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自闭症>自己所做的一切,是自己兴趣所然.是自己心甘情愿为此付出.

    我从来没有什么成功之事.但在仙桃电排搞广播是我觉得最开心的日子.我找到了我最喜欢最爱的事情.为此,我付出了很多甚至招工.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点都不后悔.而且从来没有后悔过.

    人一辈子无所谓成功不成功,坚守自我,感觉快乐,从不后悔就是成功.

    如果是拿钱衡量成功,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是,以上三条千金难买.


--  作者:柳叶
--  发布时间:2007/6/10 8:54:23

--  
    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6/10 10:23:52

--  
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说得对,什么人都有恐惧的时候,只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恐惧.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6/10 14:40:04

--  

“你要相信积累的力量”,这是杨澜成功的体会之一。

她说:“在你能力范围内,善意友善地对别人,善意友善就像空气一样是会流通的,到时会有正面的能量还给你。”求知阅读是积累,见多识广是积累;与人为善也是一种积累,当你对世界充满爱心,当你对他人充满善意,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人格上成功的人。

一个人只有通过方多方面的积累,才会有一种不凡的气质,这种气质是由内而外的,是由积累的力量产生的。这点,杨澜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