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走进安乡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5436)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4/24 13:02:12

--  走进安乡

  走进安乡

  柳拂长堤翻碧浪,
    网撒大河鱼跳仓;
    棉堆恰似小雪山,
    稻花开时风也香;
    珊珀湖一片汪洋,
    倒影里水鸟飞翔;
    圆圆亮亮的珍珠就像满天的星斗掉进了水中央。
    走进安乡走进安乡
    一步踩响一个惊喜,一步踩响一个梦想。
    ……
    这首由著名诗人于沙作词、著名女歌唱家宋祖英倾情演唱的《走进安乡》在中秋佳节国庆前夕的安乡城乡到处传唱。这首歌深情而又豪迈地唱出了安乡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唱出了安乡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唱出了安康之乡是安乡的缕缕衷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处于“洪水走廊”中的安乡人痛定思痛,大兴水利,彻底驱散了罩在心头5年之久的溃垸阴霾。
    安乡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罕见的水患环境。1949年以前,县境内35条河流纵横交错,洪魔吞噬芸芸众生,每年因水灾淹、饿、病死的穷苦百姓难以计数。“北水涨(长江)、南水阻(洞庭湖)、西水(澧水)一来就喝粥”。这首祖祖辈辈含泪流传下来的民谣,就是过去悲惨历史的客观写照。
    解放后,安乡人民开始大规模团结治水,堵支、并流、合垸,至1980年,全县形成了5个防洪大圈,总长400公里的临洪大堤依然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全市的五分之二。几乎每一次遇到超历史高洪的袭击,都会留下难以抹去的惨痛:1954年,全县18个堤垸溃决;1956年,安生垸被水吞没;1960年,中洲垸化为泽国;1964年,安尤垸未能幸免;1980年,永太垸永远废弃。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98年7月24日,安乡安造大垸被超历史的洪魔撕开了长长的口子,27亿元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压在安乡人民心头的一块巨石。
    “安乡最大的县情是水情,最大的忧患是水患,安乡根本的出路在于治水。”1998年下半年,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徐超文在察看了元气大伤的安乡大地之后如是说并开始如是做。5年来,全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逾4亿元,共加高培厚临洪大堤120公里,更新改造穿堤设施41座,完成土石方2300万立方米,170处险工险段变成了放心堤段。
    与洪魔决斗,一切都要凭实力说话,要靠谋略取胜,5年的艰辛努力在抗击2003年高洪的战斗中得到了证明。2003年7月11日,是一个值得安乡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高洪袭击中,安乡400公里临洪大堤中有300公里超过危险水位近一个星期,但安乡境内8条主支洪道依然各安其流,安乡依然是平安之乡。
    兴工强县民营富民。跨入新世纪的安乡人深谋远虑地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略大计,全县上下正齐心协力把设想变为现实。
    “生存靠治水,发展靠活水”。近年来安乡大做“水”字文章,变水患为水利,通过活水兴业、活水富民,特别是通过干部参与结构调整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共引进投入资金3.1亿元,退田还水12万亩,形成了水产、杨树、草食畜牧三大产业,水产养殖大户发展到了5000多户,水产业对县乡财政的贡献率已达33%。目前,县委县政府正着力筹划如何将珍珠、杨树、草食畜牧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安乡,已具备了从农业产业化蜕变生长出支柱型工业板块的最佳条件与契机。
    发展工业是扩大就业、实现经济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增加财政税收的重要渠道,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实现兴工强县的必由之路。对于发展工业,安乡县委政府一班人有着深刻的共识。近几年来,安乡通过外引项目,内抓改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了工业水平。锦豪纺织、金大地化工、凯斯机械、日银纸业等企业通过改制,生产形势红红火火。众鑫纸厂、县车消厂、橡胶厂、湘北食品厂通过整体分割租赁使闲置的资产得以利用,产销两旺。在改组改制的同时,安乡充分创造环境,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上项目,依托本地资源上项目,依托招商引资上项目,今年全县已新建、扩建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3900万元,同比增长11.5%。2003年的安乡工业有一个特别耀眼的亮点,那就是县长张开松主抓的工业园建设。县里共筹集资金近700万元用于工业园主干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工业园优惠政策,以诚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引进凯斯机械、津津制药、华安制药、华星管业、神龙化肥入园,项目总投资6980万元,首期总投资4980万元,目前已完成1890万元。县财政用于项目土地征用资金累计达358万元,预计今年底要达到800至1000万元。最近,又有中意包装签约入园,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
    安乡乘势而上,优化环境,放水养鱼,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自2002年至今,安乡新增个体工商户1482户,新注册民营企业45家。恒生超市、福民电子、光明眼镜、滨湖家私等不仅迅速占有了县域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触角伸向邻近的南县、公安等周边县市。王饺儿卤腊食品、湘北饲料、凯斯机械成为名扬省内外的知名品牌。
    优良的环境吸引了八方客商来安乡投资兴业。上海新高潮集团与安乡合作造林,计划投资1亿元发展三角叶杨10万亩,目前已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造林56900多亩;湖南洞庭牧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鹅产业开发,目前,已投资700多万元建起了肉鹅繁育养殖基地和一个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以及年加工肉鹅能力达100万羽的肉鹅加工厂;湖南洞庭林纸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1万亩的“三毛”杨生产基地;黑龙江先锋集团投资800万元建起了一个年加工亚麻干茎1万吨的亚麻加工厂。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素有“鱼米之乡”的安乡已是洞庭湖畔崛起的一座水乡新城。
    昂首阔步跨入新世纪的安乡是喜事频频,机遇连连。湘北干线的全线贯通,彻底捅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安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安乡到省城的时间从12小时缩短到3小时。三峡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完成,基本上解除了长江洪水对安乡连年的威胁,皂市水库的上马将给澧水高洪拦腰一截,水患即将变为水利。
    金秋时节,神清气爽。安乡人民充满一片喜悦:继2002年全县财税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后,今年春征任务全县全部完成,为近年来所罕见;今年上半年,全县居民储蓄存款已突破16亿元,超过安乡历史最好水平,意味着安乡彻底恢复了元气。安乡,已不是昔日人们眼中农业大县、工业弱县、交通难县、财政穷县的形象。安乡的水在变,路在变,城在变,人在变。安乡,正在从昔日的“水窝子”一步一步变成“聚宝盆”,一座美丽的水乡新城崛起在洞庭湖畔。

    记者离开安乡的时候,耳边又传来悦耳动听的歌声:
    新桥如虹跨大江,
    公路似网连八方;
    牧场鞭梢噼啪响,
    莲湖映彩似画廊;
    黄山头秀色苍茫,
    轻烟里细雨斜阳;
    高高低低的峰峦就像一叠情书藏在了你心中。
    走进安乡走进安乡
    一步踩响一个惊喜,一步踩响一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