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我的绍兴之游(之一)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5273) |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4/22 18:21:48 -- [原创]我的绍兴之游(之一) 我的绍兴之游(之一) 得着一个机缘,我曾在杭州住过一年,游绍兴,便是从杭州去的,游了两天,时间是1984年元月11和12日。 11日9:35的火车,10:40到绍兴,住绍兴旅社,三人间,1.35元/人。 先去东湖。东湖实际是个采石场,全山为一质地极好的花岗岩,青色,当地人在此开采石料,祖祖辈辈,暑去寒来,不知经过多少年,遂形成了这天下奇景。山,不大,纯由采余之石料构成,一堵堵绝壁,一丛丛剑林,一条小路游行其间,沿着小路前行,步移景换,气象万千,岩壁上刻着“空谷传声”、“宛若天成”等字样,最高的一堵石壁上刻着“挺秀”,笔力雄健,也最传此山之神。湖,即石头采走后形成的深坑,窄窄的一线,绕山而行,山石之下,还有许多镂空了石窟,窟窟相通,看上去黑黝黝的,可以划船而入。湖也不大,但精致,精致得像江南绣楼上的女子,任何细微的角落都妥妥贴贴,看上去,讲不出一点不是来。水似乎很深,绿绿的,波澜不兴,像一面镜子,将山的倒影印在上边,小艇划过,山影便微微地颤动着,惊动了水面的红鱼,哗啦一声,潜入水中去了。游完,一个钟头。(划船:小艇,1.7元,1小时;大船,0.3元/人,但须等足人数。) 看鲁迅纪念馆。 到咸丰酒店,大失所望。酒店的格局,大概是根据鲁迅先生《孔乙己》中的描述修的,曲尺拐的柜台,两间相连的房子,里面坐满了带毡帽的本地人,但是,门当大路,车水马龙,喧嚣难忍,没有了小说中的那种闲适,那种自在。买了一斤黄酒,一碟茴香豆,一碟豆皮,黄酒是用铁吊子盛的,放在热水中烫热,送来。我不喝酒,同行者喜欢,大概喝了七八两,我陪着,吃茴香豆。茴香豆也很一般,和上海的五香蚕豆没有什么区别,本想买几袋带回长沙,一想,别打破他们美好的想象,便作罢了。 天,黑了,在旅社休息了一下,我一个人又走了出来,沿着小街,在城里四处游逛。不知道怎么走,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就只是走走。街上很冷清,沿街的门大都关着,黄黄的窗户上,不时出现一个个头影,偶尔,绵绵的,也会传出邓丽君们的歌来。似乎,城里河很多,桥也不少,我转来转去,街通向桥,桥拉扯着街,总在街和桥之间行走。月亮出来了,撒下漫天的银白,河面上笼罩着的白雾也慢慢浓起来,河街、小树、屋檐,半隐半现,再加上街边时时飘来的吴侬软语,就好像行走在梦境之中。记得似乎经过了古轩亭口(就是鲁迅先生《药》中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的地方),旁边有于右任先生的题字;看到了明代徐文长的青藤书屋的大门;秋瑾故居的大门;一个叫土谷祠的地方,是不是阿Q曾睡过的那个土谷祠呢,也不太清楚。 转来转去,终于转回了旅社,9点40。 这是第一天的经历。第二天的,后天再写,明天我一整天都有课。 |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4/22 20:13:43 -- 绍兴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已经描绘得栩栩如生,中学时代的好多课文都是那个地方为背景,大概也算东方威尼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