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珍贵的纪念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4695)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4/18 10:05:48
-- 【原创】珍贵的纪念
珍贵的纪念 这是我四十二年前下乡生活过的地方,时代己变迁,青山还是那么青,绿水还是那么绿,尽管旧宅巳成废墟,遗留一些痕迹拍下来作纪念,由于这些朴实的农民还记得我,忙于打招呼,跟农民回忆过去,乡情、情还是那么真,全程表达,我没机会去弄摄相机和照相机,这有待随同去的朋友们把他们拍的情景制出来,再传上,随后还有名胜古迹、城市变迁照片将陆续传上,以共大家欣赏,感悟人生,回归原生态! 这是道县牛路口团结生产队我四十二年前生活过的地方,村子大门。

这是村里的祠堂,当时社教开大会,白天小学上课的地方,平放着十几条6米多长的短板凳,现作祭事用。

村子老屋,已无人住,基本上都住上新房,好多农民子女大学毕业后,都在外打工,有的月新两万元,父母守家。


村后鸡公山


村旁小溪,碧绿碧绿。这就是我吃过的水。


老村支书拿着我的手,指着我身后的墙说:你看这语录就是你当年写的。我激动不己,我真的回到了难忘的岁月,谢谢乡亲们还记得我,只要说是长沙知青,他们就问起我,见面就说怎么瘦了,以前好结实的,问寒问暖……,此时我无法相信,我为何被打成黑鬼……之前社教时还加入了共青团,何罪之有?只有今天乡亲们这份情才是真!

牛栏屋

这是当时的公社社部,刚下来曾在这里住过。

这是当时用过的厨房(社部右边)

这是当年和我玩得要好的农民朋友刘兴知的孙女,长得好乖,居然讲一口好听的普通语,她爸爸爷爷开车去广州了,没碰上,巳通过电话,下次去就住在他家好好玩一玩。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4/18 10:13:51
--
珍贵的纪念--永久的回忆! 

|
-- 作者:柳叶
-- 发布时间:2007/4/18 11:36:38
--
痛苦已成过去,幸福留在今天。

|
-- 作者:随意
-- 发布时间:2007/4/18 15:56:48
--
同歌,每当我看到任何一处农村的土砖青瓦屋,心中就产生一种奇妙的亲切感.越陈旧越亲切,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的家乡,我家的老屋.在这样的老屋里有我童年时祖父祖母爱我疼我的浓浓亲情.怀念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此时我们是同一种心情同一种怀念的感觉,只是怀念的对象不同而已.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4/18 16:45:49
--
随意:你是亲情,我是乡情加友情, 这些情谊都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
-- 作者:马沙
-- 发布时间:2007/4/18 18:36:11
--
同哥,你是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待过,生活的苦苦甜甜都尝过,满腹经纶论当今,当然有说不完的美,道不完的情,我们等着看你的好文章。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4/18 20:12:32
--
古老的村落,破败零乱的废墟,千万年不变的鸡公山,养育过我的生命之泉。
曾经追随过的蹉跎岁月。记录和承载着坎坷一生的经历。见物、触情、抚摸着岁月的年轮。
一个局外人的我,怎能用一个思念来概括同哥的思想感情!
有的只是被绞碎的历史残碎,和人生的永恒!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7/4/18 21:18:41
--
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四十二年回旧地,不胜沧桑之感啊!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4/19 20:35:35
--
马沙:谢谢你善意的期待,但你要知道我传上来这组照片是费了很大的努力,不是不会传,而是看到每张照片时,心潮澎湃,老泪纵横……。 正如安乡农夫所言:曾经追随过的蹉跎岁月。记录和承载着坎坷一生的经历。见物、触情、抚摸着岁月的年轮。 也正如沙阳说: 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四十二年回旧地,不胜沧桑之感啊! 我有的是故事,但大多是凄凉悲痛的,我不想把这些痛苦让你们来感受,所以没有好文章,加之这个平台是要维护的,是有约束的,我只好写一些东西让你去思考而已,异乡客说可以写小说了,我看还没到时侯,农夫说得对:可能要后辈子人才能够完成,那时才是真正扬眉吐气的时代……。你说是不?
|
-- 作者:四合青年
-- 发布时间:2007/4/19 21:04:12
--
从安乡几十年如一日的面貌,使我们想到的太多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