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屋前有条电排沟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1418) |
|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3/17 19:27:38 -- [原创]屋前有条电排沟 屋前有条电排沟 下乡时住的知青屋前有条电排沟,实际上是条人工渠,宽有二十来米,渠水常年清澈见底。这条电排沟从老屋不远处一个九十度的转弯,便径直通向远处的虾叭脑电排站。电排站开闸时,沟里满满的水顺着渠道流向远方,不舍昼夜。沟两岸绿树成荫,农村小孩傍晚沿堤骑牛归来,很有些田园牧歌的味道。知青们都晓得,这条沟渠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承载着知青的命运和希望。 住在老屋的一位女知青喜欢在堤上拉二胡,大家很喜欢听,一曲“赛马”便会拉出一个清新的黎明。 到了双抢季节,沟两岸便开始吆喝起来。知青和农民一起挑着一担担谷,悠悠晃晃地登上到电排站的木船,满仓的谷将船压得低低的。驾船人手中的竹篙一撑,满载希望的木船便离岸而去。男知青放下扁担,坐在船边,开始擦拭额头的汗;用手挡一下烈日;有的干脆俯身捧一把河水洗脸。曾经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城里伢子,如今满满一担谷,二百来斤,一样桩子稳、经得熬。黄澄澄的谷粒就要变成白米,大家心里不时地泛起那种难有的得意。对于男知青来说,到电排站去不只是把谷兑成米,还得抓住机会瞅一下那位开票的女知青,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上前搭讪。这一趟,用时髦的话来说叫作“物质和精神双丰收”。那位女知青平时不苟言笑,但却善解人意,逗得男士们帮忙的也有,做白日梦的也有。 米打够了,人也看够了,打转回来已是落霞时分,船上谈论的话题变得更加有声有色。岸上那位拉二胡的女知青收工回来,一曲“江河水”又让人陷入无尽的悠思。 斗转星移,三十八年还旧国,再到电排沟已是面目全非。往日喧闹、繁忙的地方已是静悄悄、静悄悄的了。知青的热力不见,红颜不见。养育知青多年的电排沟啊,你也进入了衰老的周期。那沟底干涸泥地的裂缝,是你久经沧桑的皱纹;那岸边稀疏的垂柳,是你枯黄的发丝。让人魂牵梦绕的电排沟啊,你竟然让人不再想看你一眼,却又一再想看你几眼!你是怎样变得如此憔悴,如此地让人思念?!我只有离开你,却又不得不再次回到你的怀抱,在那干涸的泥土中,在那稀疏的垂柳下,去寻找我要的热力、生命、友谊和乡情。
|
| -- 作者:wang8049 -- 发布时间:2007/3/17 20:23:30 -- 那条电排沟过来就是我们队呢,开票的女知青也是你们大队的吧 |
|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3/17 21:00:00 -- 对呀。沟的对面就是兴隆大队,往左是安民大队,电排站的对面是虾叭脑大队。开票的女知青就是我们安兴大队的,她和我关系不错,最近还有联系。她过着平静的生活,不过谈起和她一起下乡的姐姐过早离开人世就十分伤心。 |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3/17 21:05:56 -- 阳眯眯;你好! 电排沟描述得让我联想到!我们和安心、安民相隔的电排沟。第一年队里到虾趴送鸭蛋换钱,胡三爹故意捅烂几十个鸭蛋,让我们几人用红糖、猪油煮蛋,饱吃了一回。大概有十几个,这是我有生以来吃得最多的一次。味道也是好得很,现在怎么煮荷包蛋,总没有那个时候的味道了。 再谈电排沟,我在那里学会了撑鸭划子,尤其事下午的夕阳,把杨柳涂抹了一层金黄色、旁边高矗立的椿树,也是古铜色一般,我曾大发诗意,被他们取笑一番而作罢! 呵!还有那位开票的姑娘!有一点印象!没有王兄那么“深刻”。 我们没有福气,听不到女知青的“赛马”和“江河水”, 但顺风的话仍可听到梁斌的小号“三套车”。 谢谢!眯眯!这些回忆并不都是悲哀与凄凉。 |
| -- 作者:wang8049 -- 发布时间:2007/3/17 21:50:05 -- 那位开票的姑娘,也向她问好,那篇“作品”可转发给她,作为迟到的谢意。 不过,她也上网吗? |
|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3/17 22:00:29 -- 一定代为转达你的谢意! |
| -- 作者:异乡客 -- 发布时间:2007/3/17 22:07:23 -- 好多知青点的屋前都有条电排沟。沿着去安乡的沙石公路的电排沟,安兴,安民,大洲,北河。。。都是同饮一沟水的老知友。 |
| -- 作者:阳咪咪 -- 发布时间:2007/3/17 22:52:23 -- 异乡客: 这篇文章是看到你那张在电排沟撑船的照片引起回忆而写的。 |
| -- 作者:异乡客 -- 发布时间:2007/3/18 8:03:11 -- 阳眯眯, 在安乡的热土中,在电排沟旁浓密的垂柳下,曾有过我们的青春,生命、友谊和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