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 下乡点滴——晚上:队长作报告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1364) |
| -- 作者:wang8049 -- 发布时间:2007/3/16 23:08:50 -- <原创> 下乡点滴——晚上:队长作报告 下乡的第二年,倒霉的事情降临到我们头上,原来8生产队的队长,因为8、9队合并,也成了我们的队长,他最大的特长就是晚上开会做报告,我们很快就领教了这位中国官僚机构的最低级基层干部,我们戏称23级干部,的魅力和风采。 8生产队的队长姓张,人称张五爹,可是社员们背地里都叫他张老五,我们也就入乡随俗了。这位张队长大概有四十多岁了,长着一张国字脸,古铜色的脸,平时老拉长着,难得见到他的笑容。 从此以后,每当夜幕降临,就喊起了要社员开会的声音,社员们拖拖拉拉地从四方慢悠悠地聚集到队长的家里,会议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开始了。 “首先,让我们请一段毛主席语录……。”张队长毕恭毕敬地站起来,掏出一本皱巴巴的红语录本,高声、严肃地念起来。他的中气充沛,声音穿越农村宁静的夜晚,在夜空中回荡,看来原来社员们说他的报告可以穿三个屋场,并非虚言。 我们很快地就怀念起原来9队史队长来,史队长晚上偶尔也开会,也不过随便念几条语录,就安排第二天任务,随即就散场了。可现在,这张队长还在不慌不忙地继续他的政工报告: “中央有文件,……,只传达到地县一级;省里有指示,……;县里的精神是……;公社书记XXX说,……” 看看周围的社员们,尤其是那些原8队的社员早就在那里闭目养神,轻微的鼾声在屋里此起彼伏,我们只有羡慕的份,我们可没有那样的能耐,闭眼就能睡着,而且我们是受教育的身份…… 会议还在继续,张队长的声音依然洪亮: “现在阶级斗争的形势……;阶级敌人不会睡觉…… ” 大概到了九点钟,张队长话题一转: “现在的生产形势很好,但是,……” 随着“但是”的话音刚落,象变魔术一样,四处的鼾声嘎然而止,屋里的社员们打着哈欠,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伸长脖子看着队长。 接下来就是谁家的鸭没有关好,哪个交给队里的猪粪水太多,指派谁去看队里的禾场……。这时,利害相关者毫不客气地一一发言,让我们大开眼界,充分体会了什么是反唇相讥、针锋相对、指桑骂槐、锱珠必计、……的深层含义。 快十点,会议才结束,大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赶快回家,马上睡觉。那时还是长身体的时候,白天干了一整天的重体力活,晚上还要开会,真是实在受不了。 第二天我们找到队长,试探着问他,看我们也能否也象其他社员那样,每户出一个代表参加晚上的会?我们知青有三位男生,这样每晚就只有一个倒霉蛋去轮流开会了。 张队长板着面孔斩钉截铁地说:“不行,那是你们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低头不语。 就这样,每天晚上我们只能乖乖地坐在会场里,望着屋檐下的矛草,望着摇摆的煤油灯火苗发呆。 张队长的每句话都是有板有眼、有腔有调、一句三顿: “我们安乡县,县委书记,哼,刘淑元同志是这样说的……” 说到得意之处,张队长半闭着眼睛,有节奏地摇晃着脑袋,好象完全陶醉在自已的报告中去了。 张队长每天早上派完工后就不见了人影,打听才知道是在大队或公社开会,晚上又来灌给我们,现炒现卖,可他从不带笔记本,几个小时没有一句现话,记忆力可谓惊人。 我们的悲剧还在继续,每晚仍旧呆坐在那里,无可奈何。每当想到其它知青点的同学要么在串门、要么在休憩、享受每天难得的一点空闲时间,心中难免愤愤不平;每当想到有的知青已经招工而去,而自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离开农村,心中不免充满了无限的凄凉;每当想到“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口号,心中不禁不寒而慄;看着摇摆的煤油灯火苗,心中在悲叹命运的捉弄和无常;看着禾场外黑暗的旷野和上面深邃的星空,心中在感叹生命的渺小和无奈…… 感谢上帝,所有这一切都成了过去。 92年我到安乡去了一次,住在原9队的插队住户家,在交谈中,他对我说,“还记得那个张五老倌?” “当然记得,”我回答说。 “他现在病得要死,”他说,“真是恶人有恶报,那时白天,天天农业学大寨,累得要死,晚上他还天天整我们,大家都恨他恨得要死。” 我点点头,看来当时贫下中农和我们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还记得他的大女儿吗?”他接着说道,“你们来的时候,她才十一二岁,那时常跟你们一起出工。现在讲起来都丑,她一直在茅草街做婊子。” 我听了不禁愕然,想不到这位满口马列主义的队长,却教育出了一位这样的女儿,真是可悲。 |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3/16 23:37:35 -- 王兄的笔下,怎么出现了我们队的,钟队长啊!不过我们的钟队长,屁股上永远系着一把军号!看到眯起眼睛,鼓起腮帮涨得通红猪肝脸,吹军号喊出口,那才有味 晚上,钟队长作报告更是一绝:唤得鼾声一片, 由至可。样板戏乱扯,竞然是阿庆嫂保护密电码,苦笑不得! 好文!值得回味那思想要灌输的时代! |
| -- 作者:异乡客 -- 发布时间:2007/3/17 11:08:55 -- 我们队的丁队长作起报告来也是又臭又长。我是我们知青点的唯一代表。逃都逃不脱。好在我在哪里都睡得着,每次开会,我往陶队长的灶屋里一钻,靠在草把子上呼呼大睡。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7/3/17 13:17:08 -- 回帖《队长作报告》 我从山区转到湖区,本想是离开那个穷山僻野、十分落后、话言不通的地方,这边语言无障碍,你们知青又多,对我来说应该是换了一个好环境,多少有点喜悦。可是没想到安乡的人太会说了,那惊人的记忆, 那“老三篇”连不识一个字的婆婆子都背得滚瓜烂熟,那就更不用说这里的队长、干部了。 异乡客,你那广播声也把我们害苦了,哈哈! |
| -- 作者:柳叶 -- 发布时间:2007/3/17 15:51:14 -- 安乡人确实厉害,我们大队有个农民没有文化, 但讲起顺口溜那可是一溜溜的。还有一个女的,为了 当好大队妇女主任,对着墙壁练习讲话,硬是练出来 了。讲一两个钟头都不要稿子,真的令人佩服。 |
|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3/17 16:36:09 -- 那时候乡里各样的生产队长可能很多,有人甚至不是生产队长也很革命.我们队上也有一个这样的人,队长派他专门管我们知青,他恨不得天天开会教育我们,后来发现不是我们的对手才罢休.那时候我们也是恨死达开会,大家都有同感啊! |
| -- 作者:异乡客 -- 发布时间:2007/3/18 13:41:38 -- 同哥,朋友们,真的对不起!我还以为你们最喜欢早看东方红,晚听大海波!吵醒大家的瞌睡了!有机会异乡客一定到长沙给各位当面赔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