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难忘的岁月呀~发几个回忆的帖子.大家看看!<二>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16607) |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1/20 17:53:05 -- 难忘的岁月呀~发几个回忆的帖子.大家看看!<二> 周恩来对上访人员发表重要演讲 一月四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工人体育场,接见文艺、教育、新闻、体育工作者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会上讲话时,对下乡青年说:“你们的岗位是在农村中,你们应和农民一起参加农村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在农村中为农民服务,宣传毛泽东思想很好地抓革命、促生产。你们的困难,你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找你们的代表座谈,帮助你们解决”。 1966年下半年兴起的红卫兵串连、“横扫”、“炮轰”、“砸烂”的狂飚,导致无政府主义妖风刮遍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也多被卷了进去,不少人回城上访、“造反”。仅在北京串连、逗留的就有40多万人。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被抄、被砸,工作人员两次搬家,转入地下坚持办公,并编印简讯《下乡上山战线》,同各地安置办公室交流情况,推动工作。在最艰难的时候,曾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表扬和鼓励。 二月十一日 《人民日报》在发表的“抓革命、促生产,打响春耕生产第一炮”的社论中指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近几年来,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和贫下中农结合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很大成绩。现在春耕在即,尚逗留在城市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应当把自己上访的意见留下来,立即返回本地,和当地革命群众一起闹革命,积极参加备耕和春耕生产工作。 二月十七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处理下乡知识青年外出串连、请愿、上访的通知》。通知要求,凡尚在外地进行串连、请愿、上访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支边青年、农场职工应立即返回本单位抓革命、促生产;所设联络站,一律撤销。安置工作中的问题,应由各级党委负责,逐步加以解决。通知还指出,前几年下放农村已参加农业生产的群众、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应当安心参加农业生产。前几年精简下放,现居城镇的人员,也按上述精神执行,不得回原工、交企业和事业单位强复工。 六月二十九日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国务院报告:5月以来,下乡知青又大量进城,估计已达40万人以上。北方挂锄期近,有大批进京趋势。据来访青年反映,现住中央各机关所设接待站的下乡人员,以新疆的为首串连700人,将于7月3日到中南海门口静坐,要求解决具体问题。四川、湖南等省一些下乡青年正在省内串连,成立了几十个组织准备7月份大批来北京,广西的下乡青年也在城里建立了组织,并要求来京造谭震林的反。 七月九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社论。这篇社论是从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阐述坚持上山下乡正确方向的必要性。其目的是说服城乡群众支持或欢迎逗留城镇的下乡青年迅速返回,参加农村的“文化大革命”,投入三夏战斗,搞好农业生产。 十一月二十七日 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红代会的一批红卫兵,决定乘这个机会直接向周总理提交去云南的申请,他们的代表火急赶到现场,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下了下乡的誓言。在总理休息时,他们拥了上去说:“周总理,我们要求到云南边疆去!”总理亲切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他们一致回答:“我们是首都中学红卫兵,为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自愿到云南边疆做一名普通的农垦战士”。 |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1/20 18:18:53 -- 多少事~一下子涌上心头~~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1/21 1:07:00 --
|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7/1/22 10:51:35 -- |
| -- 作者:安乡农夫 -- 发布时间:2007/1/22 22:47: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