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南元宫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8887)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12/20 22:33:41

--  [原创]南元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读这篇帖子之前,请大家看这几幅相片。迈进湘雅二医院门诊大楼,朝后院走去,会经过一段连接门诊大楼与住院部的走廊。在走廊右边有一栋很不起眼的红砖小楼。斑驳的墙面上还留有最高指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现代化的医院内,高楼林立,装饰华丽。这栋红砖小楼显得“卓尔不群”,有点另类。它不像是医院,像是一所小学校舍。但墙上高悬的招牌上分明写着“临床脑电检查室”,它现在确实是湘雅二医院三号楼。

  这栋房子是原代代红小学教学楼。1971年,代代红小学进行改建,原来的老房子是座寺庙,拆除后盖起这幢新校舍。1976年,当时的湖南医学院附属二医院扩建,征收到代代红小学附近一大片土地,附二医院的大门也从面向育才小学改为朝向人民路。代代红小学撤消了建制。可是,这座刚刚建成不到五年的校舍保留下来了,成了附二医院的办室用房。

  “代代红”,这类名称明显带有文革印记。代代红小学原名为南元宫小学。南元宫是座寺庙,它的门前有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其街名就叫南元宫。文革时,改了小学的校名,但地名依旧。1976年修建的附二医院门诊大楼基本上就压在南元宫那条路上。南元宫这个地名渐渐地被人们淡忘。

  最近读张宪文编《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书中有一章是“第三次长沙会战”,写有这么一段文字:1942年元月“2日,(中国军队)预备第十师与日军第三师团主力激战于长沙东南郊的南元宫、邬家庄、小林子冲、黄土岭一线。这是保卫长沙的第二道防线。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几乎每一据点都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斗呈胶着状态。中国军队利用配置在岳麓山上的重炮猛然轰击日军,有力地配合了预备第十师的作战。”

  读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我带着相机来到了湘雅二医院。在高楼林立大院之中,找到了七十年代初建的代代红小学教学楼,立刻拍下来。这栋楼虽然不是南元宫,但它是在那座寺庙原址上修建的楼房。它是一个地标,它证明这儿就是南元宫。

  我每天上班的地方,在南元宫的正东方四百米处。日军当年进犯长沙是从东郊向西的城区进攻。长沙窑岭附近的韶山路一线,曾经是中国军队杀敌的战场!

  站在南元宫小学的楼房前,我仿佛听到中国士兵用电话联络岳麓山之巅的炮兵,引导152毫米的榴弹炮,向敌阵发出怒火。

  我仿佛看到,中国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的祖国每一寸土地。

  杀声,喊声,枪声,炮声,交汇成一曲民族抗日的战歌!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7/12/20 23:35:50

--  

好一个血性男儿,在平凡的日子里,还涌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

楚人弟,真男人!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12/20 23:41:11

--  

          这就是老长沙过去的历史!

  现代人就不知道咯,只有楚人细心,告诉了我们。


--  作者:渠江月
--  发布时间:2007/12/21 0:12:29

--  
楚人老哥,请告诉我您的QQ号码,还有告诉我雨晴的QQ号码好吗,我要加你们做网友,我的QQ号是847335642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7/12/21 0:36:34

--  
渠江月朋友,你好!我的qq号是:724469371。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12/21 1:44:36

--  
    楚人老弟真的是有心人,这些地方也找到了出处。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12/21 7:23:56

--  

从浏城桥向东下坡,对直走进去,经过巷子就到了南元宫。长沙有口碑:有什么样事难得做完,就讲:那就到哒“南元宫”。取的是谐音“难完工”,此处的“完”应该读成完满的完。

日本鬼子就是到了难完工,完不得工。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12/21 10:00:15

--  

回渠江月:我的QQ号已加上你为好友了,请你回复就行了。

回石马兄:从老浏城桥下坡后,不走原文艺路,而拐向右边一条小巷子,街名叫复兴街,走大概一公里许,就到了附二院宿舍,那儿是个十字路口,过十字路口,向前就是南元宫。如今那个十字路口成了丁字路口,也就是附二院的急诊室。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12/21 13:01:58

--  
又听楚人君数典,思绪不由也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腾升起火一般的激情。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7/12/22 15:49:49

--  

对于我们来说,四九年才盘古开天地,以前的一切,除开XXX,都是不存在的。

谢谢楚人兄!


--  作者:念想
--  发布时间:2007/12/22 18:40:43

--  

 60年代末几年中,常走文艺路过附二院转小路经一片菜地,再沿窑岭去东风钢厂姐姐家,经过这地方无数回,却浑然不知这地名。

 谢谢楚人小弟,使我知道了长沙的又一处古址。


--  作者:愚溪涓涓
--  发布时间:2007/12/26 17:54:01

--  
向楚人网友学习,爱国、爱中华传统文化。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7/12/26 19:27:13

--  

谢谢楚人的介绍,让我对长沙的过去又有了一点了解。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8/1/2 19:44:22

--  
        南元宫,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虽然我1961年方到长沙,但是我在原省地质局子弟学校(现地质中学前身)读完小学。原来那里只有一条小路。那个小学我不知道,不过当时仍有一条小巷可以通往附二医院。读六年级时我因患病去附二医院看病经常走那里。不过,今天我才知道这样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