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知青琐忆-----打火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6751)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1/23 22:15:16

--  [原创]知青琐忆-----打火

知青琐忆-----打火

      山里人把救山火叫着“打火”,因为救山火没有水救,是用树枝将火打灭。所以,打火这话还是讲得正确。
      记得,我们刚下农村那年的正月间,全大队的人集中在金坑生产队的“冲耙”界上造林。大伙儿砍的砍草,挖的挖土,几座荒草山上布满了人,热闹极了。
      突然,对面那座荒草山上起火了。起初火还不大,哗地一阵风刮来,那火一冲就是几丈高。看哒看哒火一下就烧了半边山。这边的人 没有一个喊救火,有的社员甚至哈哈地笑。我们知青可吓坏了,一齐喊:“救火啊!救火啊!哦实不救火咯。”  
     尽管我们喊得慌,社员还是没有一个做声的,也没有一个人动。我们知青连忙往那边山跑,准备去救火。只听见社员在喊:“你们莫错克得,莫过克,这个火是打不熄的。。。。。。”
    我们不理采他们,照样往那边山跑。只见山下走过来一起人,我们走近一看,是夏姐她们扶着靳组长。只见靳组长的头发烧焦了,脸通红。我们一问才知道,这火是知青小胡点燃的,胡伢子平时就蛮调皮,这一下撞了祸。他的眉毛,头发都烧焦了,手也烧起了泡。靳组长身为知青大组长;半脱产干部,团支部书记。她被这场大火吓猛了,她拼命地喊救火,结果,把头发给烧了。一会儿工夫,大火把那座荒山烧光了,火自然小了。只见社员们拿着树枝将小火打灭,他们不慌不忙,没一个被火烧伤。
    听说是社员叫小胡点燃的火,但大火烧了这么大的面积,会受怎样的处分。我们都为小胡作急,小胡会不会坐牢?
    半个月以后,林造完了,小胡没有受任何处分。后来我们听小胡队上的社员讲,小胡烧的是毛草山,没有烧杉树林。如果放火烧山,烧毁了杉树林就要坐牢。他们队上就有一个叫“大斗篷”的社员,就因放火烧了杉树林,坐牢去了几年还没有放回来。听社员这么一讲,我们心里有了数,晓得这山火是不好惹的。
    一个月以后,生产队开始砍田埂草,10个人为一小组。我们这一组就我一个知青,4位老农,还有5个年轻社员。我们分配到最偏远的山冲---“正冲头”砍田埂草。记得那天中午,大家把田埂上的草砍下来后,准备点火将草烧净做肥料。但谁都不愿意去点火,只见他们左推右推,最后推到一个叫“哑巴”的手里,(他并不哑,只是讲话慢吞吞的,哈里哈气。)大家都奉承他手长得好,手稳。。。。。我一看那场伙,晓得大家是在“撮”哑巴,我猛然想起造林的时候,小胡点火的那桩事,我连忙走开了。等我到旁边的岔冲里解手出来,只听见他们在起吆嗬:“窝嘿!窝嘿!火上克噶!上克噶!”
    我朝燃火的方向一看,哑巴点燃的那堆火冲上一丈多高,把山边上的树枝接燃了。看哒看哒火越烧越大,风一刮,火往上冲,一下就烧到了半山腰。
    我连忙喊:“快救火!快救火!”
    外号叫“土地公”的老农说:“这个火烧得猛,哪个敢救喔。”
    外号叫“和尚哥”的老农说:“只有上那边山去砍火路,把火拦住,莫让火烧下山。”
    外号叫“麻带爷”的老农说:“那要赶快!那边山有杉树林,有枞树林,还有竹子林。”
    外号叫“长来牙”的老农蹬着脚说:“坏噶事喔!那边山脚下就是岩窝寨,怕烧屋喔!”
    我听他们这么一说更加急了。因为我当时也算是“革命知青”,到农村是来干革命的。也有抱负和理想,也有一股子革命激情。
    我大声说:“大家赶快行动!要保护集体财产!”我虽然年龄不大,但讲起话来还是老利子一样。我这么一说,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兵分两路,我们6个年轻的上山顶上砍火路,把火段住,不能让火烧下山,因山下是岩窝寨。他们4位老农砍旁边那座山的火路,不能让火烧到杉树林。
    我们6人爬上了左边的山顶上。我学他们的样,扬起长砍刀使劲地砍。一袋烟的工夫,我们就砍了一条5尺来宽,10来丈长的一条路。火还隔我们几丈远,那热气和烟子就冲了上来,又热又烟又呛人。大家各砍一根枞树枝握在手里,站成一排,严阵以待!
    火慢慢地烧过来了,温度越来越高,我烟得出气不赢了。火燃到火路上,火路上没有树枝没有草,火自然小了一点。大家一声喊:“打啊!”一齐冲了上去,举起树枝使劲地扑。我学他们的样,扑一树枝推几下,火一下就推熄了。难怪打火要砍火路,要在火路上打火才能打灭。
   火烧到火路上几次,都被我们打灭,火也渐渐地小了。这时,那边山的老农们在喊:“你们那边的火打熄了,冒得事喽。”
   “快过来!火烧过来了。”
   “快过来帮忙,过来打火,过来过来来。。。。。。”
   我们一看,我们这边的火熄了,但他们那边的火却越烧越大。我们
赶忙往那边跑,当我们赶到他们砍的火路上时,火已经烧上了路。我们扬起树枝就打。老农们还在砍火路,火路越砍得宽,火越容易打。
    火一阵一阵地往火路上烧,我们一次一次地将火打灭,始终没有让它烧过那边山,我们胜利了!
    我口干急了,一头栽进田里呼噜呼噜喝起田水来。我刚一抬头,只听见哑巴慢吞吞地说:“你---你的头发黄---黄噶了。”
    我用手往头上一抓,抓出一层黄灰灰,我一闻,我的天哟!匡臭焦气。大家都笑我头发烧得像个黄鼠狼。还算好,冒烧伤皮肉。
    这场大火烧了几座毛草山,社员都说烧得好,以后好养牛,好摘蕨菜,好挖“忙”。
    点火的人是哑巴,哈里哈气的禽禽人,跟他讲都讲不清。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不过,我们生产队长还是在公社挨了批评:烧伤了长沙知青谁负得了责。。。。。。
   有一句,讲一句。 我们刚到农村那阵子,上面还是看得重。我们还算呷得香。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11/24 0:47:53

--  

              好危险啊……

        哑巴是只猛子虫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11/24 8:48:16

--  

就会欺负老实人,好险!

我们队上也起过山火,是另外大队的一位老太太烧起来的,烧了好几座山,队上的茶山那次烧掉不少。因为老太太是军属,没有追求责任,也就没受处分。要是其他人一定会坐牢。


--  作者:依梦
--  发布时间:2007/11/24 11:40:57

--  

关键时刻,知识青年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晏生,好样的!


--  作者:哈兔
--  发布时间:2007/11/24 16:32:04

--  
那时是热血青年哩!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1/24 22:11:53

--  
      呵呵版主说得对,乡里人蛮块策.点火各咂路都是撮起宝里宝的人克点,要么就是三代红,底子硬的人.出身不好的人是绝对不会点的.我们跟乡里人学好多的"乖"咧.像北京农场的那些知青救山火烧死14人.烧伤几十人.山区年年发生山火.你们看,又烧死哒几个乡里人洛.

--  作者:紫气东来
--  发布时间:2007/11/24 22:25:58

--  
以下是引用依梦在2007-11-24 11:40:57的发言:

关键时刻,知识青年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晏生,好样的!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11/25 16:37:37

--  
    我们在队上也烧过茅草山,是开春时去烧的,烧掉老草,长出新草来,好放牛。放火前也要砍出一条隔离带,要不火会蔓延到排牙山上去,火绕起来有一丈多高,好吓人的,全队的男女老少都握着树枝站在隔离带外,随时准备扑灭烧出来的火。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11/25 17:45:59

--  
知青见到起火,本能地会去救火。而当地农民,有人观望。石马兄的文章也讲过救火的事情。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11/25 19:28:32

--  
我也参加过扑灭山火。不是亲身经历,不能体会“星火燎原”的巨大威力,我们如果不是蒙头浸泡在一条山涧里躲过一劫,恐怕早就葬身火海了。不过,因祸得福,火灾过后,我们在烧过的林子里捡到了几只没来得及逃生被烧死的麂子和野兔,饱了口福。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1/26 13:16:39

--  
  看来我和犟牛的运气差不多,我也捡到过烧死的野山羊,野兔.记得有一年刚烧过坡,我和社员特意去寻野味,我寻得一只烧得嫩黄的野兔,我硬忍不住咬了一口.到底呷不得,冒得盐味.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11/26 22:24:01

--  
救起火来奋不顾身是知青的本能,头发烧黄了也不晓得,宴生兄真英雄。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11/27 9:33:42

--  
确实如此,救起火来个个奋不顾身是知青的一种本能。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7/11/27 15:21:28

--  

我们是知青,骨子里的东西和农民有着一点不同.

宴生哥,你好样的!

现在,依然为你喝彩!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11/27 16:09:37

--  
以下是引用游客晏生在2007-11-26 13:16:39的发言:
  我寻得一只烧得嫩黄的野兔,我硬忍不住咬了一口.到底呷不得,冒得盐味.

          

那搞不赢哒?饿牢!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12/1 1:38:23

--  
下乡的第一天,我们也参加了“打火”,情景正如楼主描述的那样。在村民的指导下,我们从此也学会了扑灭山火的方法。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12/1 19:01:43

--  

  当年543失火,乡里人竟无一人帮助灭火,只是围在一边看.只是我们都奋不顾身地灭火.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2/6 18:46:09

--  
    看到大肚子的跟帖后,使我想起历史上农民每次起义都失败.农民就是太自私,没有互助精神.要是工人,学生见到起火一定会相助.但救山火又要跟农民学,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7/12/6 19:34:59

--  

    五四三三似乎与火有缘.两次火都与他们有"缘".住处火,山坡火,记得当时曾噱称该组为"火烧鬼".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7/12/6 19:40:06

--  

    五四三三似乎与火有缘.两次火都与他们有"缘".住处火,山坡火,记得当时曾噱称该组为"火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