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认得咯十七个字不罗?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5329) |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11/6 21:06:11 -- 认得咯十七个字不罗? 武则天在位竟生造了十七个“汉字”,无论在字义和字形上都难得其解,因此没有流传至今,然而一部分却收进了字典,
|
|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11/6 21:30:26 -- 武则天自己的墓碑上没有一个字,留下这几个字只怕要把她从墓里拖出来教我们认罗。 |
| -- 作者:念想 -- 发布时间:2007/11/6 21:41:46 -- 认得第一个字“曌”,读zhao第四声,是武则天为自己的名字造的字。 其它的字看哒是 |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1/6 22:17:06 -- 各哈字崽就认得.各人一有格多,连字都可以造. |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11/6 22:27:06 -- “曌”,武则天自称为“曌”,会意,日月当空。 当领导的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是人上人,都想找到“日月当空”的感觉。 其他的字,我估计翻字典能找到,只是太要时间了。斜阳兄出的题目超出了“考试大纲”了。 ![]() ![]()
|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11/6 22:36:23 -- 斜阳应该认得。 |
|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11/6 23:14:25 -- 强帖!顶! |
|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11/7 0:43:15 -- 没有文化,不认得这些字。还好这些字好像也不用用。 ![]() ![]()
|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11/7 10:10:49 -- 它不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和它无缘。 |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11/7 21:03:57 -- 天书一般. |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11/7 21:58:07 -- 武则天是山西文水县人,父亲武士 (yue)出生于贫穷的农家,后来经商致富,又步入仕途,晋升为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县)都督(统辖数州军政的地方长官)。《旧唐书》等史料和传说盛赞的那位星相家袁天纲,有年路经利州,看了小武则天的相貌,说是君临天下的王相,便早早地使她产生了这个念头和欲望。 武则天14岁上,以美名被招进宫中侍奉唐太宗李世民。不被太宗宠爱,这个有心计的姑娘便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智,勾引迷住了太子李治。李治继位为高宗皇帝后,武则天又一步步排除政敌,登上皇后宝座。 武则天要“君临天下”的念头是很强的。她不仅逐渐插手政事,还通过各种通径在天下树立自己的神圣形象。 高宗敬重佛教,曾在长安为亡母长孙皇后建了大慈恩寺,并给玄奘为首的译经事业以极 大方便,但他更重道教,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命家家要备老子的《道德经》。因为李氏在建立唐朝之初,宣扬道教的教主老子李耳是自己的祖先,借以抬高自家的地位,增强自家在社会上的号召力。麟德元年玄奘病殁之前,请求在公开场合改变“道先佛后”的次序 为“佛先道后”,高宗都坚决不肯答应。 武则天要想改变唐朝,建立自己的新王朝,不仅要在社会力量上打击李氏势力,像她称帝后大诛李氏封王一样;还要在形象上树立自己至调我上、君权天授的神秘色彩。在这后一点后,利用和道教旗鼓相当的佛教是最适宜的。因此,武则天一直是把自己的形象和佛的形象有意连在一起,混为一体的。 有说是她撒着娇,让高宗开凿这尊大佛时依自己形象为模特的;有说是她慷慨捐助了两万贯脂粉钱(大佛左侧束腰部位碑刻记有捐钱事),工匠们受感动后主动依她为模特的,总之,这尊佛和其他佛像确实不同,的确是位慈祥貌美的女性模样。 大佛塑好后,名为卢舍那。卢舍那译意为“光明普照”,武则天后来造字给自己取名“(zhao)”,意为:“日明当人”。这相同的含义不会是巧合。 武后称帝前夕,授意翻译注解并大力推广了佛教《大云经》,明明白白暗示出武则天就是弥勒菩萨转世,要成为女王,天下之人都将崇拜归顺。这实质上是继卢舍那之后,又在官民心中依武则天为模特塑造的另一尊大佛像。
|
|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7/11/8 9:20:49 -- 在斜阳老师的教导下,我认得了.但我估计电脑一关,又会忘记.因为这些字根本不用,怎么能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