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小天津重返江湖(十二)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4948) |
-- 作者:天浪子 -- 发布时间:2007/11/2 16:25:42 -- [原创]小天津重返江湖(十二) 小天津重返江湖(十二) 话说暮山那十条汉子,我以前介绍的是全武行。其实他们是非常有内涵,有思想,有文采,有深度的一群青年。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他们敢于独立思考,不唯上,不唯权,不唯神,他们意识超前,有反叛精神,同时他们又崇尚知识,海纳百川,当年在那政治高压的社会背景下,非常难得可贵。所以他们吸引了铺口众多的男女青年,演奏了一曲曲悲凄缠绵、潇洒浪漫、荒谬滑稽、离经叛道、匪夷所思、错综复杂的交响乐。 十条汉子初上暮山,带了四大木箱书籍,全部是世界名著!!在那知识贫瘠、文化荒芜的年代,他们理所当然成为铺口最大的知识富翁、精神贵族。他们也晓得是好家伙嘞,不轻易示人。在楼上的小谷仓里,建立了一个图书室,编号造册,还有专职图书管理员——皮条,后任是不笑良。定的规矩是图书不出山。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铺口的有识之士,各路好汉纷纷慕名而来,上山拜读。他们也凭着这财富,招降纳叛,网罗江湖无赖之徒,互通有无,以壮山门。像什么流水、诓鳖、米司令,糍粑、良良、青一平,纷至沓来。那一阵子真是:你方下山我上山,读书吃(qia)烟吖(nia)乱弹。后来,我就时常赖在那山上,贪婪地读了些书。我是初一的文化水平,什么塞万提斯、巴尔扎克、马克·吐温……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当时我就知道两个外国人的名字:高尔基和章斯基。 记得有一次,我和官团的金花们诓《约翰·克里斯朵夫》,我哪里学过什么外语罗,中国字都认不得几个。把朵念成剁(去声),念成克里斯剁夫。惹得她们好一通嘻笑,奚落。要知道男人受女人的讥笑,那是最伤自尊心的。也许我就是从那时起发狠读书的。如果说,我今天还认识几个字的话,暮山那个小图书室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如果说我尽学左道旁门,干些荒诞不经之事的话,流水、章斯基那一党人,就是我的指导教师。(关于那些书的来源,良良和西奇兄都有叙述,我旁证一下:不是附中的,是师院的。这一段精彩故事,由章斯基或猴哥他们来讲。据说当时由不笑良策划于密室,章斯基带队,猴哥挎着王八盒子,淘了几次才淘来。现在想起来,真感谢他们的壮举。) |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11/2 17:04:59 -- 在那个年代里,他们的这些书是铺口最富有的财产了,吸引了我们知青众多的目光。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11/2 17:20:52 -- 木山有座小小的图书馆,成了众知青的精神寄托之处.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11/2 17:52:22 -- 是啊,你回忆得好准确的! 书,当然不是附中的啦!附中有几本书啊? 当年那几个抬装着书的大木箱的社员不是被累得NIA生子一样的吗? 连附中的前身“广益中学”校友赠送给母校的旧社会的那面几好的镜子都被他们这蒲侠客带上了暮山! 谁知道最后那面镜子的下落吗? 那师院图书馆的书啊,确实有非常有趣的故事!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11/2 21:19:38 -- 羡慕你们有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11/3 0:12:15 -- 我贪污了脂批《石头记》,还有《名利场》,这是我喜欢的两本书。 |
-- 作者:新寨老农 -- 发布时间:2007/11/4 0:31:01 -- 好小子,有长进了,晓得要给木山那十条汉子擦擦鞋了!下次记得再加多些鞋油,加把子劲,擦擦擦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