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贴图][原创]江东的知青请看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1947) |
-- 作者:念想 -- 发布时间:2007/9/30 15:07:33 -- [贴图][原创]江东的知青请看 1、从县城往江东必经的大桥头 |
-- 作者:朱纪飞 -- 发布时间:2007/10/1 0:26:57 -- 谢谢你,谢谢你,念想。 我又看见了哪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人。 我第一次见到老蒋,是1968年底,他代表靖县知青办到五中来接知青。我们这些没长大的孩子围着他问长问短。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第一次了解了靖县。到靖县后,老蒋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老蒋带着肉,翻山越岭到我们大队小学“开知青会”。那就像过节一样,男知青去砍柴,女知青上山采菌子,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被饭戚”。那个牙祭打的我几十年都忘不了。 72年我修铁路回来,生产队就剩我一个知青了。老蒋得知,做了很多工作,把我和燕子调到乐乐队上,让我们这些招工无望的“三师子弟”又组成了一个新的家。使我度过了知青生涯中最快乐的日子。 本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应该激动了,但看到老蒋的照片,回想起那些往事,我的眼角湿润了。他老了,头发也苍白了,但还是我们的老蒋,我们的知心人老蒋。 我从来就不认为当知青的生活是一种苦难,而把当知青的经历当成一种财富!没有那种生活的历练,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老戏词说:喝了这碗酒,什么样的酒都能喝下去。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鄙视那些可怜我们的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人生。是的,我们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努力,但我们得到的是他们永远也得不到的骄傲。 我离开家乡几十年,距离家乡千山万水,在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一块纯洁的圣地,那就是我的老家——靖县江东。 再次感谢念想,感谢富裕中农、呵呵等快乐的“还乡团员”们,你们辛苦了,让我们分享一些快乐吧!! |
-- 作者:秋语 -- 发布时间:2007/10/3 21:55:12 -- 从县城往江东必经的大桥头 69年,我是搭会同电厂的便车(一部崭新的解放牌翻斗车)从长沙去会同再转车靖县的。然后坐公社运水泥的拖拉机,正是从这里从新建不久的江东大桥经过,摇摇晃晃的驶向照片上远方的群山。(后来才知道近的叫老鸦界,远的叫青定山,公路叫312公路)驶向大山的深处。 一路上,不时的有修路的民工在铺砂石路面,路边也见有解放军战士在开着空压机、发电机之类……可见当时的战备形式紧张。 路边的山坡上有一幅用鹅卵石砌成的隶书体的标语:“永远忠于毛主席!”好气派好漂亮好标准的隶书(后来才知道是甘棠知青——贝校友所书) ……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10/3 22:16:27 -- 这几个留在312公路边上的字是69年春节后做上去的,每个字宽有一米多。 我们乐群大队的地段基本完工后,路的一边是几米高的土坎(另一边是江),上面是田。我们修路时切下来的近乎垂直的坎面上正好写标语(有一段时间没有写了,可能也是有点手痒?),我们爬到上面的田边上,先用绳子将贝贝放下来,他打好格子,再在土面上划上这几个字的边框,落款是“乐群大队”。再用绳子将我放下去,用丁字镐按贝贝写的边挖出槽来,然后用和好的黄泥填满,找到许多白色石头粘上去,我记得可能干了半天才搞完。 他们将我吊在坎下面做事,这一群人就站在上扯谈,我不经意间还得罪哒人:他们扯谈之间,赵胖子正说道:“我爸爸……”,我正在坎下挖土,此时正好喉咙有点痒,忍不住“咳咳”了两声,结果把赵胖子的脸气得通红……。 2004年路过此地,出寨牙后过这一段路,看到坎上的树都长老高了,本来还想去看看这几个字还在不在(那时候做的,就不管他的内容哒),车子跑得较快,结果看了半天,我们挖的那段路一下子没有找到,当然字也就没有看见了。 谢谢念想女士,我从照片上清楚地看到了五老峰,知道了其位置。原来搞不清在什么地方。 |
-- 作者:秋语 -- 发布时间:2007/10/3 22:39:02 --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10/3 22:44:53 -- 欢迎秋语朋友来到靖县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