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龙门阵] 日本人支持中国革命之谜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6510)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8/16 10:01:03

--  [龙门阵] 日本人支持中国革命之谜

近代日本人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很奇怪,有不少仁人志士对中国革命效力甚伟。最具代表性的是宫崎寅藏。


宫崎寅藏本名宫崎虎藏,通称寅藏,别号白浪庵滔天,日本熊本县人。早年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接受“支那革命主义”思想,决心到中国熟悉语言风俗,然后逐步实现帮助中国革命的计划。1892年来华了解民情,学习语言,后因经费告罄、生活无着而回国。1894年为殖民会社代理人,同20余名移民一起到暹罗,不久因殖民会社事业失败回国。1897年经犬养毅斡旋,获得日本外务省秘密经费,与平山周再度来华考察,结识康有为、梁启超。8月与孙中山见面并成为知交。加入兴中会,对反清革命出力甚多。1899年前后往返于康梁与孙之间,极力劝说两派联合反清。次年7月在新加坡拟再次劝说康与孙合作,被康指控为刺客,遭英殖民当局逮捕下狱,经孙等营救获释。积极协助孙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义和团起义后协助孙联络两广总督李鸿章据华南“自主”,代表孙从香港海面到广州与李的代表刘学询谈判,谋求两广独立,未果。参与惠州起义,事败后回国。1902年出版《三十三年落花梦》,介绍孙的革命事迹。1905年介绍黄兴与孙会晤,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7月与萱野长知等创办《革命评论》,以文字宣传支援《民报》与中国革命,协助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撰文介绍孙的革命主张与事迹。1908年3月黑龙会机关杂志《黑龙》改为汉文杂志《东亚月报》,参加编辑工作。武昌起义后参加东京日比谷公园浪人大会,大会表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主张日本要严守中立。旋挪借经费来华。1912年元旦参加孙就任临时大总统典礼。8月力阻孙应袁世凯之邀北上。宋教仁案发生后支持孙筹划“二次革命”。在孙流亡日本期间经常到孙寓,力图化解孙黄矛盾。1917年初到长沙参加公葬黄兴、蔡锷仪式。1918—1921年为《上海日日新闻》撰写了大量时评,抨击日本的军国主义与侵略扩张,宣传中国革命实况。1921年最后一次来华,在广州会见孙中山、宋庆龄。次年在日本东京病逝。著作编为《宫崎滔天全集》。

可以说,宫崎寅藏为中国革命奋斗了终生。最惨的时候,他全家靠妻子为人当佣妇为生,自己去公园唱日本“莲花落”。

徐继畬曾说200年间,日本与清朝没有直接往来。原因是日本人对于明朝还是佩服的,因为明朝能“尊王攘夷”,将蒙古人赶到大漠了。日本对待清朝的态度,就像对待元朝一样,不把清朝当中国,反而要以中国自居了。因此,他们收留中国抗清志士,支持郑成功抗清,直至近代,还支持孙中山革命。就因为孙中山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在日本人眼里,就是“尊王攘夷”了。在他看来,孙中山的革命纲领,符合明治时代的精神,先“尊王攘夷”,然后“建立民国”。可中国没有王,根据儒家革命论,惟革命者为王,追随革命者,就是“尊王”,而排满就是“攘夷”。像宫崎寅藏这样的一批日本浪人具有武士的“反骨”和儒者革命精神。可以说,他在孙中山身上,找到了对中国的文化认同。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7/8/17 7:24:12

--  
日本始终只认可大汉民族,这也是历史事实。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8/17 10:05:30

--  

    对于自辛亥革命以来支持了中国革命的日本同志,我们决不能忘记!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8/20 16:31:53

--  
一个家庭中成员间有矛盾,邻居不是支持这一家人理性地通过沟通解决矛盾,建立好的家庭关系,而是通过支持一方打下另一方来解决矛盾。这个家庭的矛盾能够解决吗?这邻居是为这个家庭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