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转帖]雷宜锌会是下一个贝聿铭?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4267)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21:55

--  [转帖]雷宜锌会是下一个贝聿铭?

在茶座看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帖子,它是由蓝天秋水转过来的:

偶尔在深圳<晶报>上看到了这篇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曾经当过10年知青的长沙人,故转到这里,与大家分享:

雷宜锌会是下一个贝聿铭?

    2007年04月14日    晶报

2007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下午2点,美国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纪念广场建设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正式公布并介绍马丁·路德·金雕塑的作者,他是来自中国长沙的雕塑家雷宜锌。全球数百家媒体对此迅速作出报道,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还对雷宜锌作了专题采访。

有点奇怪的是,相比起国际媒体的疯狂报道,国内媒体平静许多,除了湖南当地媒体有过直接的采访报道外,其他媒体都是转载外电和新华社的报道。用雷宜锌的话说,就是他现在在美国名气比在中国大。一个简单的数据可以比较:在Google键入“Leiyixin”搜索有27800项相关内容,而在百度键入“雷宜锌”,数字则缩减到991项。

如果不是著名国画家、深圳福田区文化馆美术专干曹明求的引荐,晶报记者也不一定能够走进雷宜锌在长沙贴满马丁·路德·金照片的工作室,在那间由废弃厂房改建的工作室里,雷宜锌指着一张华盛顿美国国家广场的平面图说,一年以后,署有“中国雷宜锌”的马丁·路德·金雕像就会矗立在上面,在林肯纪念堂和杰弗逊纪念碑之间。

“再让你做多一两件这样的作品,你也许就变成第二个贝聿铭了,我们之间的谈话可能要在纽约或者巴黎了。”记者打趣说。记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当年贝聿铭先生获准建造巴黎卢浮宫门前的玻璃金字塔的时候,巴黎人的口水快要把他淹没了,现在有些美国人对于让中国雕塑家雷宜锌来做马丁·路德·金雕塑,同样有点接受不了。“你看,连争议都有点相像。”

雷宜锌和深圳也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打动美国艺术家们的其中一件作品《出境》,就源自雷宜锌在罗湖海关的亲身经历。曾经有段时间他甚至想调到深圳来,到深圳定居。

听着雷宜锌讲起他被选中的过程,他的知青经历,记者似乎不仅仅是在听一些精彩的故事,还有许多别的,例如中美对待艺术态度的差别、命运的奇妙等等。(详细报道请看B2-B4版)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24:29

--  

为马丁·路德·金雕像的中国人

    2007年04月14日    晶报


“雷的出现如同闪电”

为什么会选择中国雕塑家雷宜锌,马丁·路德·金纪念馆执行建筑师杰克逊(Ed·Jackson·Jr)已经不知道对媒体说明了多少次了,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雷的出现如同闪电。”而这本不应是雷宜锌回答的问题,很多好奇的人同样把问题抛向他,而雷宜锌只能把前前后后的经过和细节重述一遍,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平时沉默寡言的雷宜锌把整个经过讲得十分精彩,有点像电视连续剧。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剧情”的曲折,而是雷宜锌被选中过程背后的一些值得人们尤其是中国艺术同行思考的东西。

在雕塑家雷宜锌长沙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一个高1.2米的马丁·路德·金雕像泥塑模型已经完成了。雷宜锌说,这是他费时最长的一个模型,整整花了三个月时间。他说现在最苦恼的是美国人从不给他的模型提意见。

在贴满了马丁·路德·金照片的小房间里,雷宜锌给晶报记者泡上一壶茶,他说:“如果是晚上,咱们就喝酒。”在谈话中,雷宜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抽烟喝酒是雷宜锌十年知青生涯留下来的印记,而当年的知青雷宜锌努力学画画,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尽早离开农村回城。

不懂英文的雷宜锌也知道马丁·路德·金雕像选择中国雕塑家在美国引起的争论,正在备考托福的儿子小石对他说,有些美国民众质疑为什么不选择美国本土的艺术家。雷宜锌说,马丁·路德·金的精神是属于世界的,他10岁的时候就读过《我有一个梦想》,那是一篇让他难忘的文章。

第一集】神奇一刀征服同行

一切都要从去年5月15日到7月1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举行的圣保罗国际石雕研讨会说起。

美国明尼苏达州是一个石矿资源丰富的州。每年有大量的石材出口到世界各国。用本地石材做成艺术品,是圣保罗市公共艺术委员会的一个梦。为了举办这样一个国际石雕研讨会,艺委会从社会各界募集了65万美金的活动经费,并在世界范围寻找最优秀的雕塑家参会。

此时,湖南省雕塑院院长雷宜锌正在跟雕塑院几十号人为日常的项目奔忙着,2005年底挂牌成立的省雕塑院聚集了湖南的一批实力派雕塑家。

“大约就是现在这个时间,一位美籍华人何平先生到工作室来找我,问我是否愿意到美国去参加研讨会,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想去。”雷宜锌换了一根烟。

雷宜锌不想去的理由还挺多:到了美国吸烟不方便,可能吃不到辣椒,而且一去就是两个月时间,最关键的一点是,雷宜锌完全不通英文,恐怕连飞机都上不去。

不过雷宜锌还是把自己的雕塑作品集送给了何平先生。看了雷宜锌的作品集,圣保罗公共艺术委员会全票通过邀请雷宜锌出席研讨会,艺委会共邀请了来自意大利、埃及、法国等10个国家的14名艺术家参会,雷宜锌是惟一一名中国雕塑家。

这边厢的雷宜锌还在做好不去的准备,他甚至想推荐雕塑院的一位年轻雕塑家来代替他,圣保罗艺术委员会考虑到雷的困难,特批他带上英文程度较好的太太石洁莹,雷宜锌才得以成行。当时,雷宜锌把到美国参加研讨会视为一次意外,他当然没有想到,有更大的意外在等着他。

雷宜锌一踏上美国土地就感觉良好。五月至七月是明尼苏达州最美丽的季节。圣保罗到处是大片的绿草地、树木、湖泊,研讨会是典型的美国风格,不设奖,每位艺术家自由选择一块石头,现场完成一件作品。

雷宜锌不想来美国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在中国,雕塑家做完泥塑就没事了,剩下雕石头的活儿是石匠来完成的,而外国雕塑家更喜欢亲自动手。自己年纪不小了,这些“苦力活”不知道能否吃得消。

雷宜锌的作品名字叫“遐想”,做的是一位枕手沉思的美丽少女。草坪上放着各式各样的石头,雷宜锌选了一块最大的,石头是躺着的,要立起来首先要割平,雷拿起一个电锯,拉了好一会都没有开动马达,反而被绳子反弹打到手疼得不行,乐于助人的外国雕塑家看到“弱小”的雷宜锌,帮着把马达启动了。

不料,“弱小”的雷宜锌第一刀就把在场的艺术家和观众镇住了。雷宜锌一刀稳稳地下去,一时间火星石屑四溅,金属和石头的剧烈碰撞产生巨大的声响,足足半小时过去了,一动不动的雷宜锌终于把电锯放下来,一个完美的平面出现了,四周顿时响起掌声,很多外国艺术家都惊叹不已,想不通瘦弱的中国雷怎么能锯出这般完美的平面,一位美籍华人教授在一旁说:“雷先生的这一锯用了中国人的气功。”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28:03

--  

【第二集】一棵树下找到了中国雷

从第一刀开始,雷宜锌一直是圣保罗国际石雕研讨会的明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CBS电视台、华尔街时报等都报道过雷宜锌,基本功扎实的雷宜锌动手前从来不在石头上画线,直接以刀代笔的手艺让外国雕塑家大呼“难以置信”。津巴布韦雕塑家拉扎瑞斯对雷宜锌夫人说:“你的先生雷太优秀了,我们都在雷的阴影底下。”

研讨会在每天中午12点后对公众开放,雷宜锌的雕塑是吸引最多人围观的,雷宜锌说也许是自己不通英文,夫人又经常在远处,只能听懂“Beautiful”、“Good”等几个赞美的单词,所以才会觉得美国观众都在赞美他。由于太多观众想找他交流,他只好让夫人用英文写了一个牌子挂在一边:雷先生不懂英文,十分抱歉。

中国有句老话“枪打出头鸟”,不过雷宜锌这个“出头鸟”不但没有遭“黑枪”,反而得到非常多同行的帮助,这让雷宜锌感慨不已。

离雷宜锌最近的是印地安裔雕塑家杜翁,每天研讨会面对公众开放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越过他的雕塑来围观雷宜锌的,杜翁有位学生每天下班来义务帮忙,也当着他的面明显表示对雷的崇拜,杜翁不但一点不妒忌,每当他看到雷宜锌雕刻到一些工具进不去的部位,还很主动地把自己的先进工具递给雷宜锌。

美国雕塑家麦克也在雷的旁边做石雕,他给予帮助最多的人。有一天圣保罗安全监察部门来人例行检查,发现雷宜锌的角磨机掉了颗螺丝,按照规定必须停工。麦克比雷宜锌还着急,开着车带着雷跑了大半天,最后也没找到合适的螺丝,最后耸耸肩说:“没办法,你先拿我的用吧”。

“烟鬼”雷宜锌还发现,外国艺术家同样以烟鬼居多。美籍墨西哥女雕塑家罗尔多丝经常问雷要中国烟抽,雷宜锌在圣保罗大学演讲,她突然跑过来拥抱“中国雷”,当着雷的夫人的面反复亲吻,她说:“我是经过你夫人批准的,你的演讲太精彩了!”研讨会进行到第三周的时候,会场来了三位特别嘉宾。他们是马丁·路德·金纪念广场委员会的成员,为首的是执行建筑师杰克逊先生(Ed·Jackson·Jr),他们是怀着使命而来,为了寻找合适的马丁·路德·金雕像的雕塑家。他们走了52个国家,但一直没有找到负责遴选的12名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的人选。杰克逊先生跟在场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艺术家们听到这样一个大项目都欢呼雀跃大感兴趣,几位自信心十足的雕塑家甚至当场就自荐,“我来干行不?”不过,杰克逊先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接触的艺术家无论多么自信,都会在最后讲一句:“这个项目最好找中国雷那个家伙谈谈。”13位艺术家中居然有12位说了这样的话。杰克逊后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忆这个场景,他说:“中国雷的出现就像闪电。”

不懂英文的雷宜锌当然不知道有这样三个人来了,雷宜锌也不大能够讲清楚为什么会被选中,同行推荐的细节也是后来杰克逊先生告诉他的,他提供的只能是双方见面的细节。

杰克逊先生跟艺术家们交流的时候,雷宜锌正在睡午觉,习惯睡午觉的“中国雷”每天都是幸福地睡在大草坪的一棵树下。

杰克逊先生对这个“中国雷”很感兴趣,美国雕塑家彼特这时又发挥“活雷锋”精神,他远远看见雷宜锌的夫人石洁莹,于是拼命招手让她过来,雷夫人英文程度稍好,不过也只能隐约听到杰克逊先生有个雕塑想让雷宜锌做,不过杰克逊先生听说雷宜锌在睡觉时,他表示明天再见面。“活雷锋”麦克这时不知从哪拿来了一本雷宜锌雕塑作品集,偷偷递给给了杰克逊,杰克逊对作品集大为赞叹。

正在这个时候,圣保罗当地的华人领袖卢伟民先生背着一台相机走了过来,雷夫人获救般地把卢先生请过来,卢伟民先生听杰克逊先生一说,他知道这个事情的分量,马上跟雷夫人说:“赶快把雷先生叫醒,这是一个天大的事情。”

“起来,起来,美国人又要找你做雕塑了。”雷宜锌在睡梦中听到夫人的叫喊,他朦朦胧胧地想:怎么还要做,做一件都累死了。

跟杰克逊先生握了手以后,杰克逊先生说,他们想请雷先生做马丁·路德·金的雕像。不大清醒的雷宜锌以快速的长沙味普通话说:“那当然没有一点问题。”杰克逊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花岗岩问,中国有这种石头吗?雷宜锌也很干脆:“有。”杰克逊这时展开了一幅地图,他说:“马丁·路德·金的雕像会建在这里,华盛顿美国国家广场,林肯纪念堂和杰弗逊纪念碑之间。”

这时,雷宜锌有点清醒,伴随着清醒的是激动。他明白了这个事情的分量,杰克逊先生告别后,卢伟民先生对雷说:“这是一个奇迹。”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29:29

--  

【第三集】这是我们想要的金

杰克逊先生跟雷宜锌约好,研讨会结束后到华盛顿好好谈几天。雷宜锌在美国丹佛的亲戚知道这个事情连连反问他:“这是真的吗?”

7月5日,雷宜锌和夫人到了华盛顿,他们被安排入住美国海军陆军军官俱乐部,房间还放着一张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照片,说明房间的中式家具是当年为了感谢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支援特意赠送的礼品。

雷宜锌在华盛顿待了五天。杰克逊告诉他,他已经被初定为马丁·路德·金的创作者。

雷宜锌回国后,又过了三个月,10月底,杰克逊一行三人来到了长沙,这个时候,雷宜锌苦思三个月把他心目中的金博士的形象做出了一个模型,杰克逊见了只讲了一句话:“噢,这是我们想要的金。”雷宜锌很想听到这位“洋专家

”的意见,可是杰克逊再也没表达自己的意见,雷曾经尝试问:“我觉得头好像大了点?”杰克逊回答说:“那是你的事情。”

杰克逊一行到中国另外一个目的是找合适的石头。雕像共需1000吨的花岗岩,雷宜锌跟杰克逊一行去山东和福建转了一圈,看到初步选定了福建一个石场的浅褐色花岗岩,山东一个石场的老板知道消息后表示愿意捐献全部石料,因为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的新闻联播上看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总统布什出席马丁·路德·金纪念碑的动工仪式。

“2007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下午2点,美国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纪念广场建设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正式公布并介绍马丁·路德·金雕塑的作者,他是来自中国长沙的雕塑家雷宜锌。”美国CBS电视台老成的新闻主播读着以上的新闻稿,美国的华人知道,一个新的华人精英又将响遍美国。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华盛顿邮报等全球数百家媒体对此迅速作出报道,美联社、路透社还对雷宜锌作了专题采访。

不过雷宜锌这个时候有点紧张,并不是因为他不能用流利英文回答问题,也不是因为他烟瘾犯了,而是由于他为华盛顿国家广场设计的马丁·路德·金石雕设计方案需要通过美国国家最高艺术评审机构—国家艺术委员会的评审。评审听证会的评审委员是由美国总统亲自任命的,由最权威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组成。他们被认为是最认真挑剔的专家。

雷宜锌穿着笔挺中式服装站在评审委员会面前,如同30年前的知识青年雷宜锌站在广州美术学院招考老师面前,雷宜锌仍然操着长沙味道的普通话,实话实说,介绍“希望之石”和“绝望之山”小样的构思及艺术处理。

最后艺术委员会主席要大家举手表决,全票通过。在场的所有马丁·路德·金广场项目组成员都过来拥抱祝贺雷宜锌。翻泽张先生对有点不知所措的雷宜锌说;“大家认为你的作品做得无可挑剔,解说也很精彩,征服了这些苛刻的评委。可喜可贺!”(本版图片均由雷宜锌提供)


作者:晶报记者刘敬文    编辑: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30:59

--  

学生时代就叫他“鬼才老雷”


    2007年04月14日    晶报

雷宜锌说,他不是最好的艺术家,却是运气最好的艺术家。

总结雷宜锌的人生轨迹,发现这句话既对又不对。他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雷铸环是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祖父雷通鼎曾留学莫斯科东方大学,不料这却变成了他“出身不好”的原因,到农村插队迟迟不得回城,招工、招干、保送大学通通没份,十年读书好时光白白浪费。也很难说他运气不好,1977年恢复高考,雷宜锌以长沙考区总分第一名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潘鹤。命运的反复也出现在他工作以后,大学毕业后鬼使神差被分到出版社干装帧设计,一幅插图居然也在1984年全国美展中获奖,“业余”搞的雕塑也在同年美展中获奖。

去广美没辣椒吃

雷宜锌真正开始画画是在知青时代,除了从小喜欢画画以外,雷宜锌还有一个“功利”的目的:掌握一门手艺有助于尽快回城。

雷宜锌插队的地方芷江,一个抗战时期赫然的地名,雷宜锌也曾经路过那时已经荒芜的芷江机场,不过此时的知识青年雷宜锌没有太多怀古追思的心情,他想得更多的是能够回城。在一次回城探亲中,雷宜锌的姐姐帮他找了一位画画的老师,那是湘绣厂的一位画师,雷宜锌开始了他的“正规”学画生涯,每周六拿出一叠作品让老师指点一二。

日夜苦练的雷宜锌甚至经常到火车站找些奇形怪状的人来写生,三个月后,回到农村的雷宜锌变得更加疯狂,他把一切都变成自己写生的对象,经常画画至深夜。几年后,知识青年雷宜锌成了地区上小有名气的美术人才,署名“知识青年雷宜锌”的作品《一代新人》出现在1976年的《湖南日报》上,甚至还被印成年画出版。

1977年,高考正式恢复了。雷宜锌也想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当时湖南美术考试能够考取最好的学校是广州美术学院,不过有些信心不足的雷宜锌却不敢在第一志愿填写广美,而是填上更有把握的湖南师范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倒成了他的第二志愿。这是一向自信满满的雷宜锌,难得的一次这般谨慎。

第一场考素描,雷宜锌的信心就回来了。考题是现场画一位劳动模范,考生半小时休息一次,每到休息的时候,雷宜锌的画作就变成了参观对象,雷宜锌后面挤满了人,后来甚至发展到不少考场的监考老师都过来看,雷宜锌有点惊讶,他也偷偷看看别人的,“的确没我画得好。”雷宜锌暗喜。

一会,雷宜锌更喜了,因为一位皮肤黝黑、口音听不懂的老师看了他的画后翻了翻他的准考证,还记下了他的名字,雷宜锌一看就知道这是从广州美术学院来招生的老师,他感觉自己有戏。

到了口试的时候,雷宜锌已经有明显感觉:自己会被录取,因为广美只来了两位招生的老师,十多个考场,雷宜锌的考场居然有一位,但那位老师口试全程一句话都没说,正当雷宜锌很失望准备走的时候,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结婚没,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吗?”雷宜锌摇头,说都没有。老师再问:“你好像没有报我们?”雷宜锌说报了,第二志愿,并解释说自己很喜欢广州美术学院,但这是一件可望不可求的事。那位老师最后的一句话让全场大笑:“你没什么问题了,回去把志愿改一下,不过,广州可没有辣椒吃哦。”

不久后,广美还特意派雕塑系副主任李汉仪教授到长沙劝雷宜锌报雕塑系,李教授说给三天时间考虑一下。雷宜锌当然一口答应,不过李汉仪教授仍然等了三天,他说这是关系雷宜锌一生的决定,雷宜锌至今对李教授等待三天的做法赞许不已。灵感源自深圳经历雷宜锌说,他能够被美国人选中,《雷宜锌雕塑作品集》发挥了很大作用,而这本作品集封面就是雷宜锌最为得意的作品《出境》。

说起《出境》的创作,还要说起深圳罗湖桥。雷宜锌说,这是中国第一件表现出境的作品,不去深圳还搞不出来。上世纪90年代,有钱到外国转转的国人越来越多,雷宜锌也和几位雕塑家一起参加旅行团准备去马来西亚,出发前,导游就跟雷宜锌他们说,出国后要注意保持中国人的形象,把皮鞋擦亮点,裤脚拉下来,东西用个像样的袋子装起来,不然裤脚拉起一半,编织袋都拿出来了,这像什么样子?雷宜锌跟几位雕塑家大笑。

不过走到罗湖桥的时候,雷宜锌发现真有不少这样的人,裤脚拉起一半,编织袋一背就出境了。几十号人的旅行团也是什么人都有,有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企业家,有发了点小财的个体户。回去以后,雷宜锌隐约觉得这个题材能够折射和浓缩出那个时代的某些东西,他按照自己的印象就做了起来,第一个人像做出来的时候,已经打动了不少来参观的艺术家,大家都感觉这个题材抓得好,获奖是迟早的事。

果然,一组三个人物的《出境》获得了1999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铜奖,并且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不久后,这件作品作为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了三个月,也算是回到它的构思的生发点了。


作者:晶报记者刘敬文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31:57

--  

选择雷,符合金的多元世界观


    2007年04月14日    晶报

自从雷宜锌被正式宣布成为华盛顿美国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塑的创作者,美国民间包括艺术圈对此事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息。有美国人认为,创作该雕像的荣誉应该授予和马丁·路德·金一样的非洲裔美国人;还有一位美国网友在一个专业的雕塑论坛上说,难道美国就找不到一位跟雷宜锌一样好的雕塑家吗?

晶报记者连线在华盛顿的马丁·路德·金纪念馆执行建筑师杰克逊(Ed·Jackson·Jr),他在接受晶报专访时表示只能让美国艺术家做马丁·路德·金雕塑的想法是狭隘的,雷宜锌富有创造力,他做出的样品已经让人震撼,他相信“中国雷”肯定能把马丁·路德·金真实地刻画出来,他同样希望随着更多的人看到雷宜锌的作品,这场争论能够平息下来。

同行都推荐雷

晶报:杰克逊先生,我们首先想知道的是,你们为什么会选中雷先生?

杰克逊(以下简称杰):2006年6月,我们去了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一个雕塑研讨会,想看有没有合适的雕塑家愿意做这件事。那次见了很多的雕塑家,他们来自全球各地,有德国的,意大利的,墨西哥的等等,当然也有美国的。当我跟他们谈起这个事,他们都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中国的雷先生。但那天他不在场,正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我们遇见了他的太太。她能讲一点英语,她说她先生正在午休。我们都以为他回酒店了,想明天再来,结果她摆摆手,走到室外,把正在一棵树下休息的雷先生叫了进来。我们就这样见面了。

他不太会说英语,但通过翻译,我们谈得很好,他非常有思想。我们看了一下他的作品集,觉得很好,都认为他肯定能把马丁·路德·金先生真实地刻划出来。当然,同行的推荐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其实是先找石头再找人。我们很早就决定一定要用花岗岩,才能表现金博士的精神。我们先在美国找,不满意,然后在欧洲找,也没合适的,最后我们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一小块花岗岩,正合我们意。原来这是中国来的。

晶报:那你们挑人没有什么程序和标准吗?

杰:有啊,首先一定要了解金博士的事迹和精神,这样才能把他表现出来,当然还得愿意做这件事。雷先生跟我们说,他10岁的时候就知道了金博士的故事,而且讲起金来他确实很有激情。

我们有一个委员会,决定包括挑选雕塑家在内的有关广场建设的所有事宜,由12人组成,他们有的是建筑师,有的是历史学家。大家看完雷先生的作品后,一致决定选他。但这还没完,经过一番准备,雷先生还在掌管华盛顿所有雕塑作品的艺术委员会介绍了他的作品,尤其是他创作的金博士的未来雕像,结果获得委员会全体通过。

晶报;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跟其他艺术家一样吗?

杰:他富有创造力,又非常细致。去年10月24日,我们第一次去了长沙,拜访了他的工作室。他正在雕金博士雕像的样品,那时还是个半成品,但我们都被震憾了。我们离开之后的两个月内,他每个星期都会把样品从不同角度拍下照片传给我们,让我们知道进度,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子。如今这个样品已经完工,正在运来美国的路上,雷先生马上就开始制作真正的金博士雕像了,我们估计明年夏天能出来。

太阳照常升起

晶报:我们听到美国民间有声音说,为金博士雕像这件事应该由美国人来做,因此反对让雷先生参与。这些意见会不会阻碍了你们的工作,雕像现在是否还在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

杰: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完全不符合金博士倡导的多元世界观。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把眼光放到全世界,从各国挑选候选人。要知道,我们是在考察完来自52个国家(其中包括美国)的艺术家创作的900件作品后,才选择了雷先生的。我在这个位子上干了10年了,对我来说,那些意见就如过眼云烟,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笑)

晶报:我很喜欢你的比喻。

杰:谢谢。

晶报:听说你还为此专门接受采访,来平息这种声音。

杰:是这样的。有个美国的雕塑家在电台接受采访,称应该由他来完成这项使命,我们公关部门的同事知道后,就建议我们也上电台,正好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和工作,告诉他们我们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以正视听,我们此前还没有正经地做过这样的事,因此不完全是为了反击。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晶报:据我们所知,纪念馆2000年就已经奠基了,为什么到去年才动工,是由于没找到合适的艺术家来做雕塑吗?雷先生的出现是否加速了这个工程?你们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建造时间表?

杰:实际上我们从1996年美国参议院批准这个项目之后就开始做这件事了,我也已经干了10年了。我们所有的工作,包括挑选雕塑家都跟我们的日程表一致,因此我们没有提前也没有推后,一切都在计划中。

晶报:谢谢你接受我们采访,祝你们一切顺利。

杰:谢谢。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7 13:34:04

--  

转自李姐:

胡子敬先生与雷宜锌先生共同探讨知青雕塑创作与设计

雕塑艺术家雷宜锌先生侃侃而谈


“雷宜锌”将大写在美国的华盛顿。

雷宜锌!中国人的骄傲!


--  作者:飞飞的老婆
--  发布时间:2007/7/27 13:52:11

--  

楼主辛苦了...

呵呵,这么精彩,还得仔细看看.谢谢了.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7/27 14:31:28

--  
  雷宜锌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知青的骄傲!谢谢立立转来好帖.
--  作者:兰草
--  发布时间:2007/7/27 16:08:55

--  

雷宜锌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知青的骄傲!

 看后感觉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