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看“伴瞥”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3765)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7/22 14:52:38

--  [原创]看“伴瞥”

   “伴瞥”是一长沙俚语,我理解为依靠别人。
    所以就有:看“伴瞥”和吃“伴瞥”两种说法。看“伴瞥”那是小时候一件很丢人难堪的事。
   解放初期那二三年,长沙稍微热闹点的街道铺子旁边就摆有图书摊子。
  摆图书摊子的都是过去喜欢书还读过书的人。刚刚解放没有找到工作而家里有些书的人为了生活就做起了摆图书摊子的小生意。
  书摊子规模不大,两扇大大而扁平的书架上放满了解放前出版的连环图。
  什么“封神榜”啦,“江湖奇侠传”啊,“三侠五义”啦……一套一套旧图书吸引着刚参加学徒工作口袋里又有几个钱的青年哥哥,省下早餐钱的中学生和一旦找家人要了几个钱的小学生。
   当然没有钱的我们也就变成一个看“伴瞥”的群体!
   口袋里有点点钱的这些人坐在一条条矮板凳上看他喜爱的连环图。我们这些看“伴瞥”的人悄悄的溜到他的身后,他聚精会神地在看,我们也远远地目不暇接地跟着看。看到那精彩的地方那人在笑,我们也会跟着发出会心的一笑;有时不知不觉地慢慢倒在了那坐矮板凳上看书的人身上啦……
   往往遇见的是不想让你看的人,他出了钱,他是老大。
   那种看“伴瞥”是不太可能与坐在矮板凳上看书的人看得同步的,他是近距离的看读,你是远距离的扫着看。他看得慢,你看得快,你可就要等他翻书页;他看得快,你看得慢,那你只好自认倒霉啦。我们宁愿选择看得比他快,不愿意选择看得比他慢,比他慢的话书里的精彩部分就看不到了啊!那时候怕莫看“伴瞥”的我们个个都炼成了一目十行的本领……
   遇见稍微爱面子的看书人,他往往就装着不经意的样子用手把书挡住,害你把头摆来摆去看不见书上是什么好看的内容;要不然就是故意把书翻得飞快害你摇摇头无可奈何的看不成。
   恶一点的是:“啪”的一声把书重重地合上,他不看啦!然后恶狠狠地向你瞪一眼!看你知不知趣?是不是识相!这时候我们往往是怏怏地走开,等他一会儿又沉浸在书里陶醉的时候,我们又悄然地立在他的后面啦……
   有时,我们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也跟着入迷啦,慢慢倒在了那坐在矮板凳上看书的人身上啦。那人警觉地回过头来望了望我们,然后用肩膀重重地耸二下打在我们的身上;还有种人他不露声色突然往前面或者侧边一让,害得你打一个大趔趄!
   我们这些看“伴瞥”的好可怜啊……
   还有种人好恶啊:“走开咯!热不热嘞!你妈妈的X!”“小鳖!站开点!老子要打人哒……”碰到这些人我们是不敢站在他们后面的看“伴瞥”,一声不响的赶快逃跑……
   如果机会好的时候遇上自己的同学或者街上自己认识的小朋友在看书时,那可高兴啦!挤都要挤到他那条长长的矮板凳上坐着和他一起快乐地分享那图书,好象我们也是出了钱的,也是老大啊……
   1953年,新华书店收购了全部民间流行的解放前发行的旧书以后。  在街上摆图书摊子的基本上都消失啦,图书摊子变成了图书铺子;图书铺没有钱可不能随便进去看“伴瞥”啦。
   慢慢地“看伴瞥”就成为过去了的一道风景线……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7/22 15:27:32

--  
  我用逞板车的钱看连环图,每次都有看"伴瞥"的,那个胃气只各冲.蛮讨嫌咧.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7/22 15:32:28

--  
“看伴瞥”的现象良良哥小时候有,后来社会发展了,这现象仍不能消除,只不过是对象不而已,到过苦日子时中“欠吃”。小伙伴中有一人有吃的,他拿到大家面前来“现巧”,于是有忍不住的就会伸出手来,“给我一点啰”如果得逞,其它一起玩的小伙伴也会效仿,这时有吃的那个人就是至高无尚的,别人跟着吃点“伴瞥”。这是伴吃,小伙伴中谁有好玩的东西,关系好的可以“伴玩”80年代的兴起过“变形金钢”就有许多的家长买不起,小孩子欠玩。现在的人还是有更多的人买不起汽车,有时候“伴坐”。弱势群体“看伴瞥”于强势群体的事情只怕永远也不会消失。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7/22 17:34:07

--  
可能是性格使然,或许是感觉互相不方便,我儿时是不看伴瞥的,路边小书馆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如果卖废品攒得几个小钱,就邀上小伙伴去书馆,一人一本书,看后再互相换着看,老板顾及生意,又是老事主,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7/22 18:17:28

--  

小时候口袋里有了两分钱,就经常去光顾蔡锷北路,学宫街对面的图书屋。

同学之间互相吃过 “伴瞥”。但没良良哥胆子大,不认得的人那里可

不敢去吃 “伴瞥”。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7/7/23 15:35:33

--  

     良良哥,不好意思,我读书比你幸运得多.我父亲来长沙后,就被安排在省地质局科技图书

馆,所以我在当时书也有的读.不过很多书,我还是通过其他途径看到的.



--  作者:依然美丽
--  发布时间:2007/7/24 16:10:55

--  

童年都有美好记忆.

记得上学识字后,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街摊上看连环画.

感觉那时刻是最幸福的.



--  作者:瞅子
--  发布时间:2007/7/26 9:24:25

--  

    若非良良哥的文章,我几乎忘却少儿时代泡读书铺的喜好了。

    看来无论年代,少男少女们都有看小人书、听故事、猎奇的习性。现在的少男少女们喜好上网聊天,看卡通片,不和当年的我们一样么?只是现在人心不古,诱人、误人、坑人的内容太多,易使少儿们沉迷、丧志乃至堕落。我们这些爷爷奶奶当多留意了。  


--  作者:爷孙组合
--  发布时间:2007/7/26 22:31:10

--  
良良哥的书看的有味了
--  作者:秋日私语
--  发布时间:2007/7/27 9:53:59

--  

    良良哥用一颗童心,写出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儿童充满求知、好奇的强烈欲望,在不能满足这些欲望时,不免显出一些讨嫌来,这就是“看拌瞥”。

    在“看拌瞥”和反“看拌瞥”的矛盾中,露出了儿童的真本性和可爱----率真的可爱,无知无邪的可爱

    希望看到良良哥更多的、用儿童视角写出的童年回忆。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7/27 17:14:18

--  
   我住在河西,那里很少有摆图书摊子,我小时候看书大都是去买来看的,买的图书不下百本,但保留下来的就没几本了,因为借出去就不管了,还来的极少。参加工作后仍爱买书,但懂得心痛钱了,就很少外借了。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28 1:50:33

--  

小时候看拌瞥连环画,90年看拌瞥学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