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文革“偷”书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3219)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7/16 14:27:31

--  [原创]文革“偷”书


    1967年的文革中。
    经武路湖南报馆斜对面的江永知青刘罗生屋里。我,典哥,泽迷糊,李立庚在聊天。天气很热,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书上面。
    典哥,1965年下放到靖县新厂公社金星十队的知青。当时因为他年龄最大,社会阅历深而在知青中赫赫有名。后来有些怕知青捣乱的原因,在靖县公安局干涉下新厂公社金星十队被解散啦!典哥和若弟(臭猫鱼)分到了我们巴塘,李水老倌被安插到五四园艺场。
    典哥他是1960年在长沙轻工化工学校读书时被下放出来的。曾经在中山路的中山图书馆做过临时工。他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只是劳动力弱一些。
    
    典哥,泽迷糊,李立庚和我都喜欢外国文学。
    谈得兴趣正浓时典哥说:“对门学校图书室里的藏书也好丰富哦!现在也正是没有人管理的时候,我们几个人趁今天晚上没有月亮正好去‘借’些书出来看看,我知道对门学校图书室在哪里,我们一定能够‘借’到好多书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借’到好书哦,否则浪费劳动力……
    “要得,要得!不是外国名著我们不要!”泽迷糊,李立庚和我随声附和!
    “我勒?我也去一个。”坐在旁边半天都没有做声的刘罗生开口了。
     刘罗生他小学文化,识字不多。父母亲都没有工作,弟弟妹妹又多又小,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他是长子,1957年去招工当了学徒,参加长江大桥的建设。1960年,国家困难时期因单位下马而被下放回来一直无工作;1964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去了江永当知青!
     “你去做什么?你又不认识字!你还看什么外国名著咯?”典哥,泽迷糊,李立庚三人马上不同意他去。因为他们都是屋门口的人,知道刘罗生看书是在啃书,他脾气又犟又不晓得拿什么书!今天晚上让他去的话他是不会听调摆的。
     “我听话,我听你们的话!我帮你们背书,你们喊我拿什么我就拿什么……”刘罗生一副猴急的样子。
      我同情刘罗生,就帮他求情:“让他去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好,好!看在良良的面子上带你去;你要听我们的话噢。我们选书你背书!”典哥在发号施令。
     刘罗生感激得连声说:“晚饭都在我这里吃,晚饭都在我这里吃。”
    天渐渐黑了,我们5个人带了二支电筒和几只旅行袋从刘罗生家朝对门巷子走去……
    几个人轻车熟路就到了那学校。那是文革期间,晚上异常安静,鬼影子都没看见一个,看来人们是不想惹是生非罢了。
    我们从气窗里很快就爬进了图书室。用电筒一照,乖乖,好多书啊!我们要刘罗生和李立庚打着电筒,典哥,泽哥,我三个人飞快地寻找那些巴尔扎克,莫泊桑,雨果,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等等外国名作家的书,只要是外国的世界名著通通往旅行袋里装。
    忽然,只有一支手电筒的光线照着我们啦。一看,原来刘罗生走开啦!
   “罗鳖!你搞么子鬼?”典哥压低声音在呵斥刘罗生。
    “你们在这里找,我到那边去看看。你们放心好啦,不是要外国名著吗?我会找的!”刘罗生丢出这句话之后,一个人拿着那支手电筒径自离开了。
   大家都目瞪口呆地傻啦!这时谁都不能大声说话。因为我们是在“偷”书,都只好忍气吞声的不说话,不可能把他喊回来啦。
   这时,我发现了一本塞迈提斯的“唐·吉珂德”,典哥发现了一本十七世纪写的“小癞子”,我们兴奋异常!李立庚拿着手电筒照射在头顶上的一个地方轻轻地叫道:“你们看,你们看!”泽迷糊用手往他电筒光线照的地方一拿,就抽出一本“十日谈”来啦!
   大概晚上11:00啦,带来的三只旅行袋也装得差不多啦。这时刘罗生胸前摞着高高的一大叠书来到了我们面前,慌忙地把那
一大叠书塞进了旅行袋里。
   “走吧,走吧!”典哥催促我们。大家一窝蜂地背着那沉重的三旅行袋书急急忙忙“逃”出了那学校。
    满头大汗“逃”进了刘罗生家,我们迫不及待打开三只旅行袋。哎呀,好多外国名著啊……
    而刘罗生放进那旅行袋面上的书是:“三里湾”、“枫橡树”、“红岩”、“林海雪原”、“苦菜花”“农民”……
    “你,你,你怎么拿了这些书啊?”大家开始气愤起来。
    “你们好过,老子总要要几本书吧!”
    “慢点,慢点!”典哥从刘罗生那些书里面拿出了一本名字叫“农民”的书来。
     哈哈哈,这本名字叫“农民”的书居然是:巴尔扎克的!
     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罗鳖,你是不看外国故事书的。你怕莫当农民当惯哒吧,想看看“农民”是怎么回事才拿的这本书吧。”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7/16 14:38:21

--  

书是给人读的,与其锁起来发动大家搞武斗,还不如“借”去。“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窃也”好象是孔乙己的名言吧?你们借的都是第一类的好书,羡慕!不过现在老眼昏花,再好的书摆在面前也难得读了,何况要爬气窗去打手电寻?青春不再,往事历历哦!


--  作者:九爷
--  发布时间:2007/7/16 14:48:16

--  
我好象记得铺口张乐天他们下乡时也从附中搞了很多书到了靖县,我们也曾经借过几本。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7/16 17:23:57

--  

文革刚开始时,闲着无事,我们也到学校图书馆“借”过书。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7/16 17:44:37

--  

那时记得文革前的古典名著是最珍贵的,哪个“借”来一本都是争相传看,不要好久又被谁“借”起克哒。洋葱和菜牛有回花大半天帮我做哒一张可收的小方桌,十分精致,漆成果绿色,爱不释手。后来忍痛与艮山口的知青换哒一套“大卫.科波菲尔”,更加喜欢得不得了。冒晓得还是“色”嘎哒。后来听说是主家“借”起回克哒,被带扎笼子,恰扎哑巴亏。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7/16 17:57:58

--  
那时候,“借书”“借唱片”的事情看来不少……
--  作者:紫气东来
--  发布时间:2007/7/16 22:02:23

--  回复:(良良哥)[原创]文革“偷”书

良良哥哥,“偷书不算贼",你们那个年代的偷书经历不是对社会的一种讽刺吗?这是反映了你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连我在黔师图书馆也做过偷书的梁上君子,只不过没有你们那么猛,偷那么多,我只“拿”了几本。我还是羡慕你们因为偷书有那么多的书看。记得我70年代下放在农场的时候,姐姐的同学从中医学院下放到怀化中医院,从她那里我经常可以借到一些外国名著。有一天,农场的领导对我说:“我们商量了,派你去附近的小学教书,你最有文化,看的书都是那么厚的一本。”哈哈!这些领导也是太无知了。其实我们农场有很多的老三届的知青,与他们相比起来,我们这些后三届的知青学的知识是如此的可怜。确实,我还是要感谢书籍在那个年代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支撑着我们在那个“广阔的天地”过了一年又一年。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7/16 22:27:13

--  

  良良哥他们的义举给当时铺口的知青提供了难得的精神食粮,好多书我都是是在那里偷看的。知青们得了一本书都高兴得不得了,当然那时这一切都在悄悄的进行。什么《基督山恩仇记》《十日谈》《名利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欧亨利短篇小说》……哈哈,太多了都说不过来。我只知道是附中的人偷的,原来是你们!致以迟到的衷心感谢!

  还有一点的建议,良良写人名的时候可不可以在小名的后面加上大名呢,我是老铺口有时都搞沱不清,别的地方的知青就更不知道他们的小名。我到底是老了,记忆不如你啊!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7/16 22:37:48

--  

良良哥哥写这篇文章之前,就在回别人的帖子中提及了"借"书的故事,还说是在"中山图书馆"“借”过书。那个时候长沙城里只有一家图书馆叫做“中山图书馆”,那就是座落在长沙市中山路的那一家。到如今它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这篇文章说他“借”书是在一所中学,不是“中山图书馆”,让我有点失望!因为我有这方面的兴趣,想发掘一点点“中山图书馆”过去的故事。

从良良哥哥这篇文章所描述的方位来判断,故事可能发生在梅版主的母校,不晓得我的方位感是否正确?另外,只有那所学校,才有如此丰富的藏书供良良哥哥“借”阅。

搞图书馆工作的人,天天面对读者,进而“读者工作”成了一个专业词汇,好多人写这方面的“论文”。可是,图书馆工作者从来没有研究过像良良哥哥这样的读者。那个时代的特殊读者群体,不应该被遗忘,因为读者“借”过书,一辈子也忘不了。图书馆史专家的研究视角应该延伸到这个读者群体中来,解读人的阅读需求与社会文明进程的关系。


--  作者:洋葱
--  发布时间:2007/7/17 8:26:00

--  
    "借"书者乃好学人也!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17 8:31:13

--  
我们很多知识都是从“借”来的书中得来的。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7/7/17 9:50:29

--  
    我也有如此经历。当年我也弄到了巴金的《雾雨电》和其他一些小说和歌曲集。但事过境迁,这些只是往事的了。
--  作者:洋葱
--  发布时间:2007/7/17 12:53:05

--  
   张乐夫他们那一批同学下到铺口时,带了很多"借"来的书.广泛在铺口,飞山等地传阅.我有幸也看过几本名著,受益匪浅!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7/17 16:15:20

--  
那年头整天就是语录本,精神"粮食"闹饥荒.饥寒就起盗心喔.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7/7/17 18:48:40

--  
那个精神生活聘乏的年代,有书“借‘了看也是很不错的。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7/18 18:13:37

--  

不能算偷,文化人为了追求文化知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既然借不到,只好出此下策.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7/20 16:37:17

--  
     良良哥“借”来的那些书,我可能在铺口时看过,看得最多的还是张若夫他们“借”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