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书 荒 年 代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3172)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7/15 21:11:44

--  [原创]书 荒 年 代

    文革之初,破四旧运动波及全国。父亲收藏有线装书,当时他在洞庭湖农场改造思想,母亲不知如何处理这批旧文化的代表——线装书。红卫兵四处抄家,风声越来越紧。母亲断然决定:烧书!深夜我帮母亲将家藏的线装书搬到厨房,一页页地撕下,投进煤炉。家中那批可怜的线装书啊,一夜之间,经我之手全部化成了灰烬。春节,父亲回长沙过年,听说线装书全部烧毁了,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连呼:可惜!可惜啊!年幼的我,不知道烧的是什么书,更不能理解父亲的叹息。
    
只允许读红宝书的年代,副统帅主编的领袖《语录》是人手一册,全国成了红色的海洋。今天我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语录》,甚至记得红宝书中某一页上印的是领袖的哪一条语录。
    
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读一读其他书籍换换口味。图书馆关闭了,新华书店只摆放着一位左派作家写的高大全式的小说,读起来如同嚼蜡。青年人之间交换书籍成了文革时期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书籍大多是从机关、学校图书室流散至民间。有次,朋友借给我一本破损严重外国小说,没有封面和封底,用长沙话讲是冒头冒尾,不清楚书名和作者。饥不择食,我囫囵吞枣地读起来。书中出现了巴黎、马赛等地名,我推断这是一本法国小说。拗口外国人译名只记住了几个:丹东、马拉、罗伯斯比尔。小说本应是恋爱加误会,可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缺女性。人物中有一位长者西穆尔登和一个名叫郭文的年轻军官。他们是父子,但是儿子并不知道谁是他的生父。最精彩的是结尾部分。郭文因放走了重刑犯人被捕,由三位法官审理此案,投票定夺郭文的生死。一个主张无罪开释,一个则认为郭文罪当上断头台。轮到西穆尔登投关键的一票,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法不容情,他同意了后者的意见。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刽子手押着郭文送上断头台,当大家听到丑恶的响声,郭文的头颅滚进篮子之际,一声枪响,西穆尔登开枪自杀了。
    
我的心灵被震撼!这样的结尾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好多年后我才知道这部小说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九三年》。
    
我喜欢雨果的作品, 先后购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精装本《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当然《九三年》是我收藏雨果小说的首选。电视剧《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看了几遍,每次总会有新的感受。雨果关注底层社会的民众生活,他笔下的主人翁都来自社会底层。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芳汀;《巴黎圣母院》中的卡席莫多、爱斯美腊达;《笑面人》中的关伯兰。
    
人道主义,给弱者以人文关怀贯穿着雨果的每部作品之中。对现实社会持批判态度是雨果的创作风格,正是这种风格让雨果的作品铭入了时间的金册。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7/15 21:37:27

--  

   我也喜欢外国著名小说。后来这些书带到靖县去后,被喜欢书的知青朋友全部借走啦。

    而这些书也是文革期间我和几位朋友从中山图书馆“借”来的。(过几天有故事以飨大家)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7/7/15 21:57:33

--  
   物以稀为贵。越是少的,越有人要,越是“坏”的越有人看,越的禁的越有人收藏。良良哥的书事肯定精彩.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7/15 21:58:35

--  
我们是“摘”,你们是“借”,英雄所见略同啊!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7/15 22:01:01

--  回复:(楚人)介事参悲读悲惨世界...

介事参悲读悲惨世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子耿子
--  发布时间:2007/7/15 22:50:15

--  
文革期间我还是习惯地到新华书店去逛,但每次把头一伸进门,扫一眼架上红的,白的书和几幅四处可见的画像,我叹息一声马上就退出来了,心里特别怀念文革前书店里开架售书,学生们靠着书架自由看书的情景。
--  作者:三套车
--  发布时间:2007/7/16 5:42:34

--  
这样的名著年轻时代读的多,受益非浅。在大环境影响下,中年后是实用类书读得多了。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7/16 8:56:37

--  
荒诞的历史,扭曲的人心,无奈的叹息,沉重的回忆。那一切并不遥远,那是我们的亲历。愿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