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史料考正——编辑札记之二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2391)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7/7 18:56:47

--  [原创]史料考正——编辑札记之二

《靖县知青文集》收录了一篇关于修筑石冲水库的文章,其中提到知青 “李伯恒”奋不顾身救火。李兄我认识,他是下放在铺口木山的知青。我好像记得他的名字不是这几个字,手中没有资料可以考证。这篇文章还提到了一位精于计算土方的专家——教授。他与木山知青是哥们,我想教授一定搞得清楚李兄的名字。周末,回家看望母亲,顺道访问教授,向他讨教。教授告诉我,李兄叫“李伯衡”。我请他再想一想,“文集”马上就付印了,如果把李兄的名字搞错了,那你刘教授要负责!他听我这一说,立即打电话到李兄家,夫人接了电话,告知李兄的名字是“李伯鸿”。

李伯恒——李伯衡——李伯鸿。

终于搞清楚了一个事实。

我与教授聊起了发生在修石冲水库时的故事。张兄由于牵电灯线的事,与一贫下中农发生口角,第二天广播里叫张兄到指挥部。张兄刚一进屋就遭捆绑。教授告诉我,事实不是如此。

那天出工修坝,天下雨。收工后大家一身的泥水,天寒地冻,于是在工棚里生起火烤衣服。忽然闯进两个民兵,大声斥责正在烤火的知青和农民。所有人都不敢做声,张兄胆大,仗义执言,手指那两位民兵,大声吼道:

你们算老几?我们出工一天,全身淋透了雨,不烤干衣服,你们不让我们活了?

当然,张兄口中还夹杂着几句长沙方言……

张兄的话掷地有声,伸张了正义,也显示了年青人的张狂。

两个民兵灰溜溜地离开了。第二天就发生了张兄遭遇捆绑的事。

教授讲的与“文集”中文章所记录的内容有出入。我再一次请教授落实史实,不要出差错。因为当事人会看到“文集”,我们所记录的应该尽可能地接近于真实。

教授很有把握地说:早几天他与张兄见了面,张兄还谈及此事。

澄清了史实,我也就放心了。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对那段描写张兄被绑的文字,依照教授提供的“口述史料”进行了修正。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7/7 19:17:36

--  
   我的印象中也是叫李伯衡的,不知这个李伯鸿什么时候改的,他现在在湖大化工学院。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7/7 19:38:50

--  
张与电工吵架我在场,烤衣的事可能发生在后.张也许就是这两桩事被捆.谢楚人更正.
--  作者:九爷
--  发布时间:2007/7/7 19:54:00

--  
楚人老弟好认真,谢谢你了。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7/7 20:52:53

--  

楚人是个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文集交给他真是找对了人。

楚人辛苦了,再次感谢!!


--  作者:落霞孤鹜
--  发布时间:2007/7/7 21:06:29

--  
李伯鸿是师大附中的,和我姐姐同班。原来看那篇文章时我就准备问一下名字是否写错,可又不能确认此“李伯恒”是否彼“李伯鸿”,当时没问,过后就忘了。从这里足见楚人的职业素质,更有那份令人起敬的责任感。。。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7/7 21:48:57

--  

学习楚人老弟的敬业精神.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7/8 0:12:09

--  
   好认真的楚人兄弟,我们靖县知青算是有老福,做什么都有好人帮忙,谢谢谢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7/8 1:45:33

--  

   谢谢认真负责的楚人弟。

    我以前也以为他是“衡”字,现在我知道了是“鸿”字啦。

    要我们的刘教授上网写点故事呀!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8 16:17:02

--  
楚人君的认真精神,一个字“赞”。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7/8 22:43:04

--  

楚人君再一次展示了严谨的作风和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