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又到“六。二七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1464)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7/6/28 8:58:44

--  [原创]又到“六。二七

       五四三存在仅三年,组建之处,乃是"响当当,红彤彤"的.如调出一些人员充实其他知青小组,接受一些所谓"问题青年"等等.干活也是无可挑剔的.比如在建队周年之际,全体人马齐动员,奋战两天,在大湾冲水库耕种了几十亩包括萝卜,白菜以及油菜等的大秋作物.

       但是在史无前例开展以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卷入进来.当为"观点"而分成两派后,就出现了令人失望的局面.首先,两派成员从打笔墨官司,到唇枪舌剑,继而拳脚相加,接着刀矛棍棒,最终枪林弹雨.我前文中谈的"六二七"名称的由来就这样产生了.于是五四三的知名度便迅速上升.最后终于被解散了.每逢今日,我便有一种悲凉的感觉.但愿从此不再出现如此的场面.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6/28 11:57:46

--  
从那以后,你们可被害惨了。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6/28 16:51:28

--  
五四三的被解散,是历史性的错误.是害怕知青群体的表现.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6/28 20:31:47

--  
     一声叹息!!多少世间事,尽在不言中……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6/28 21:32:34

--  

    那时候到处一样!说:“知识分子不能成堆”大有怕知识分子造反之势。

    于是‘场’被解散啦!大家被分散安排到了生产队,被瓦解啦。

    尤其五四三为最惨!分散安排到了最偏僻的地方……

    把所谓“危险分子”放到了文溪,大堡子等地……

    还有不分配的“怀疑分子”几个人不与分配。

    我们巴塘被说成是县里的“小台湾”。也就被解体,分散安排在铺口的四个生产队……

    大家确实被全部分化瓦解啦……

    好厉害的一手啊!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栗……


--  作者:洋葱
--  发布时间:2007/6/28 22:51:13

--  
          那晚"工人.农大哥"包围五四三队,我和"俞氏"被驱逐回塘湖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俩回到生产队倒冒受任何冲击. " 三队"的同学们从此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往事不堪回首!!!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6/28 22:54:57

--  
六。二七是五四三与县里不同观点的对立面的斗争的日子,应该与五四三的解散无必然的联系。那一阵子,到处都解散了以知青为主的单位。全省各地都有,这么多年了,这个密是不是有人能解了?
--  作者:三套车
--  发布时间:2007/6/28 23:04:39

--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  作者:天涯沦落客
--  发布时间:2007/7/1 11:22:25

--  

40年前,“靖工联”因6月27日在县城与不同观点者的唇枪舌剑而又冠名“627”红卫兵司令部。为了正规化,制作了一批胸章。这些空白的胸章都是孟铁强亲手手书制成。只可惜,在查抄风中,这些“墨宝”早已荡然无存了。

每年此时,就会想起当年的情景,怀念已故的“拐子”。


--  作者:九爷
--  发布时间:2007/7/1 21:39:56

--  

我在这悼念我们的好学长(猛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