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推荐]中国人的虚骄之气:骄傲背后的自卑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0110)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17:57

--  [推荐]中国人的虚骄之气:骄傲背后的自卑

朱学勤口述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蒯乐昊发自上海

  要说华人对世界的影响,最直观的是在海外游历时所见所闻。比如我到欧美,唐人街总是回避不了的一个内容。

  海外唐人街总是一个餐馆集中地。油腻、喧哗、治安欠佳,一到那里就有立刻回国的感觉。后来我在欧美旅行,对唐人街的关注就逐渐下降。我更想看到的是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如何与所在国一起发展?

  海外华人聚集最多的是在马来西亚,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几乎是这个国家除当地人外最大的少数民族。我去过3次,关注马来西亚华裔实实在在参与当地民族发展的历程。

  欧美14、15世纪、相当于我们明朝以后的这段历史中,欧美人有殖民活动,我们也有大规模的殖民外移,主要是福建广东沿海大量居民外流。华人移民的规模,不亚于几乎与此同时、遭到谴责的西方殖民潮流。谁说中国没有殖民史?

  差异在于我们的殖民先祖,是在朝廷打压和歧视中背井离乡的,而英国等国家的外来殖民者,是得到政府特许,有着合法身份出来移民的,他们后面有整个国家在支持。我们恰好相反,华人到了一块新的土地,背后没有国家的支持,只能靠自己的打拼,度过早期最艰难的历程。从东南亚居民的构成来看,其历史来源的层积痕迹非常明显:最早是土著,然后是荷兰人、西班牙人、中国人,中国人来得数量最多,但是中国人却并没有在当地社会输出自己的制度,输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念。他们只是进入商业、贸易、金融等领域,在那里发家致富而已。

    在这个人口金字塔之上,来得最晚、人数也最少的是英国人,他们却建立了当地的统治制度。华人和其他族裔以及当地人都接受了这个统治,接受了他们的文字、语言、文化,甚至价值观念,这一移民金字塔当然饱含着早期先民的血泪,但从历史角度去看,其中也有很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骄傲背后如此自卑

  马来西亚有条非常值得一看的街道,马六甲的“荷兰街”,因为荷兰人曾经统治过当地,而这条街是当年的港口商业贸易街,有点像我们上海的外滩,只是房子没有那么高、路没有那么宽而已。在这条荷兰街上,留下了好几个华人大家族的遗址,现在可以进去参观。

  有一个现象,当地人叫“峇峇娘惹”。“峇峇”,华人男性家长,“娘惹”,这些华人娶的当地马来西亚妻子。“峇峇娘惹”的家庭陈设,带有明显的中华文明痕迹——服装、男尊女卑的住房格局等等。除此之外,更多陈设反映出“峇峇娘惹”吸收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很多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卧房里的家具不中不西,或者说中西合璧:用料是中国人最相信的红木,红木家具的边缘雕刻却都是维多利亚式的花纹与图案,看上去非常奇怪,就像红楼梦大观园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打了一个滚。差不多与此同时,英国人留下的文化遗迹里,却看不到中式遗迹。这就说明,虽然中国人人数多、到得早,而且掌握了当地的商业贸易和金融命脉,但是在制度框架、文化层面、价值观念上,他们是吸取者,不是输出者。(chinesen

  究其原因,大概是这样:从明代以后到现代,中国的大陆版图实际上是“一制三国”——一个主流的统治制度,但是按照社会发展阶段来讲,有“沿海中国”、“内陆中国”、“边疆中国”。统治这个版图的制度主流和价值主流实际上是内陆中国。“沿海中国”的发育从明代中后期就开始了,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由于人多地少,它自然就趋向于航海、贸易、商业等等,但是它与“内陆中国”相比,一直是支流末节,处于长期打压之下。明、清统治者都发出过“片板不许下海”的封海令。

  “沿海中国”早期的殖民者漂洋过海时,没有中国的主流制度的支持,“内陆中国”的制度和价值体系基本上是农耕国的体系。早期移民的内心是压抑的,身后世界并不支持,身外世界则冷眼相待。这样内外交困的早期先民,无法设想要到移民国建立他们自己的制度和价值体系。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商业成功,换算为在内陆中国得到承认的价值满足,以期光宗耀祖。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18:21

--  

铜牌越多,面子越大?

  马来西亚的槟城——槟榔屿,华人聚集地,也是产生过华人市长的马来西亚大城市。在那里看到早期先民的祠堂,让我惊讶。有一个大商人家族的“邱家祠堂”,***访问的时候去参观过。在这个“邱家祠堂”里你可以鲜明地看到两点:一是我们先祖和当地文化之间如何融合;二是他们把商业的成功如何换算为“内陆中国”的价值认可。

  先说文化融合:祠堂前面有石雕的塑像,雕刻的是看门猛将——我们熟悉的张飞,旁边跟张飞并肩站着的,是当地锡克族一个猛士,头上包布,脸色黝黑、胡子张扬。锡克人是印度一个山地民族,能征善战,在现代社会里,他们常常被雇佣充当保镖。50年代初,我小时候在上海还看到过1949年前遗留下来的锡克族人,以红布缠绕包头,那时候上海小孩叫他们“红头阿三”,记忆中非常遥远的孩童的叫唤,到60年代以后就看不见他们了。没有想到到了21世纪初,我在远隔重洋的马来西亚又看到了“红头阿三”,而且跟我们三国里的张飞站在一起!

  再说价值换算:祠堂三大开间,居中一间供祖宗牌位,两边开间,供的全是本家族里面的子弟,在海外考取英国学校的纪念铜牌。他把海外融入英国教育体系得到的学位,换算为我们的科举功名,在那里膜拜、纪念、教育后代。人已经到了海外,已经进入了多民族汇合的地区,内心还是臣服于“内陆中国”的价值体系。他们认为,只有商业上的成功是抬不起头的,只有以商业成功积累的财富供养子弟考取功名,才觉得是文化翻身、身份刷新。

  我当初看到这面金光闪闪的“海外功名墙”,内心很复杂。海外华人取得了他们应该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但也有可悲的一面,成功为什么要换算为内陆的科举功名,才能建立自己的心理平衡?这样一想,你就理解为什么人去得再多、去得再早,他也不可能在当地建立制度框架和价值观念,如有之,那也只能在华人族群内封闭中运转,如祠堂、帮会、行会等。

  这就好像现在海外华人里出一个纽约市长、墨尔本市长,我们就欢欣鼓舞。爱尔兰、英格兰,或者是德国人在海外的移民,会不会因为自己一个族裔的后代在美国当上了市长就当成不得了的事情?评选所谓华人精英,在可以自豪、可以骄傲的背后,是否还有一种自卑心理?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18:45

--  

学界精英为何都在海外

  海外华人比较值得一说的是在学界。华人比其他族裔更多注重子女教育,他们在学术上面取得的成就要大于政界、军界等其他领域。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下半叶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等等,都是在西方社会的制度环境中获得发展,并不是在本土环境中成功获奖。

  如果说有一个时期中国的制度环境、教育体系比较接近于海外的教育,那就是40年代的西南联大。民国时代中国在教育方面与世界的接轨,做得甚至比现在更好。不以诺贝尔奖做标志,也不以国内、国外做区隔,仅看现在,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大部分都是庚子赔款时的留学生,就可以看出这一点。1905年骤然废除科举,一代人的时间内,中国人在沿海地带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按照常理,1300年的教育体系被废除,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混乱,是难以过渡到现代教育体系的,但是民国时期做到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可惜1949年以后,我们几乎摧毁了这一体系,建立仿苏体系,全盘俄化的结果是全盘恶化,这对中国的现代教育现代科研是毁灭性的。

  现在俄国人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还没有彻底变过来,在此之上,又加上新出现的大学行政化,大学官本位化。需要批评的不仅仅是大家正在咒骂的教育产业化,毒瘤在于教育垄断化,在垄断的基础上再来这个教育产业化!批评的注意力应该引到产业化之前的垄断化,这才是批到了根本。垄断下的产业化恶果,尚属外在恶果,属于教育跟社会、跟市场的外部联系,今天舆论压力大了,也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更应该注意、应该声讨的是这个毒瘤的内部——学校行政化、官本位化,这比前一个问题难多了,对中国教育学术的毒害也远远超过教育产业化。

  前不久温家宝拜访一些老学者,曾有锥心之问: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不能产生大师?哪个大学校长敢于直面这一问题?他们不加剧恶化大学环境就算不错了。不要说大师了,一个有独立尊严、有人格追求的教授都难以生存,你看看最近的张鸣事件!表面上都有程序操作,有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这些校长、院长、委员哪一个是选出来的?还不都是任命的?教授连农民都不如,农民还能选村长,教授连选举自己村长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还会有什么大师?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19:16

--  

制度、价值的竞赛

  讲到“大国崛起”,中国人现在的虚骄之气是被那几个GDP的阿拉伯数字维系着的。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即使不用过去的陈旧的经济周期论,长波段经济起伏还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这么高,国内消费到现在还未有效启动,光凭几个经济数字不值得人们骄傲,而且其真实程度也很值得怀疑。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答得很好,当人们问到中国经济的骄人成就时,他第一个回答是“我感觉满心忧患”。仅靠几个经济数字支撑起来的民族虚骄心理是很可笑的。

  历史上有效地向本国之外输出自己的制度文明和价值体系的,大致有两类。成功一类的有英国、美国,如果考虑到美国制度本身就是英国制度在北美大陆的移植,其实英美可以归为一类。我们所看到能站住脚的,就是几百年来不列颠政治文明和价值体系的延续。自从英国有了大宪章,美国有了1787年宪法以后,你不管打开哪个国家的宪法,不管它们的内政是不是按照宪法在做,就具文而言,每一部宪法在开头说的那些话,都是英美的翻版。就连宪法这个词都是英语过来的。

  失败者一是德国、日本。它们也曾经很努力向外输出制度和价值理念,种族至上。日本在亚洲要打倒“白色帝国主义”,挑动亚洲人对西方人的憎恶,日本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其实就带有“大东亚反抗白色帝国主义”的注脚,所到之处果然吸收了很多当地的反西方精英。这两个国家的崛起,在制度输出和价值体系上都是反文明的,还带有浓烈的对先进国、发达国的报复情绪,不惜以战争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位差,以战争起,以战争终。

  还有一个失败的输出,前苏联。它延续的时间比德国和日本要长得多,长达八十多年,而且在30年代确实以计划经济的骄人成就映衬出当时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的暗淡,吸引了很多西方知识分子。就它的制度扩张来讲,二战以后它建立了14个国家的所谓苏东阵营,不可谓不大,而且也几次走到战争的边缘,比如古巴危机。实际上已经发动或介入了战争,只不过它在战争的第二线,比如韩战、越战。它不是在战争中骤然灭亡,最后是在制度、价值的竞赛中黯然崩溃。

  何谓大国“崛起”?

  我还是认为最好的说法是“和平与发展”,而不是“大国崛起”。应该吸取此前“大国崛起”失败的教训,不能仅仅看到GDP几个数字。温家宝总理对中国的经济成绩提供了4个令人忧患的东西,最后一个就是不可持续,不可持续不仅仅是它的生产力的粗放、环境难以支撑,我觉得更不可持续的是,温总理在两会之前那篇文章中所讲到的,不发达状况的制度层面。

  和平发展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有政治文明的制度框架。你得有文明的政治制度,我们现在说是政治文明;第二价值观念要与普适价值接轨,其经济成就滋养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臣民社会”。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应当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人”,这个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当然,我们的制度框架和价值体系肯定会带有本民族的某些形式和要素,这个不必争论。现在争论有没有民族形式,真是本末倒置。

  至于价值体系,自由、平等、文明、理性这些普适价值,无论你用英文、中文、法文、日文、德文说,它的核心是一样的。

  和平发展的焦点,不在于五千年大国是否“崛起”,而在于它的“崛起”是否可持续。持续除了经济支撑,更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政治文明,一个是价值理念。相比之下,中国在国际上出了多少个华裔名人并不重要,去历数、嘉奖这些华人,为新添了几个精英名士而沾沾自喜,只能使我想起在马来西亚“邱家祠堂”里看到的铜牌。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20:53

--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1970年赴河南兰考插队落户,1972年进工厂做工。1985年获陕西师大史学硕士学位,1985至1991任教于空军政治学院,1992年获复旦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1997至1998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著有《书斋里的革命》、《风声雨声读书声》等多本著作,8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受到〈读书〉、〈南方周末〉的采访。他以耗时十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思裨》,《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奠定了他在国内思想界顶尖的地位。以后一直坚持自由主义思想,被誉为国内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是1957年后中断的中国自由主义实践传统的延续。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23:57

--  

学者朱学勤称新历史教科书进步 人吃人史观扭曲  
2006年10月16日 07:03:20  来源:北方网  

   9月下旬的上海,天气好得出奇,33岁的韩云松心情却颇有几分微妙,这位复旦大学第二附中的科研室主任,负责学校所有四个班级的初中历史教学。这种微妙源于从这个学期开始,上海市所有初高中的学生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所发生的新变化,而这些新变化,一个月来始终成为网络争议和媒体报道的热点。

   争议的高潮始于9月1日《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这篇名为《毛去哪里了?--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报道,报道说,上海的新版历史教材“聚焦于叙述经济成长创新和外贸以及政治安定,尊重多元文化和社会和谐等,曾被视为历史转折点的法国大革命和布尔什维克不再受到高度重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毛泽东甚至被压缩到只在介绍国葬礼仪的组成部分降半旗那一课出现。”

   随后,国内外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争论也由此而起。需要指出的是,各种流传的评价,所针对的大多是网络流传和媒体报道的沪版新教材目录介绍,很少有评述者真的有机会翻阅过这8本沪版历史教材。实际上,这套今秋在上海开始全面试用的新教材,不过是上海市按照早在1998年就开始的第二期课程改革方案,依早已制定好的计划进行的一个常规步骤。所以编者反复对媒体强调,这套教材只是试用,还需吸取包括中学师生在内的各方意见进行修改。

   尽管对沪版教科书事实部分的剖析和对价值观的争议声音已经慢慢平静下来,在复旦二附中校园,面对记者谈起这个话题,初中历史教师韩云松仍然显出几分不安,他给学生们上的历史课正要开始讲述一个相对敏感的地方,秦帝国和秦末农民大起义。

   就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学勤教授。作为历史学家,朱先生有着自己的理解。

   历史教科书不改革不行

   记者:您看到这批新教材后感觉怎么样?

   朱学勤:感觉不错!我曾经做过中学历史教师,拿这个书跟三十年前我教的那套全国统编教材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是很大的进步。

   记者: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朱学勤:首先是在体系上,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用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代替王朝体系的演变,用文明来代替暴力,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来代替少数帝王将相的历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第二就是教科书的编写方法,打破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灌输、教条式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法,它穿插了很多在课堂上即兴参与的小教案。比如郑和下西洋,这套教材旁边的一个小框框里面标出,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下西洋是来寻找建文帝,你怎么看?你还听说有其他动机吗?等等。

   你可以想像,如果用这个教材的话,那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气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背诵法,所以我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比较大的突破。

   记者:您感觉是这套教材提供了一整套比较开放的思路?

   朱学勤:对,是文明、开放、面向世界的思路,你看高一第一学期的教材,部分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在一起按照几个主题来讲: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主题二人类生活,主题三人类文化。这样一个主题相比过去我们教世界史,五大社会发展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讲下来了,要可亲可近而且可信得多。

   放弃了五个社会发展阶段,这是一;第二它也削弱了、淡化了过去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这样的一种历史观,它突出的是文明、文化、科技、生活,甚至它告诉学生什么叫法律?最早的法律是产生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审判制度?陪审官起源于哪里?最后它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是这样一个问题,多有意思啊,它问您知道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读这套历史书长大的小孩,我认为那真是喝人奶,不是喝狼奶长大了。

   至于对这本书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攻击,或者说是反对,我觉得要区别对待:

   有一个看法是把里面有一些新的详略对比的安排,说成有政治含义,比如说故意贬低毛泽东,故意贬低中国革命,这种说法我觉得不能成立,当然关于中国革命和毛泽东在这本书里面有所涉猎,它的比例相比过去的确少多了。

   就以毛泽东的功过来讲,史学界到今天还是见仁见智,到今天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这种情况下,教科书的编者,采取一个淡化、略化、粗线条的处理方法,既是无奈的,也是理性的。何况这套书是按照一种开放性的体系来编排的,到了课堂上,每一个历史教师,也完全可以有他们自己的详略讲解。

   至于由此把这一套文明史的教材体系说成是一场“理论争辩”、“颜色革命从上海开始”,这些人想的是实在太多了,我甚至想说,用这种语言来面对一个教科书微小的进步,本身说明他的思维方式还在十年、二十年前他接受的那一套历史教科书的束缚之中,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过去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暴力史和革命史教学的一个结果,如果我们不说是牺牲品的话。网络上有这么多的人用这种语言来恶意地攻击这套教科书,不说明这套教科书没有必要,恰恰说明这次改革迫在眉睫,不改革不行了,就是社会已经向前前进了三十年,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思维体系,迸发出这样的文革式的语言,他岂不说明我们的教科书改得太晚了,而不是改得太早了!

   人吃人史观训练出的是狼

   记者:有观点认为,一部被史家形容为“相砍史”的中国历史,在这套教材里被编排成了一部温情脉脉安定团结的“和谐史”,如果从历史真相的角度来说,鲁迅说过翻开中国历史,字里行间都写着吃人……

   朱学勤:我首先就不赞成鲁迅对中国历史的这种讲法,鲁迅的这种历史观就是过去农民起义历史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小孩饱读水泊梁山这些相互吹人的东西,再读到鲁迅对中国历史的大简化,他会饮鸩止渴,会产生前几年我们知道的像马加爵这样的一种极端悲剧性的行为:既然我们打开书,我们的大文豪告诉我们,几千年的中国就是人砍人的历史,那今天我拿起刀来捅杀自己宿舍的同学,那并不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啊!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24:22

--  

记者:那么这到底是历史观出了问题,还是社会本身出了问题?

朱学勤:两种情况都有,但历史观肯定有问题。不管这个历史是谁写的,哪怕是鲁迅写的,我都觉得这个是对历史的大扭曲、大曲解、大减化。第二,今天的社会现实肯定是有很多不公正的,那面对这么多的不公正,你怎么办?讲完陈胜吴广的故事,告诉学生是现在就去做陈胜吴广,还是告诉学生我们已经离开那个时代两千年了,我们可以尝试用更文明、更符合法律的办法来争取人的尊严,争取一个普通人的正义?

你想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教给学生的,就是碰到不公正、碰到不正义的事情,最公正、最正义的反抗方式就是暴力,正因为这样,所以到了“文革”,那一群红卫兵才会用那么暴力的手段来报复他们的长辈和老师。除了“文革”时那些特殊的政治教育,此前孩子们接受的历史教育,包括片面的鲁迅教育都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那是喝狼奶的教育,不是喝人奶的教育,训练出来的是狼,不是人。

如果我们对历史的借鉴老是停留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借鉴就是太片面了。更多的借鉴就是告诉学生,除了压迫和反抗,然后反抗者成了新压迫者,新压迫者又刺激起第二代反抗者这样的一个循环之外,人们还有另外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那就是法律和法庭。

这就是今天我们拿到手的这一套新教科书的几个新颖之处,它拿出大量的篇幅来介绍人类的法律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大陆法?什么是英美法?当然它也没有忘记告诉学生,我们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古代法律,有中华法系,而且还推荐学生可以再去读什么书。

法律带来的自由,法律对自己的保护,这个是比我们先进的国家在好多年以前就已经做到了的,为什么不以此为鉴呢?

需要多视角对待殖民史

记者:香港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这套教科书的先进之处是强调了创新精神,适应全球化,他认为如果过多地强调殖民地民族苦难的历史,不一定能够造就今天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您怎么看?

朱学勤:关于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我觉得既应该讲出异族统治的不一样,同时也应该讲,当时这种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里面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客观上带来的一些文明因素,如果仅仅局限在过去殖民和反殖民的历史所形成的仇恨,今天上海外滩的那一条街就没有理由存在了。我们可以这样讲,一部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既是统治和反抗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文明输入和文明扩展的历史。我认为,也恰恰是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共同创造了我们沿海文明地带的历史。

我们的中学生,中学毕业以后带出来的心理病症,除了教学和考试之外,教科书体系和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每天每时发生的冲突,也是根源之一,如果是一个简单地相信我们教科书体系的人,那在每天早上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他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和教科书说的不一样,放学以后看到的事情和教科书说的更不一样。这不是陷学生于人格分裂吗?现在这套教科书并不是说这已经十全十美了,但是已经拉近了一个孩子在正常生活当中对生活的正常感受了。

记者:好像我们也看到在很多国家,他们也在历史教科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

朱学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每个国家都在做,但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在过去那样做的。我看美国的教科书首先就是没有统编教材,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第二就是即使美国讲爱国主义的篇章,也不像我们讲得这么生硬、这么强行灌输,比如讲到它(美国)和英国的殖民与反殖民的关系的时候,它讲最早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北美那批领袖们,革命以前都是英国在各州设立的议会成员,正是他们吸取了英国人留下来的议会民主的养分,回过头来反抗英国人的不义统治,所以才会反抗得更成功、更准确、更有效,它并不是简单就把过去的历史一刀割断。

我们当然不一定要仿效美国人这样写。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没有。而现在,刚开始产生。我看今天的教材既有历史知识也有历史观,它在向学生传达历史知识的时候更活泼、更开放、更尊重学生。至于历史观的演替,过去是暴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王朝体系史观。那现在是什么呢?文明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之变迁的历史观,哪一个更突出普通民众?哪一个更突出所谓人文史观?显然是后者不是前者。

记者:您刚才所说的后面这些史观,现在在整个中国史学界是一种主流吗?

朱学勤:应该这样说,不能说是主流,只能说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历史学家的一个共识。

  统一历史考研试卷是倒退

记者:您现在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面对着从中学历史学习过来的您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和评价?

朱学勤:跟本科生上课和研究生上课的第一个学期,就是一个更换他们知识体系的时期,我告诉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此前你们所接受的历史知识,除了大事年表比较有用,其他暂时给我忘记。那些东西与其说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历史,不如说更妨碍他们进入历史,所以我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一个学期上课觉得是最辛苦的,因为这是一个要他们从陈旧的中学教科书里面吸取出来的错误的历史观作不断地搏斗的过程。否则没办法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更没办法进入研究生写论文的状态。

我大多数研究生最后还是能跟上来,能够帮助我战胜陈旧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我提供给他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活,我要启发调动他们的生活记忆,你们从6岁开始记事到18岁,已经有12年的历史,你们想想你们12年是怎么度过的?如果后面有一个历史学家来写你们经历的十二年,按照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想法,你们会不会承认这是你们经历的历史?所以生活能帮助我战胜那种陈旧的、腐朽的、错误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

记者:在讨论历史教科书教学的问题时,中学历史教师也常常提到一些困惑,比如高考指挥棒的问题。

朱学勤:这个高考指挥棒在他们头上飞舞了几十年,现在已经飞舞到我们的头上来了,教育部规定从今年开始,文科的心理、教育、历史这三个专业的硕士生必须经过统考。那就是说,一个历史系的学生,考研时不是考各个专业老师出的卷子,而是考一张全国统一的卷子,这完全是倒退,怎么可能用来鉴别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我拒绝这样的学生,我拒绝这样的考试,所以我今年跟我们的研究生部主任说,我不招研究生了。把背书背出来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招入进来,这是对自己的一个羞辱。所以也告诉中学阶段的历史同行们,你们的痛苦现在我们正在分享,只不过我还有权利拒绝,他们没有权利拒绝而已。这个学期开始,我已经正式跟招生办主任讲,这个制度不变回去我不招,我拒绝这个责任。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大幅度修改和变动率先出现在上海?

朱学勤:这我倒真不清楚,这您肯定要问几个编写者,当时他们通过什么部门、什么途径得到的指示要改。我只能说,中国这场改革迟早要来。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它的文明发展是一个呈梯度推进的状态,总是东部和沿海先进入文明,然后逐渐影响到中部,中部影响到西部,如果有关部门要做一个实验的话,他先选择东部,比如说上海这样一个地方来实行新的教材,这个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南都周刊)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14 13:24:47

--  

新版教科书目录

   高一年级(上册)

   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

   一、文明社会的标志

   第1课 金属工具

   第2课 文字

   第3课 国家

   二、文明与地理环境

   第4课 大河文明

   第5课 海洋文明

   第6课 草原文明

   主题二:人类生活

   一、社会结构

   第7课 婚姻与家族

   第8课 种族与人口

   第9课 等级与阶级

   二、社会生活

   第10课 服饰

   第11课 饮食

   第12课 居住

   第13课 交通

   三、社会风俗

   第14课 节日

   第15课 人生仪礼

   第16课 社会交往

   主题三:人类文化

   一、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

   第17课 法律的起源

   第18课 法系

   第19课 审判制度

   二、人文科学

   第20课 文学

   第21课 史学

   第22课 哲学

   第23课 艺术

   三、宗教

   第24课 宗教起源

   第25课 宗教传播

   第26课 宗教特征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6/14 18:00:35

--  
谢谢呵呵斑竹介绍的文章,虽然我们中许多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虽然我们对教育改革提不出什么明确和中肯的意见,但我还是认为应该允许讨论和争论,只要是爱国而不是卖国的,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的。过去许多机械呆板陈腐的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是可以打破和抛弃的。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6/14 21:44:18

--  
将狼奶换成人奶,这在我们这里应该是一种进步,不过现在细伢子们喝的只怕还是一种混合奶。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6/14 22:38:14

--  

“如果我们对历史的借鉴老是停留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借鉴就是太片面了。更多的借鉴就是告诉学生,除了压迫和反抗,然后反抗者成了新压迫者,新压迫者又刺激起第二代反抗者这样的一个循环之外,人们还有另外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那就是法律和法庭。

这就是今天我们拿到手的这一套新教科书的几个新颖之处,它拿出大量的篇幅来介绍人类的法律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大陆法?什么是英美法?当然它也没有忘记告诉学生,我们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古代法律,有中华法系,而且还推荐学生可以再去读什么书。

法律带来的自由,法律对自己的保护,这个是比我们先进的国家在好多年以前就已经做到了的,为什么不以此为鉴呢?

需要多视角对待殖民史”。。。。。。

顶!

现在的学生们幸福多了!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7/6/14 22:53:24

--  

   读了上面这篇文章,真有如醍醐灌顶,原来我们几十年的历史观诸如王朝更替,阶级斗争,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历史还有更丰富,更多彩的一面,我们根本就没学过,没认识过,没探讨过,悲哀啊,悲哀!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6/14 23:27:02

--  
前两年与众多知青们一起听一位知青学者讲学,快结束时有人谈起时政,激动得一拍桌子,先来了一句“建设新中国”,接着讲道若是陈胜吴广他们就会如何如何?学者听了微微一笑:若陈吴两人真能成事,他们可能比秦更加凶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谈论,事后想了很久,等回过味来,顿时便觉得好象想清楚了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