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 眼镜的遭遇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9344) |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6/5 20:43:32 -- [原创] 眼镜的遭遇 眼 镜 的 遭 遇 读了良良哥的《巴塘趣事》“屙野屎”,勾起我对眼镜往事的回忆。 我的眼睛近视得早,这恐怕有些遗传的因素,但多半要怪营养不良,长沙话口白“眼睛冒吃得油”怕是有点科学道理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碰上大跃进、过苦日子,一个人每月半斤肉、四两油的定量,不够润滑肠子,如何供应到眼睛上去?靠母亲一人的工资养活兄弟几个,都像饿牢里放出来的,饥不择食,二哥得了阿米巴痢疾,就此辍了学去学徒做工。我是蛔虫病、黄疸肝炎、肺结核接踵而来,体质就拖垮了,连累了眼睛,小学三四年级就有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到五年级就不得不配了眼镜。 这戴眼镜的不方便,不戴眼镜的朋友难得全体会到。那时候小学生戴眼镜还远远没有现在普及,我在班上是头一个。记得那天我到校最早,一个人在教室里早自习,有位男同学进来,我抬头朝他笑笑,他像见了鬼一样立马退出去,叫起来:“快来看罗,XXX戴了眼镜跌!”那时不象现在用什么树脂超薄镜片,一色是玻璃磨制的,架在鼻梁上沉甸甸的,压出两个窝。出点汗镜架就往下滑,时不时要往上推,一股老气横秋的样子。同学们叫你“近漆子”、“眼镜鬼”那还算客气,在外面碰上些调皮鬼,那就要骂你是“四眼狗”,你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装着没听见。 因为从小视力差,许多童年的游戏我都只有羡慕别人的份,戴上眼镜以后就更受影响了。记得我们班上男同学都喜欢踢足球,有次放学后分两队比赛,因为球员不够,我被荣幸地叫上场充数打后卫。我受宠若惊,摩拳擦掌,暗下决心要好好表现,让同学们从此刮目相看,不再做“板凳队员”。无奈眼镜不争气,跑动起来老是往下掉,推都推不赢。看看对方的前锋带球过来,我奋不顾身冲将上去拦截,双方队员一拥而上,头顶脚踢,好一场混战。混战中不知谁的手一甩,碰掉了我的眼镜,我顿时成了睁眼瞎,只看见红红绿绿的衣服在身边晃动,方向都搞不清了。忽然感觉球被踢到了我的腿上,我抱着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奋力一大腿,只听得场外一片欢呼:“球进啦!”正在暗自得意自己初出茅庐就立了大功,只听得队友们纷纷气愤地指责我:“你怎么吃里爬外,往自家球门里踢罗?”当场被赶下场,从此就被彻底开除了“球籍”。我真是有口难辩,一肚子委屈,那怪得我?!只怪得把我眼镜打掉的人沙。那时候还没有发明“乌龙球”这个词汇,直到后来,我从电视里看到国家队和国际比赛上球星们也有踢“乌龙球”的,我的心情才平衡好过一点。 当了知青上山下乡,戴眼镜的麻烦就更多了。那时候正在批判“读书做官论”,有种说法是“知识越多越反动”。戴了眼镜自然而然被人当作知识分子,骂人时前面还要加上个“臭”字,绝对不是个好事。我们一起下放的知青里只有我一个戴眼镜,为了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彻底放下“城里臭知识分子”的架子,我从下乡起就摘下了眼镜。好在一没有电视看,二没有多少书看,习惯以后做起农活来倒还能够马马虎虎对付,就是锄草的时候要把眼睛眯起点,不小心就把麦子、玉米、花生、黄豆苗与杂草一起锄掉了。不过,我总是把摘下的眼镜放在口袋里,实在需要看远处、看清楚的时候,悄悄拿出来戴一下,赶快又摘下来,好象是偷来的一样不自然。一个人在家休息时,就把眼镜戴起来,看那被烟火熏得黑黝黝的屋梁和窗外的景色,这时候才感觉自己又恢复了正常人的感觉。房东大舅娘悄悄过来正好看到,好奇地问我,在家里戴眼镜子干什么,我答曰:不干什么,舒服!她可能怎么也不明白我为什么戴着眼镜会舒服的。 一次,放工后我独自一人去砍柴,暮色苍茫里忽然发现前面一棵好枯树,心中大喜,上前持刀就砍,才发现并非枯树,只是一株青冈木,因为叶子少、树皮枯,自己眼睛不好,所以看错了。也就将错就错,心想硬木柴好熬火,发狠砍了几下,柴刀卡到树里拔不出来。心里更气愤:连树都欺负我,今天倒要看是你狠还是我的柴刀狠。用力拔出刀来下死力一阵猛剁,只见暮色里火星飞溅。心想难怪社员都不砍青冈木,真如铁硬。戴上眼镜再一细看,坏了,柴刀卡住后拔出时别坏了刀刃,掉下的刃块卡在木缝里,后面的猛力都是砍在钢刃上,硬碰硬,哪得不出火星!这把柴刀算是报销了。 青冈木砍不成了,就近胡乱找了一捆柴,百把斤搁在背篓上回家,肚子里早打起了肚官司,脚下快走。偏偏那段下坡正是流水青石板上长了青苔,还撒落了不少枯松毛,最是路滑。穿的一双解放鞋早已成了光底板,身子一晃脚一软,扑牙巴一跤,柴捆子重重地压在头上,眼冒金花,半天缓不过气,心里只想:糟糕,这下眼镜冒得路哒!赶快掀开柴捆爬起来,顾不得检查身上是否受伤,先找眼镜要紧。还好,镜片没坏,只是压断了一条腿,暂时不能戴了,装到口袋里,重新背柴回家。快到村口,下意识一摸口袋:糟了,口袋穿了孔,眼镜不见了。赶紧放下柴捆掉头一路来寻,本来视力就差,又是天色渐晚,路边杂草丛生,哪里去找?沿路四脚落地趴着找过去,幸亏没人看见,否则真会要问我在闻什么东西了。真是“天老爷照顾瞎眼雀”,快回到摔交处,余晖下见草丛中光芒一闪,扑上去就攥在了手里,好比见了分别多年的老友,那般亲热。 这副眼镜后来是用一根鞋带系着陪伴我过完乡村岁月。被当地招工后,我新配了副眼镜,但仍然没有经常戴,那时候在县城里“臭老九”名声还是不好。近视眼有眼镜不戴的不光是我一个,县委宣传部的老李度数比我深得多,眼镜片像两个玻璃瓶子底,他也不戴。我们一起下乡,吃饭时别人问他吃的什么菜,他要认真品尝一下,才能答出来,因为看是看不清的,真要凑近了看,又怕别人说是在闻菜舔菜,还怕盛菜的钵子碰痛了鼻子、碰跌了牙齿。那时候还有些奇怪的风气,比如说:干部都比谁穿得破旧,越穿得破旧,就越显得无产阶级感情深,所以有些干部还特意在旧衣上加些粗针大线的补丁,仿佛补丁愈多、颜色反差愈明显、针脚愈粗,无产阶级立场就愈坚定。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如今时尚青年们高价买的那些褪色的、穿洞的、须边的、打补巴的牛仔衣裤,也许就是从当年我那县里干部的穿着打扮得了灵感启发。最有意思的是那时许多干部在破衣的里面穿的是毛哔叽的中山装,那是当年最高级的礼服。人,爱美爱好的心总是不灭的,只不过那个时代不允许真实表现罢了,虚伪反倒成了常态。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调回长沙一家工厂,眼镜还是没有重新戴起来,因为我仍心有余悸,担心和工人阶级有距离。直到有一天,一位副厂长很生气地把我叫去质问我对他有什么意见,我愕然。他说:如果没有意见,为什么别人在路上碰到他,都客客气气叫厂长,我却是面无表情、眼睛珠子都不转一下,岂不是目中无人?急得我连喊冤枉,我这近视眼,别说隔着条路,就是擦身而过,也不一定看得清眉目呀。这以后就学了乖,路上碰到人不管是谁,模糊看见个人影,就赶快抢先点头微笑喊“你好!”搞得后来有人怀疑我有神经病。这个问题严重了,几经激烈的思想斗争,才把眼镜重新戴起来了,好在那时候阶级斗争已经不再“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了。 小时候听人讲:年轻时近视,老了就会不近视,因为近视和老花可以抵消,于是就深信会有一个美好的老年,到四十五岁以后才知道这个经验之谈靠不住。反而是近视加老花,远了看不清,太近也看不清。最没有办法的是瞄准射击:戴着眼镜看得清准星看不清缺口,不戴眼镜看得清缺口看不清准星。好在年轻时候“战备训练”的基本功还在,那次在烈士公园打气枪,我一口气打了三十枪,消灭了老板三十个气球,老板连忙请我喝茶歇气,赔笑说:“爹爹,我是小本生意,手下留情。”看得婆婆子目瞪口呆,夸我好眼法,其实是估堆的,运气好。 好在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就配了好多副眼镜:除了正常度数的近视眼镜之外,还有减低200度的近视镜专门用于看书(相当于抵消了200度的老花),一副夏天戴的近视墨镜,这副墨镜冬天不能戴,耽心别人以为我是搞按摩的盲人师傅,另外配一副普通不变色的冬天和阴天戴。虽然眼镜多了麻烦,但也有好处,睡觉起来找不到了,先随便摸一副戴起再找合适的,不须再像当年在山里心急火燎地寻找宝贝了。 如今世道大不同,眼镜成了一门大产业,学生中戴眼镜的比例据统计越来越高,有的不是近视也要配副眼镜戴起,说是显得儒雅。还有各种各样的宽边镜、窄边镜、无框镜、太阳镜、平光镜、隐形眼镜……,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我们当年想都想不到。 我的女儿和女婿都是近视,看来这近视基因真的要遗传下去了。闲来无事,我就写了这篇关于眼镜的文章留给戴眼镜的孙辈,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知青爷爷的眼镜当年有过怎样的遭遇。 二○○七年六月 |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6/5 21:28:20 -- 都是眼睛惹的祸,害得犟牛兄踹进一扎乌龙球。 以前眼睛好得不得了,害得如至今要带“二百五”的老花眼镜,只能象犟牛兄那时一样,把眼镜压在鼻子前,远看眼睛抬上,近看望下,跟得以前的账房先生一样,连不如法。 |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6/5 21:30:23 -- 写得好呀!我也要写几篇关于不带眼镜的知青故事出来和一和我们犟牛版主的这篇生动文章。 |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6/5 21:39:23 -- 我与犟牛兄相反,年轻时视力很好.看1.5的检测表还可以后退二步.可现在既老花又散光看书报不戴眼镜不行. |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6/5 21:59:16 -- 那青钢树是装刨子的木,用斧头砍都费力.眼睛不好,人又外行.你看哦实不吃亏. |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6/6 8:38:36 -- 我到现在还没戴过眼镜,不是眼睛好,而是一只眼睛近视不到0.1,一只眼睛1.2。两眼相差太大,想配眼镜都不行,只好两只眼睛分工合作,一只看远,一只看近。 |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6/6 8:56:46 -- 以下是引用呵呵在2007-6-6 8:38:36的发言: 我到现在还没戴过眼镜,不是眼睛好,而是一只眼睛近视不到0.1,一只眼睛1.2。两眼相差太大,想配眼镜都不行,只好两只眼睛分工合作,一只看远,一只看近。 好命!远也远得,近也近得,那就真正是“天作之合”! |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6/6 9:36:26 -- ”为了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彻底放下“城里臭知识分子”的架子,我从下乡起就摘下了眼镜。好在一没有电视看,二没有多少书看,习惯以后做起农活来倒还能够马马虎虎对付,就是锄草的时候要把眼睛眯起点,不小心就把麦子、玉米、花生、黄豆苗与杂草一起锄掉了。” ”小时候听人讲:年轻时近视,老了就会不近视,因为近视和老花可以抵消,于是就深信会有一个美好的老年,到四十五岁以后才知道这个经验之谈靠不住。反而是近视加老花,远了看不清,太近也看不清。“ 好有同感,因为我也是扎“眼镜鬼”,也是下到湘西。犟牛兄的这篇佳作也勾起了我对眼镜往事的回忆。。。。。。谢谢! |
| -- 作者:渔人归去 -- 发布时间:2007/6/6 11:25:46 -- 我以前是不戴眼镜的,没能体会到戴眼镜的不便。现在老眼昏花,有时忘记带眼镜在身边,看到文字的东西,又成了睁眼瞎。看不见也好,不用装就是糊涂的了。 |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6/6 11:51:56 -- 犟牛好文笔,把眼镜一族的苦衷写得淋漓尽致,风趣幽默。 我近视也是与遗传有关,在农村不戴眼镜,回城后才戴,为了兼顾看近的字体,只配到0。6的视力, 所以总难免“不爱理人,有点骄傲”之嫌。 |
| -- 作者:李卫国 -- 发布时间:2007/6/6 13:34:10 -- 风趣幽默;让人读后轻松愉快的好文章!谢谢! |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6/7 16:24:00 -- 以下是引用立立在2007-6-6 11:51:56的发言: 犟牛好文笔,把眼镜一族的苦衷写得淋漓尽致,风趣幽默。 我近视也是与遗传有关,在农村不戴眼镜,回城后才戴,为了兼顾看近的字体,只配到0。6的视力, 所以总难免“不爱理人,有点骄傲”之嫌。 看来近漆子多半都要背“骄傲不理人”的冤枉。好在现在大家都老了,再没有人说戴着眼镜是“摆格”、不戴眼镜是“目中无人”了。 |
|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7/6/7 22:14:14 -- 一副眼镜被犟牛兄铺排出这么一篇好文章,可见不凡的功底。 近视眼的同学读书、下放都要吃更多的苦头,我是有亲身经历的。过苦日子点煤油灯看书把眼睛搞坏了,当时不敢配眼镜,只好挪位子,坐前几排位子还看黑板不清,老师在黑板上留的作业要下课后再到同学本子上去抄,遭孽。下乡后不是不敢戴而是冒得钱买眼镜戴,也好,反正作田眼睛差点没关系,只是远哒看人不清,人说近视眼看妹子个个漂亮,这话倒是冒讲错,可惜漂亮妹子冒一个看上哒我。 近视眼到老来才有了一个优势,越近越看得清,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
|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6/9 13:27:37 -- 我也没带过眼镜的,但这一两年来,读书看报很吃力了,还不能持久,看来眼睛已老化了,生理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我得配老花眼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