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分享]读书随笔:逝去的岁月——邵阳知青回忆录之二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8014) |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5/21 21:58:25 -- [分享]读书随笔:逝去的岁月——邵阳知青回忆录之二 和同事崔兄谈编书,提及了编辑出版《靖县知青文集》,他借了一册《逝去的岁月——邵阳知青回忆录之二》。我用几天业余时间浏览一遍。 这本书是《邵阳文史丛书》之三十三,由邵阳市政协文史委编,2002年内部出版,有印“湘邵新出准字(2002)第47号”,32开本,438页。主编是谢道锡,序也由他撰写。据崔兄介绍,此人供职于邵阳政协。封面为淡蓝色,类似于过去的老照片,也有点像六十年代出版的电影故事片连环画。画面为六位知青驾着手扶拖拉机行驶在田野上。书前附有6页图片,计27帧黑白照片,均是反映知青生活,每帧照片下附有简短的解说词,并署上摄影者姓名。全书收录邵阳各市、县知青回忆文章80篇,计30万字,其中不乏精彩文章。 第一篇文章署名为许厚文,题目是“从《孽债》说起……”。作者倾注了满腔热忱,用1.7万字回忆了自己感情历程。作者与夫人同看电视剧《孽债》,夫人问他:“要是明天一早,有一个大小伙子或大姑娘找上门来要认爸爸,你会怎样?”夫妻之间一次看似平常的聊天,打开了作者记忆的闸门……作者曾经从邵阳下放绥宁,和大多数知青一样,被生产队派去修水库。他在排演文艺节目时,结识一位农家姑娘,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与初恋情人的交住过程,纯真的情感,直白的表露,真切的关爱,作者用文字深深打动了我。他们的恋爱遭到双方家长的干预,女方的父亲不让她再上水库。男方的家长做得更绝,把他转到湖北荆州。这对恋人的感情只能是“无言的结局”。二十多年后,作者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回到绥宁,他见到了惜日的恋人,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他,那年他转点离开绥宁后,她不顾家人的阻拦,只身到邵阳城里找到了他家,被他母亲好言相劝,她伤心地回到了绥宁。作者到这个时候才知道她当年到了邵阳找他。也许这印证了那句名言:悲剧就是让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刘新华写的“春夜”,文章不长,2000余字,故事也简单。作者接到通知,到邵阳参加知识青年积极份子代表大会,他准备乘班车到城里。他在公社候车,从中午等到黄昏,没等到车。有位女知青接到信,母亲重病,也要赶回城里。他俩并不相识,结伴步行60里,走夜路回城。故事就发生了……路上遇雨,淋湿了,他俩停下来在路边屋檐下生火烤衣裳。刘新华从书包中取出一件干衣让女孩把湿衣换下来烤干。女孩害羞,他转过身去,女孩换了衣裳。当衣裳烤干后,姑娘在暗夜中当着他的面更换衣,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在路上,姑娘递给他一个熟鸡蛋,他挥手不要,不小心把鸡蛋打落到地上。他俩找到了鸡蛋后,姑娘从包中再拿出一个鸡蛋给他,把那个沾满尘土的鸡蛋留给了自己。雨丝洒在他们的脸庞上,姑娘用手绢扎了四角戴在头上,借助打火机的微光,刘新华说她“像个新娘子”。他俩在城边分手,之后再也没见过面,刘新华不知晓她的姓名。刘新华心中的遗憾,在许多人心中也深藏着…… 蒙哥写的“知弟知妹”中有个人物名叫“混江龙”,他父亲是右派,小学未毕业他就辍学了。他家住在邵阳资江之滨,从小他练就一身好水性。在家无事,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资江边干起捞尸的营生,不论春夏秋冬水暖水寒,只要有人请,他就下河捞,每次可得两元钱报酬。1964年他下放绥宁,当了一名知青。他报名去放排,经历过无数急流险滩。资江发洪水,排散人落,他帮森木局下河捞木头。右派的家庭背景,招工、招生、参军都与他无缘。这小子长得一副健美身材,人见人爱,说话又甜,他自己把自己“过继”给邵阳城郊的一个五保户做儿子,户口迁回来。后来,过江龙下水摸一个溺水小孩而魂归资水。如此结局让人倍感伤心…… 读完《逝去的岁月——邵阳知青回忆录之二》,感受最深的感受是宝庆府里人材济济。 |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5/21 22:48:21 -- 当年的知青啊,个个都有一个辛酸的过去。。。 |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5/23 23:13:24 -- 不套任何模式,但也要吸取其中值得借鉴的东西,谢楚人君。 |
|||
-- 作者:秋日私语 -- 发布时间:2007/5/24 10:07:26 -- 走自己的路,不排斥博采众长。出有特色的靖县知青文集。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9/12 10:32:29 --
|
|||
-- 作者:眯子 -- 发布时间:2007/9/12 11:01:32 -- 向邵阳知青学习,致敬!还是有当年“1079”的劲头,走在湖南知青的前列! |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9/12 11:27:02 -- 上山下乡可不止40周年啊. |
|||
-- 作者:tsy8012 -- 发布时间:2007/9/12 16:21:56 -- 以下是引用大肚子在2007-9-12 11:27:02的发言: 上山下乡可不止40周年啊. 确实,40周年,在上山下乡道路中,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里程碑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40"的数字在记忆的里程碑上,被刻划得深一些,所留下的痕迹清晰一些,而那些离我们逝去得更远些的路程碑,显然会是更珍贵些!还有,我们更不能忘却的是那些连痕迹都不曾留下的历史!记住历史是为了明天更好. |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9/14 21:36:13 -- 只要是知青,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段辛酸的故事. |
|||
-- 作者:洋葱 -- 发布时间:2007/9/16 9:24:13 -- 只要是知青,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段辛酸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