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 那年招工01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4858) |
|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7/4/19 22:42:03 -- [原创] 那年招工01 七四年底,L J参军了。 那时知青组名义上还有五个人,但是,JSH在甘棠坳社队企业办办公,妹妹XY是大队赤脚医生,住在明家团,队上常驻人口只有L J、WY和我了。 为欢送L J,请章和来把我们自己喂的猪杀了,请全队的男女老少海吃了一顿。我记得,社员们吃得最开心的是白糖拌油渣滓。糖和油,那年头都是稀有食品啊。 送L J去县城,走的是小路,也有四五十里吧。 那年参军的青年中,L J是全县唯一的知青,还是蛮受重视的,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代表,但由于汽车也稀有,代表也就只能靠自己的双脚走着去县城。 乡间的田埂,是天然的单行道。参军的,送参军的,延绵一两里,间或有几团红色点缀其间,那是新战士戴的大红花。 一路上,我极感口渴,喉咙像是被砂纸打磨一般,不得不到处寻水喝,很快就和L J走散了。别的人我都不认识,单行道又使我追不上LJ。一路无语。 下午到了县城,终于追上L J。 L J说,你感冒了。就带我去买了一包阿斯匹林,说,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片。 被人这么细心体贴,在我很难得。我有些感动,又说不出来。 半天才想起,可能是给章和当下手时,图个手脚灵便,脱了棉衣干,招致受寒。 搞接待的是张积华(名字没记错吧),她到我们公社蹲过点,人长得还漂亮,又活泼开朗,年龄也与我们相仿,和知青们很是哇(去声)得来。 我的身份是军属!吃住全免费,只是得登记一下。 填到“和参军者关系”这一栏,我问,写同学可以吗? 小张说,就填父子关系吧。 我大惊,说,那怎么行?再说也不对啊,我姓刘,他姓林! 小张笑,没得事,哪个看罗。 夜宿县委招待所。 L J已进新兵连,我们不能在一起抽烟聊天了。 第二天一早,新兵连就开始操练,在县委招待所前面的大坪里。我跑去看了。军属们围了一大圈。 L J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比旁边的人高出一头,昂首挺胸,煞是威武。难怪队长说,我早就看出了,L J是当官的架架(gaga,去声)。 有一个新兵,总是跟不上“一二一”,就总是在走同边路。 ZT比L J早一年(?)参军,在他们鲍家知青小组的门上,就挂了一块“光荣军属”的红匾,让HY们神气了好久。这恐怕也是全县唯一的了。 我们队,据说后来公社也送来了一块“光荣军属”的匾。只是知青全都走了,就从没挂出来过。 有吃有住,却没有味,就去新兵连找L J,说,我回去了。 他看着我,没有挽留。去请了假,送我出城。 这回我择道文溪,据说比我们来时的路还要近上十里。 出城不远就进山了,以后一直是在山谷里穿行。漫长的山谷。寂静的山谷。 最后,翻过鸡公界,就快到家了。 一进家门,就看见WY在收拾行李。她也要招工走了! 我默默地帮她收拾,默默地送她下山。到了公社,大家都来了,一起送到渡口。 回家路上,想到队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惆怅油然而起。 |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4/19 23:05:26 -- 参军的刚走,又到渡口送招工走的.回家路上,想到队上只剩下我一个了,惆怅油然而生.这也是当时留守人员的心情. |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4/19 23:06:15 -- 看拼音其他人都知道,WY是谁呀?你们队好像没有这个名字呀。 张好像当过我们公社妇女主任,Cmy的老婆,现在长沙. |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4/19 23:07:00 -- 写出了一种心境——惆怅。 |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4/19 23:12:58 -- WY的全称应该是LWY。 |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4/20 0:49:04 -- 是的,如果只身一人留下来,那滋味肯定是非常不好受的!莫名的难过,空虚,失落。。。 |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4/20 10:58:54 -- 我们队上十人,我也是最后走的,现在想起来好凄惶。 |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4/20 11:22:24 -- 谢谢彭x我知道是谁了,开始在想他们队哪来一个姓王的。后来一个个名字想过去,就知道wy是名不是姓。 一个人留在队上的滋味没尝过,但是5个女的我是最后走的,大队看到我一个女的没人作伴,就将另一个生产队的也是留下她一人,调过来了,又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
| -- 作者:兵油子 -- 发布时间:2007/4/21 16:53:17 -- 看完之后,真有震惊之感。 我和艾老弟一个队,只比他提前走一年,交情外上数时间更长,但回城后从未听他讲过这二段(送LJ参军和他被招工),尤其是当时的心理活动描述,真是入木三分。我们若大一个知青之家,17人走得只剩他一人留在山上,其凄凉是可想而知的。读后,心里颇不好受,唉,好在已经过去。艾老弟现在可是快乐得很哟,相片照得一级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