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结婚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3780) |
-- 作者:难忘岁月 -- 发布时间:2007/4/9 21:05:38 -- [原创]结婚 结婚 光阳似箭,转眼就到了入冬时季。队上又有一个哥哥要讨婆娘了,而且请我们知青帮他取 亲。 于是到取亲的那天,天刚蒙蒙亮时我们在新郎家吃了糖豆子茶(糖豆子茶是豆类食品加白糖煮成的茶)。一行二十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浩浩荡荡向五星大队安村出发了。我们二十多人都分工不同,男的抬嫁装、女的背新娘、老人叫开门、(新娘家的门)小把戏打彩旗、(小竹杆叶子上邦红布条)提马灯。我们来到了新娘家的大门外,燃放起鞭炮老人走到大门前高声喊“喜爆一响急急忙忙、来到杨府请老大人老先生、打开东阁,闪开龙门”。杨府答:“耳听来宾说得妙,禺下开言来接倒,各位来宾来得早,请问来宾为哪遭?”答“喜盈盈来笑盈盈,今日初到贵府门;久知贵府好姻亲,五湖四海都出名;今日不为别一等;千里到此接新人;倘有某些不周正,望其宽恩多原成。”对完话后,就要礼薪(红包)只见老人从门缝里塞进去四个红包,又燃放鞭炮半小时后,杨府家的大门才打开。杨府客气的请我们几十人进堂屋喝豆子茶,茶后男士就开始搬嫁装,这时听到房内传出哭声,一阵高过一阵,好象有很多人在哭嫁。嫁装搬完后,杨府送亲的人说,“快放鞭炮多放炮”。于是我们将鞭炮轰轰烈烈的燃放起来,好热闹啊;只见一个小伙子背着一个身穿着新衣新裤新鞋子,哭得象泪人似的姑娘从房间来到堂屋祖先神位前面,让新姑娘站在一个隔筛里面,给祖先下拜;给父母下拜。然后小伙子将新姑娘背到大门口,就叫我们接亲的姑娘去背新姑娘,我们选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姑娘去背,而我身材较瘦小,就帮新姑娘打伞,送亲的姑娘们是不准新娘子的脚落地,她们在旁边是拖的拖来、扯的扯。把我们接亲的姑娘一个换一个的轮流背新姑娘,但还是被累得汗流浃背,上气接不上下气以经坚持不住的时候,这时我们接亲的一个男知青拿着鞭炮点燃放到送亲姑娘们的脚下,顿时她们的手一松,躲到一边去了。而我们背着新娘子赶快往前跑,就这样你追我赶的走了一里多路,新娘子就自己走路了。到了新郎家门口时,我们将新娘子背进新房。 在新房内有位有儿有女,能说会道的大娘婆帮新娘子铺床,而且铺床很有讲究。看到她们边做边说“新娘床、四四方,明年生对状元郎,”铺垫棉被时说“棉被棉棉被棉,生的儿子中状元。”铺床单时说“床单花又花,生的儿子座长沙。”铺被子时说“新棉被;棉被新,新娘新郎走鸿运。”挂文帐时说“帐子挂得高;明年吃酒糟;帐子挂得矮,明年生个崽。”她们说得新娘子面红耳赤,新郎倌却哈哈大笑。晚上吃了喜酒,一些年青人说闹新房去子喽!来到新房门口,年长的讲闹新房是有规矩的略,要边唱边讲才能进新房,而且新房内是见什么就唱什么,想吃什么东西、就讲什么,都是奉承话,好听的话。于是听到一个人高声唱到。“鞭炮一响,走进新房,新房里面喜洋洋,”接着另一人高唱“喜汽洋洋走进新房,新房里面有对好鸳鸯。” 接着又另一人高唱,“打新房闹新房,新房里面好鸳鸯,鸳鸯成对,对对成双,明年生对状元郎。………”走进新房后,姑娘和小伙子们就要新郎新娘做游戏,要新郎倌抱着新娘摘花,有人高声唱到“大红花梁上挂,夫妻二人同摘下,摘下来子子孙孙发又发。”又有接着唱“喜洋洋来笑洋洋,鼓乐师傅聚一堂。音乐吹得堂屋响,唢呐吹得二郎昂,吹得喜鹊梅枝上,吹得碧水戏鸳鸯,吹得花好月而园,吹得喜家闹洞房。新郎快来把烟装,新娘送来茶和糖。……”大家高兴的闹洞房到半夜才散,留下时间给新郎新娘度春宵。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4/9 21:17:19 -- 在靖县几年,还没见过这么热闹场面.写的好,仿佛身历其境. |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7/4/9 23:41:33 -- 这种原生态的东西靖县也不多见了。谢谢难忘岁月让我们回忆起那古朴的民俗风情。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4/10 0:05:38 -- 是呀!现在靖县乡村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啦! 谢谢难忘岁月为我们重新回忆起那古朴的民俗风情! |
-- 作者:靖华 -- 发布时间:2007/4/10 0:35:31 -- 看了难忘岁月的文章,让我回忆当年靖县的民俗风情就在眼前。希望还多发表一些更好的文章。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4/10 0:44:57 -- 欢迎靖华朋友的到来!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4/10 9:01:21 -- 好一幅靖县民俗风情画卷,在都市里没有机会体验这类原生态的生活。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4/10 11:42:27 -- 我看到的娶亲情况与之大体相同,因为我队靠马路,经常有挑着嫁妆的娶亲队伍,听说还争着提马桶,因为吃的东西都放在里面.新娘子头上一把花纸伞,边哭边笑.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4/10 14:17:34 -- 我也参加过接亲,也抬过嫁妆,也打过新房.正是文章写的那样.谢谢楼主的好文!! |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7/4/10 22:27:31 -- 写得真仔细,连接亲过程中的唱语都活龙活现,一句不拉。你不是当时就记下来了吧,就是采风也不可能记这么全面的呀。仿佛又到了靖县看接亲。谢谢了! |
-- 作者:难忘岁月 -- 发布时间:2007/4/10 23:21:55 -- 回雨声动:听这次接亲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基本上都还记得。再说又问了一下老人。 |
-- 作者:秋日私语 -- 发布时间:2007/4/10 23:32:07 --
难得有结婚全过程的描写,难得有对歌词的完整记忆。泥土味,山里味,靖县味,是这个味。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4/11 20:47:37 -- 同样是亲闻亲历的知青故事,难忘岁月的文章比那种长官意旨的官样文章亲切的多,真实得多。 |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7/4/23 17:40:35 -- 佩服你的记忆,写得真切,那时我所看到的婚嫁大致如此,你写的更详尽一些。 |
-- 作者:靖县一老兵 -- 发布时间:2007/7/22 13:18:27 -- 写的好!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7/22 13:55:00 -- 我去年11月在一个跟帖中讲过一段:一队送亲的路过我们队,因脚落地的事打起来哒。再贴在这里给大家看看吧: 接亲的确不是好玩的事。 有一次山下的人到山上去接亲,接到新娘后队伍下山路过我们队,一行十来个人走得好好的,女方来的几个人硬要推着身背新娘的一个山下女青年走几步,又退几步(其内涵我还搞不清),女青年背着个人,本来就够费劲,这一折腾,站立不稳,背着人一下子坐在地下,结果新娘不但双脚落地,屁股、背、后脑壳只怕都着地了,按老规矩,新娘的脚是不能挨地的,途中休息或换人背的时候,新娘就要站在一个筛子上(所以接亲队伍中常有一个专门拿筛子的人),我们在队上的时候,这个习惯本来已不太时兴了或要求不是很严格了,偏偏这个女方的人又定要讲这个规矩,这可了不得,女方的人一拥而上,要找女青年算帐,为头的还打了女青年一个耳光,男方接亲的一看不干了,扔下东西围上来就要动手,两伙人纠成一团。我们队上的人跑出去了好多扯架,其实大多都是认识的人,讲了一阵总算才平息下来,队伍继续前进。我因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能跟在后头看热闹,因这件事也太古怪,都是一群熟人居然也要大打出手,事后问了一气才把大致的过程搞清楚。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7/22 20:38:09 -- 我隐约记得有这么回事,过后我们还议论说,女方家的真傻,以后女的 要在男方队上过日子,何必得罪人 |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22 21:28:07 -- 文章把我们带到过去的那个岁月之中。好!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7/22 22:06:16 -- 又想起了我们队上几个姑娘出嫁的情景。 只是,从那时一直到现在都不好理解,这样的大喜事,为什么要哭呢。 |
-- 作者:难忘岁月 -- 发布时间:2007/7/23 13:17:38 -- 以下是引用立立在2007-7-22 22:06:16的发言: 又想起了我们队上几个姑娘出嫁的情景。 只是,从那时一直到现在都不好理解,这样的大喜事,为什么要哭呢。 以前姑娘出嫁是: 1、当地的风俗。 2、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是人家的妻子、媳妇,而不能够在家孝顺自己父母感到难过而哭泣。 3、姑娘自己觉得和一起生活多年的兄弟姐妹们分别,而且是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感到伤心而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