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转帖] “上山下乡”的换位思考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1832)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3/21 11:41:26

--  [转帖] “上山下乡”的换位思考
一提起“上山下乡”,如今“4050-5060”的“老知青”,有洒不完的辛酸泪,写不完的“蹉跎岁月”,还不完的“孽债”。可是,当代“新知青”,目前又面临一个新的选择:到农村去,做“村富”去,带着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去!    四十年过去,好像又是“上山下乡”了。然而,“山”还是那个山,又不完全是那个山;“乡”还是那个乡,又不完全是那个乡。整个国家社会变了,农村也要变,“山”和“乡”也在变,或者已经变,或者将要变。    记得一句名言:“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那不堪回首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甚至少年,怀着对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壮志豪情,抱着一颗赤诚热烈的红心,告别父母家乡,去奉献青春。几年过去,换回的却是岁月蹉跎,青春消逝。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这话错吗?未必。但是科学的方法论告诉我们,任何命题的成立与否,都是有条件的。要让人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凭主观的断言或愿望,还要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基础,有全国城市的支援,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不具备这些条件,看似“正确的”主张,只能是头脑里的空想,书斋里的空谈,一旦付诸实践,徒然祸害了一代人。

  三四十年后的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客观条件空前良好。当年我们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现在生产总值已达到18万亿;当年对农村是竭泽而渔,现在是“多予少取放活”,基础建设成为国家重点,财政投入大大增加;当年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左”倾路线,现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富民蓝图,以及一系列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农村确实是一个广阔天地大舞台,具备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就需要各行各业的知识青年,在各个领域里尽情表演,来大展宏图。即使像江苏华西村那样富裕的地方,也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那些目前还贫穷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大学生、硕士、博士,去奉献青春,施展抱负,艰苦创业,改变面貌。从生产、生活、风气、村容、管理各个方面,帮助全国农民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天地。    二十一世纪正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当前的“上山下乡”完全不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简单重复,而是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更高的层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比之当年的“知青”岁月蹉跎,这一代“知青”是空前幸运的。若干年后回首往事,他们将无限自豪地看到,自己是以建设新农村的见证人,记载在历史篇章之中。

三十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在1968年底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声令下之后,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1968年的大迁徙既不是发端,也不是结束。实际上,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结束于70年代末,总共涉及到将近1800万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作为一场浩大的群众运动的主体,知青是文革的参与者,是文革的亲历者,是历史的见证人。作为中国人的一部分,他们更多的承载了文革所给予我们这个民族的灾难。整整一代人的命运在1976年10月的政治巨变后发生了裂变。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3/21 11:43:45

--  

   有人劫后辉煌 有人沉入底层

  那些有幸赶上77、78届大学末班车的知青们后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在各个领域里影响着中国改革的进程,而大多没能考上大学的回城返乡知青最终沉淀在社会的底层,承受着改革的阵痛。

  有知青经历的社会精英存在于政界、商界和学术、文化、艺术界等。其中,身任高级官员的人物最为引人注目,因为早年的经历和现在的地位形成强烈对比与反差。这些人从不讳言那一段经历,因为这意味着拥有实际经验、艰苦环境的锻炼、与下层群众的自然亲和力等等优秀素质。

 商界中的成功人士构成前知青群体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当这些人讲述自己早年磨难和日后成功的关系时,他们的故事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其实,许多人从商是出于偶然和无奈,投身于“文革”政治运动给他们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后遗症,他们不甘寂寞但上进无门,幸好有了市场经济,使他们得到发挥能量的机会。

  与那些享受“劫后辉煌”的人相比,更多的人是普通的人,非常普通的人,甚至是有些悲惨的人,他们的总体状况低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人群的平均水平。其中最突出的是那些下岗和内退的工人。几年前,一位国情专家在分析中国失业问题的文章中一开始就指出,中国有两次失业高峰,一次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次在1990年代后期,其中利益受到最大、最直接伤害的,“是那些曾经有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经历的下岗职工”。回到城市的大多数知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边缘化了,他们在自己的故土成了外人,看着大街上私人轿车的奔流,看着拔地而起的新型住宅,既无奈,又无助。

  还有那些永远留在农村的知青,他们活得更沉重,也许沉重到了这个地步,以至于不再能感觉沉重的分量。如果不是在有关知青的电视节目中留给他们几分钟的画面,我们很可能完全想不起他们的存在,想不到历史大潮流会把人冲得那么远,那么七零八落,一些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精英意识对上弱势群体意识

  大动荡、大迁徙,以及后来的大返城,使得这一代人的经历前所未有地复杂、曲折,许多人的生活具有大起大落和各种悲欢离合的情节,相互之间的命运、前途形成巨大落差。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和对现状与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别,使得这一代人除了曾经有过的一段共同的、难忘的经历,以及回忆起这段经历共有的感慨之外,很少其他的共同点。

但是,还可以从他们的人生底色上看出一些岁月沧桑的烙印,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对平等和公正的敏感,以及对旧体制弊端的深刻认识,这些特征使他们在刚返城时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群体认同意识,并对改革开放天然地支持。但随着时光流逝和利益分化,共同的感情、语言已不复存在,“我们曾经都是知青”不再是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精英意识和弱势群体意识的对立,满足于现实、顺应现实和不满现实的态度差异。

    不该遗忘的一代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民谚形象地注释了知青格局的分野。知青群体全方位突变的勇气源于反思灾难后的人类智慧,源于每个知青对梦想的渴望和人性的伸张,是被压抑之后如地火运行最终迸发的勃勃生机。

  但无论是浮出水面的幸运者,还是永远沉默的大多数,知青们在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推进时代的进程,从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人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敬意。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3/21 12:51:00

--  

现在应该不同于过去!

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如何去干呢?!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3/21 13:17:46

--  

这是一个与知青很有渊缘的人士站在客观的角度写的,请看这一段:

大动荡、大迁徙,以及后来的大返城,使得这一代人的经历前所未有地复杂、曲折,许多人的生活具有大起大落和各种悲欢离合的情节,相互之间的命运、前途形成巨大落差。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和对现状与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别,使得这一代人除了曾经有过的一段共同的、难忘的经历,以及回忆起这段经历共有的感慨之外,很少其他的共同点。

但是,还可以从他们的人生底色上看出一些岁月沧桑的烙印,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但随着时光流逝和利益分化,共同的感情、语言已不复存在,“我们曾经都是知青”不再是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精英意识和弱势群体意识的对立,满足于现实、顺应现实和不满现实的态度差异……

但无论是浮出水面的幸运者,还是永远沉默(应该是不得已而沉默)的大多数,知青们在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推进时代的进程,从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人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敬意。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7/3/21 17:23:42

--  
凭着自己的能力、出身或机遇闯出来的知青精英只是少数,绝大部分知青成了这场运动的牺牲者。
--  作者:微不足道
--  发布时间:2007/3/21 17:51:24

--  

现在不是说八十后吗.八十后的命运又怎样呢?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亚于知青运动,所以不论是那个年代的知青和现在的八十后,都是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印,站在历史的观点看,我们经历了那个年代,我们现在总结那个年代,都只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符号而已.对吗?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3/21 18:04:22

--  

      

        同意上面楼主的看法.


--  作者:秋日私语
--  发布时间:2007/3/21 18:34:33

--  

   一篇好文.

   社会的进程,社会的变革,包栝知青运动,有如大浪掏沙!都将为人们留下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归宿;有的辉煌,有的泛起,有的沉沦.

   原因是复杂的,有很多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命运,冥冥中,有一只大手在操纵.这就构成社会.这就写就了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