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转帖]知青日记一则(戈壁滩)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1388) |
-- 作者:蔼姬 -- 发布时间:2007/3/17 10:59:24 -- [转帖]知青日记一则(戈壁滩) 知 青 日 记 一 则 1970年7月21日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一块普通的石碑上铭刻着毛主席的这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就是去年9月病逝的塘头7队知青李东华的墓碑。今天,在这墓边,又多了一个与她长眠的同志。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送葬队伍中,一路上回忆着我们的相识。 去年元月6日,我们同车离长奔赴广阔天地。由于大家多不相识,一路两天,她都不太作声,但却对我们的欢声笑语报以友好的目光。到靖县甘棠公社后,她被分配到塘头,我们则去了乐群。 赶场时,却见她提篮买菜。我们总要在一起聊一聊各自的情况。她告诉我她和妇女队长一起给队里喂猪。那时正值寒冬腊月,我们也帮队里扯过萝卜喂猪。空旷的地里北风剌骨,拔萝卜的手冻得通红,像要断了一样,痛得失去了知觉,还要在冰一样的溪水里将萝卜洗净。她一定是很能吃苦耐劳的人。 后来我才知道,她叫潘锦芳。我听人说她今年在队上负责种棉花,她虚心向常德来的棉花师傅请教种棉技术,种出的棉花非常好,很得棉花师傅的喜欢。她踏实肯干,总是主动担负起知青小组里繁琐的“家务”劳动。 昨天吃中饭时听见从公社上回来的同学告诉我们,塘头七队死了一个姓潘的女知青,这消息太使我们吃惊了。我马上邀了几个同学一起到塘头去,才知道她的不幸遭遇。 18日晚上,潘锦芳准备洗澡,不幸被蛇咬了一口,赶紧找人做了治疗。19日她起床后精神还好,就是吃了一个农民开错的蛇药,药喝下去,没两分钟就七窍出血,公社医院用了最大努力也无法抢救。 今天,几百知青到塘头参加了她的追悼会,她已被选为出席县知青学毛著代表,可却没来得及参加这次会议。公社根据她生前的要求和表现,追认她为共青团员。 长长的送葬队伍从山头一直排到山下。她生前的队友为她的墓穴铲下了第一铲土。我们按秩序一一为她铲土告别。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失声痛哭。轮到我了,我激动得几乎拿不住铲子...... 安息吧,潘锦芳同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回来的路上,我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毛主席的这条语录。 这是我姐姐LG(网名:戈壁滩)在农村时写的一篇日记,它明显地带着那个年月的印迹,真实地记录了甘棠公社塘头大队的知青潘锦芳的逝世。 特转发在这里,以表达对甘棠公社塘头大队好知青姐妹潘锦芳和李冬华的怀念。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3/17 12:55:45 -- 唉呀!太不幸了.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3/17 13:21:02 -- 是服用的药中有大量的雄黄,造成砷中毒。 |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3/17 20:52:20 -- 有不少知青将生命都留在了农村,都是如花的年龄。 蔼姬妹妹现在何处?今年年底我可能回国,到时候你也回长沙吗?LG为什么自己不来啊!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3/17 22:50:13 -- 看到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立立的转帖(猴大哥),年轻的,曾经充满理想的生命就这样抛尸异乡,心里很不是滋味。 |
-- 作者:念想 -- 发布时间:2007/3/17 23:43:19 -- 我记得这回事,听到有知青遭蛇咬不幸遇难的消息后,我与一些知青也急急赶到了该队。不论是否认识,我们都去为不幸逝去的老乡送一程!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3/18 0:32:00 -- 读到这个帖子,使我想起了我们塘头大队知青的这段惨痛的经历,感慨蔼姬、念想、pengje等人都记得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潘锦芳、李东华在七队,我们在八队,她们的逝去曾令我们久久沉浸在哀伤的氛围中。请各位网友恕立立不才,不敢提笔写这些辛酸难过的往事,深恐自己写不好而有愧于两位知青战友的芳魂。 95年春,我们曾回塘头给两位战友扫墓修坟,待过几日,我将95年的那篇《千里返乡记》敲进电脑,发到靖县乐园来,也算是对两位长眠塘头茶山的知青姐妹的一次祭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