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哭嫁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1253)

--  作者:难忘岁月
--  发布时间:2007/3/15 19:08:35

--  [原创]哭嫁

                                                                    哭嫁

  一九七五年的三月一日,风和日丽,春光灿烂。我们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一些社会青年,响应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在县委领导的带领下,下放到铺口公社做了一名新农民。我和另外四位社会青年来到了同乐大队第三生产队,住在原长沙知青留下的知青屋里,我们三男二女组成了一个新家庭,大家和陸相处。

  我们到队上第三天,就跟队上的社员一起出工了。队上社员们都比较热情好客,我们跟他们相处十多天就熟悉了,在我们一起劳动中,有一个大大下个月就要出嫁了,队上的长辈们跟我们讲“这里嫁女是兴哭嫁的,她出嫁时是要哭你们两个女知青,那你们两个也要陪哭”。啊!当时我和另一个女同伴惊呆了,不知怎么办?长辈及队上的姑娘们就说“我们教你俩个哭嫁,跟我们学吧”。于是我们一出工就边劳动边学哭嫁了。但是我俩都比较笨,无法学到哭嫁的技巧,只有捏着鼻子哭嫁就象那么回事,放开鼻子哭嫁时就象唱歌了,把社员们逗得哈哈大笑。到了大大出嫁的那天,我的同伴正巧感冒了,于是当新娘子哭我们时,我就要同伴陪哭了,嘿嘿!还真象是哭嫁,但那些在场的长辈及姑娘们不同意我没陪哭,讲一定要我也陪哭,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哭吧。结果把大家都逗得哄堂大笑,没有一个哭嫁的人呢。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3/15 20:03:12

--  
恭喜你这么早就当起了伴娘,这样的经历确是非同寻常。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3/15 20:09:10

--  
哭嫁时,一身全部要换上男方送来的衣裤。一边换一边哭,还要做些不愿意换的动作。夏姐姐问社员:新娘的内衣裤由谁来换?回答是:由新娘自己换。夏姐笑着说:那换外衣做这些怪动作干甚么,哈哈!虚伪。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3/15 21:23:03

--  
       我们湘西自治州也有哭嫁的习俗,我在那里都送了好几个女伙伴出嫁,只不过从那依依呀呀的哭声中细听,有好多是假哭的,我那时曾还不理解对她们说过:结婚是喜事呀,高都高兴不过来,干吗要哭呀.但她们还非要我当伴娘,不哭都没关系.所以,我当过几次伴娘,却没陪女伴哭过嫁.还老是逗她笑.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3/15 22:31:47

--  

靖县有哭嫁的民俗,我听说过,可惜我在靖县时没有见到。“难忘岁月”下在同乐大队三队,我记得松子树脚生产队是同乐二队,那么同乐三队就是“刘家”?请教难忘岁月。


--  作者:难忘岁月
--  发布时间:2007/3/15 23:43:56

--  

楚人你好!你所问的同乐三队是刘家,松子树脚是二队。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3/16 8:56:05

--  

难忘岁月,你好!谢谢你的回复。刘家人和松子树脚的村民都共饮尖村井水,我猜测你也喝过那儿的水。好甜好甜的泉水啊!在长沙要卖几块钱一小瓶的矿泉水还不如尖村水美。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3/16 15:53:32

--  
那时你们都在一起!楚人,魏知如兄妹认识你,你在长沙吗?梅老师回来我们星期天下午在一起你来吗?


--  作者:难忘岁月
--  发布时间:2007/3/16 16:34:10

--  
良良哥,你好!楚人、魏知如兄妹我不认识,但听社员们提起个。我不在长沙,遗憾!没能和你们相聚。但我欢迎你们到靖县来玩。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3/16 17:52:43

--  

七五年下放,长沙那时下放的都基本上是单位与农村挂钩办知青点。靖县那时却还是下到生产队?

六九年,队上的会计娶媳妇,女方是甘棠乐群明家团的,我参入了抬嫁妆,明家的妹子就是从家里一直哭到太阳坪的。到岸就换成了笑脸。后知道这是哭嫁,意思是父母养育之恩,舍不得离开。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3/16 19:14:17

--  

      

        好歹总要做做样子.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7/3/16 20:22:44

--  

良良哥:你好!我非常渴望参加这次聚会。虽然我从来没有当过知青,但是,我大大在靖县当知青六年,父母在靖县十年。我第一次去靖县是1969年元月,先后六次到靖县。最长时间在靖县住了三个月,最短的一次只待了24小时。不能说我有什么“靖县情结”,但靖县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挥之不去。

我来参加聚会,可是我不认识各位哥哥、大大。总不至于见了面要对要对联络暗号吧!我还是先做自我介绍,好让大家辨认。

我刚满52岁,身高1.75M,戴眼镜。

我会准时到会的,我家离聚会地点步行只有十分钟路程。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7/3/18 1:10:59

--  

   靖县女儿出嫁要哭是风俗,但也有无奈之处。在家里生活了十几年突然要到一个崭新的地方去过日子,心里忐忑不安。还有就是这一去就意味着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所以哭也有真情。我就曾经被出嫁的姑娘哭得掉眼泪,但是我不会象她们那样哭出声,就默默地陪泪罢了。


--  作者:乐妖妖
--  发布时间:2007/3/25 23:31:55

--  

呵呵,我是靖县的知青后代,好小的时候,家里的堂姐出嫁。当时乐呵呵的就知道要糖吃,只记得长辈们都到新娘的闺房里,开始是由家里的老奶奶说了好多女儿长大怎么样的一些话,然后就听到一屋子里的人都在哭,年长的还是念叨着女儿出嫁后要如何如何做,自己家的父母以后女儿又不在身边之类的话,一屋子里的人哭得好伤心,我站在旁边也不知道怎么的,跟着也哭起来了,那场景真是越哭越伤必,呵呵。哭嫁是女儿和父母都不舍得的一种表现,只是后来衍生了一种习俗。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3/26 1:09:04

--  
热烈欢迎靖县的知青后代乐妖妖来到我们的乐园!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7/3/26 8:29:07

--  
看到哭嫁的悲悲切切场面我也曾动心的哭过,虽是一种风俗,确也表现了为人女的恋家之情。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3/26 13:15:57

--  
除了哭嫁之外我在靖县还看到由一女的背着新娘跑,娘家人在后面追的情景.好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