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靖县往事小记(三十三)——-他们俩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0118)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3/3 15:27:15

--  【原创】靖县往事小记(三十三)——-他们俩

靖县往事小记(三十三)

                                他们俩
        他们俩是我们舒家知青组中唯一组成了夫妻的一对,探究成功的原因,日久生情固然是主要的因素,但有着良好的基础也是一个原因。我称他俩为“四同”夫妻,同住一个大院里生活、同在附中学习,同一个志向下到靖县,同意在一个知青组里,在这“四同”中,关键是最后一个“同”----“同意在一个知青组里”,是说女生接受男生的邀请,同意跟他一块下到一个队上。虽说他俩是一个院里的、一个学校的,但还没达到“青梅竹马”和“同桌的你”的这种亲密度,如没有最后这个“同”,女方不同意的话,这事也就难了;点头就表明同意共赴患难,一切都明朗化了,这等于已将终身托付给他了,以后只需用心呵护就成了。在我们铺口男女知青中,有着前“三同”的人,比比皆是,能有“四同”的就不多了,但凡有了“四同”的,大多都能终成眷属。有些想入非非的人,却因缺少这重要的第四个“同”,把痴情建在空中楼阁上,日久仍难生出情来,擦不出火花,让对方找不到感觉,看来基础还是蛮重要的。
       我们组上的这对恋人是T和C,他们都住在河西的一所研究院里,他们老家都在北方,T身高1米76,具有北方人的粗犷豪迈,又有着南方人的精悍,可能是在湖南呆久了的缘故,染上了湖南人的一些气息,附中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铁把子”。而C却是在停课闹革命的时期从北方转来附中的,她也有一米六几,与长沙女子相比,身材胜出一筹,她大方开朗,自然引起T的注目,那时T是初66届的,C是比他低一届,是67届的,都寄宿在附中。68年年底,学校里人心慌慌,各自在为寻找去所彷徨时,T不失时机的果断出击,用“三同”的理由,加以同乡的身份,说服了C,一同下到了铺口,令我高兴的是,C还带来了她班的另外两个女同学J和Z,她们也是北方人,Z还是北京女八中的,刚转学到附中就跟我们一起下放了。就这样,我们在铺口同乐大队的舒家落了脚,我们组上男的除T和我之外,还有H两兄弟、Z的弟弟小Z共5人,我和大H是高68届的同班同学,我们久仰“铁把子”的大名,听说他也去靖县的,主动与他相约一块去,原以为只我们三人,想不到竟有了八人之多。
       他们俩的特殊关系在队上逐渐给公开了,刚开始他俩都很拘谨,并没表露出这种关系出来,他俩私下里的来往也不多,两人之间并不特别,与对待我们大家的差不多,在队上出工时,男的在一块,女的在一堆,他俩不便交谈;收工后,是我们8个知青在一起,众目睽睽下,想说两句私房话也难,她们女生住的房间很小,摆下三张床就很拥挤了,晚饭后谢绝男生的访问,虽然我们队离马路不远,可能是天冷的原故,没见过他们压过马路,所以,在外人眼里,看不出来他们是一对恋人的。不久,我们全去了312公路当民工,我们同住在一个大棚里(见小记七“城墙界下”),虽然大棚里住的大多数是本校的知青,虽然这些人都知道他俩的关系,他们俩反而更不好意思接触了,每天都只互相打个招呼的,C还很矜持的,有时对T装着视而不见,有时只用眼神探询T一下,以示关心,T立即就能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在那次春节吃饺子时,T猛胀六十多个饺子,撑得成“齐景公(齐颈根)”时,她抑制不住对T的担心,怕他吃坏了身体,才当着众人的面制止T的暴食,将她对T的关心完全流露了出来。开春后,我们从312公路下来回队了,在队上不久,大队要我们这个知青组分出一半人到舒二队去,原因是舒二队没来知青,舒一队接收了八人负担太重了,各生产队都要平衡调节,所以要我们去四人到二队。一队说是要我们自己决定去留,但又明确的表示要留下T,因为他与社员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很受队上的欢迎。为此我们举行了舒家全体知青大会,这是一次分裂的大会,在会上,Z和J两女生表示她俩不愿分开`,也不愿去二队,小Z听他姐姐的,他们三人加上T就是四人了,就他们四人留在一队;尽管C不满大会的决定,但以服从革命利益的高境界,和H两兄弟及我去了二队,在二队,我们三男的住一间老屋里,C住隔壁的一间,这才有了一个属于他们俩的小天地,才弥补了一点分开时的遗憾。好在我们两队都在一个团子里,我们两组相隔不远,T常在晚饭后来看望C,到她的房里坐会儿,与她聊一些队上发生的事情,C也谈二队的一件件趣事,因木板墙不隔音,他们俩讲话都很慎重,稍微亲热一点的言语都不说,最多只谈谈各自家中的情况及来信。
       分组后没几个月,就遇到九月的大招工,他们组的小Z和我们组的大H被招到了“湖机”,我们两组每组只三人了,时间一长,他们俩对这种“饮食隔离”渐渐感到不便,其他人也觉得不合适,人为的制造了T和C的“夫妻分伙”,经我们两组合议,在年底又举行一次舒家全体知青大会,只是规模比上届小了,少了两人,会上对上届大会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决定将T同我“对调”,T加入到我们二组的伙食团,换我去一组吃饭,两人的“户口”和“劳动关系”留在原队不动,住房不动,各人自带口粮前去。会后,我和T进行了简短的家务和自留地的工作交接后,又回到一组的厨房,以后的三年,我的进口工作就一直在这里进行的,就有了这样的怪事,我在二队出工,去一队吃饭,而T却与我相反,早知道是这样,分组时把我留在一队不就得了。
        我和T互换后,他们俩终于束了分灶的生活,能同在一口锅里吃饭了,才真的过上了同甘共苦的小日子,为了提高伙食的质量,T千方百计的弄些好吃的东西来,他学社员样,在晚上点着松明火把到田边去扎泥鳅;也和社员一道晚上去龙凤岩附近的沟壑里捉石蛙;他还多次抓过青蛙来吃,不知是缺油的缘故还是靖县的青蛙太瘦了,味道总不如长沙的,不过也算是让C尝了鲜。他们两人虽然朝夕相处,相互倾慕;但举止庄重,他们虽然没有花前月下喃喃私语,也没有在林中溪畔携手漫游的浪漫情节,但足以令我们羡慕不止。一年多后,他们俩一同被招到他们父母所在的单位,进同一个厂里(可算“五同”)。七十年代中我还见着过他们,后来与他们失去了联系,去年的十月才打听到他们的消息,他们还在原来的单位。今年的元旦,我去了他们家拜访,他们住在河西科教新村的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内,T的变化不大,只是留着指挥家般的长发,萧洒豪爽、看出来精力充沛;C雍容贤淑,穿一套合体的职业女装,说话还是那么快捷热情,令我惊奇的是,他们俩的身体都保持得相当的好,没有发福,两人的腰背都是毕直的,特别是C,身材比当知青时还苗条,C现已退休了,退休后她不甘寂寞,在一所人寿保险公司里谋事,目前已是一个部门经理了,她很有些成就感;T还在工作,他在工作之余常到健身房锻炼或舞厅里萧洒,怪不得他的身材能保持那么好,他们的儿子继承了他俩身高的特点,高达1.86米,在北京工作,他们一家是美满的一家,他们俩是幸福的一对。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3/3 17:41:03

--  
这样一对"五同\'\'夫妻真的少有.祝他们晚年幸福!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3/3 19:01:38

--  
“三同”“四同”的成功的关系,分析得很透彻!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3/4 1:32:48

--  

   幸福美满的一对!

    谢谢西奇的回忆文章!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3/4 10:07:05

--  
哈哈,我们也是几同。初中同校,高中同班,下农村同队,同是公社篮球队,同是县排球队。先后同在湖南师院读大学。同在一所学校教过书。还同年同月出生。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3/4 10:21:08

--  

八同,比四同多一倍!幸福。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3/4 12:35:16

--  

    

        同心同德才是重要的.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3/4 12:45:23

--  
西奇兄和晏生兄一样记忆惊人,很多年前的往事描写得如此细致入微,叹服。
--  作者:渠江月
--  发布时间:2007/3/5 20:49:24

--  
舒家团有一个叫舒符成的,六十多岁了,爱喝酒,还在村里担任老会计!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3/10 15:51:39

--  
     舒符成的名字很熟,我记得他是舒一队的会计,我们舒二队的会计是舒义富,出纳舒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