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两张五十年前的老照片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17793)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2/4 10:52:38

--  [原创}两张五十年前的老照片

两张五十年前的老照片
我手中一直保留着这两张我上幼儿园时的老照片,这所幼儿园是湖南师范学院办的,当时在麓山门的马路边上,现师大里仁村三栋的位置。照片中有不少人曾下放到靖县过,我一一将他们姓名列出,无括符的都是下到铺口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一张照片中:
第一排左二姜新纪(飞山)、第一排右一杨省、右二金小波、右四李一玲、
右五周明德;
第二排左二谢龙生、右一谢克安(飞山 已故)、右二柳租贻、
右五郑凯南(艮山口)。
在琢磨这张照片时,我发觉了一点,我们这班人在这张照片中所处的位置,已预示到了我们这些人的命运,照片中第二排中间的位置是块风水宝地,站在那里的四人(三男一女),是我们这班人中混得好的,郑凯南位处最中间,她当上了制片人,她混得最好,站在她左边右边的两男孩也过得去,一人是长沙口腔医院的内科主任;另一人在省防疫站工作,谢龙生也不错去了香港。其他人就一般了,我和杨省处在一排的最右边,还紧挨在一起,结果我们俩都一同下到靖县,都去了广铁三大队,他先走的,是六九年九月那批,我是七二年年底走的;李一玲也下到靖县,也去了铁路,只不过是在武汉铁路电务段。在第二张照片里,这预示更加明显,贝兴亜和郑凯南排在一二,多年后后我们这班人中,也只他们两人特别优秀,印证了照片中的排序。看来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摆弄着我们,决定着每人的命运,也曾透露一丝出来,只是我们没有去留意,“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想到这里,我有些信命了,阿弥陀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二张照片是1955年,我们上中班时的表演节目“拔罗卜”,扮老爷爷的是贝兴亜;后面是郑凯南,扮老大娘;接下来的是李一玲和金小波,我们四人都下到靖县过。我们和贝兴亜原都是一个班的,进大班前我们分开了,他们中南土建学院(今湖大的前身)的子弟都转到他们院里新建的幼儿园里去了,故在第一张照片中少了他。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2/4 11:11:26

--  

哈哈,照集体相我都是站在旁边的,555~~~

下次回长沙也回幼师幼儿园看看,回忆一下幼儿园的生活。能找到几张照片就更好了。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2/4 15:19:21

--  
v 回忆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回味!它给我们带来一种莫名的快乐和无穷的愉悦...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2/4 18:06:37

--  

想到这里,我有些信命了,阿弥陀佛。

命运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2/4 20:43:11

--  

这么久的照片还保存得如此之新实在难得。

人的机遇有时就在毫厘之间,何况那个年代还掺杂着其他很多不可知的因素呢。


--  作者:蔼姬
--  发布时间:2007/2/4 21:16:31

--  
文革时有一句话“不信天命信革命”,也只是说不信天命。我觉得其实命运是有的,只是很多人不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