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知青行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16960) |
| -- 作者:付斯 -- 发布时间:2007/1/24 18:16:45 -- 知青行 知青行 北门少年年十八,临窗苦读数理化, 纸上从容能解题,声光电热皆通达; 英格利希也说得,滔滔不逊普通话。 一心学成文武艺,回报父母与国家。 怎知一夜惊雷起,文革烽火燃华夏, 少年投笔去运动,学校从此放长假。 大串联,走南北,大字报,满天下。 打压争权本目的,革命何须带文化? 辩论批判费口舌,讲理不如抢打砸; 夺权动用枪杆子,炮声隆隆开屠杀。 城头旌旗常变换,各路人物如走马, 少年目睹不得解,思绪纷纷乱如麻。 ...... 一日忽传指示来,敕令青年把队插! 少年豪气干云天,自信农村能描画。 匆匆辞别爹娘去,投身湘西老山崖。 村民殷勤齐相助,知青结伴建新家, 打草喂猪养鸡鸭,烧荒辟土种豆瓜。 般般农艺虚心学,插秧扮禾绝不差; 作田最难用犁耙, 叱牛挥鞭也潇洒。 尤喜秋日收工后, 凭栏坐看日西斜, 炊烟融入暮云里, 绕树三匝飞昏鸦。 放牛童子骑牛背,牛铃悠悠过山垭, 俨然一幅牧归图,山光水色尽入画。 无奈好景不久长,一年期满不供粮, 知青本来无家底,吃饭从此靠队上。 可怜农民早贫困,队上只余空谷仓。 运动一场接一场,场场运动把农伤: 先是田土归集体,后是弃家办食堂。 大炼钢铁用木炭,一山大树砍光光。 轰轰烈烈学大寨,不顾实情单改双, 空费人工和种子,山高水冷不打粮。 “征购”“上交”加摊派,七成收获去其三, “ 提留”之后充口腹,大半稀饭小半干。 文化教育更莫说,生老病死心惶惶。 政策从来多禁锢,脱贫致富成奢望。 知青农民同甘苦,方知生活多艰难。 知青日后闹回城,少年今成白头翁, 犹念当年明月夜,雾笼青山水如银。 但愿农村多改革,除旧布新安人心。 城市乡村无差别,青年更愿下农村。 |
| -- 作者:秋日私语 -- 发布时间:2007/1/24 19:12:55 --
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 |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1/24 19:41:54 --
|
|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1/25 0:19:05 -- 如今落实政策发工资, 发了又扣搞它不清白! (任人摆布) |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1/25 13:42:13 -- 一部真实的知青心路历程,不弱似于“长歌行”。 |
| -- 作者:付斯 -- 发布时间:2007/1/30 22:27:09 -- 最后一篇 二十多年前,曾经有人问我: 我们几乎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四个字,托起旧观念制造的千斤闸, |
| -- 作者:付斯 -- 发布时间:2007/1/30 22:28:47 -- 今天,我们又提出了“创新”。 创新意味着过去没有,这是第一份, “胡思乱想”中有时隐藏着看似可怕的东西, 社区负责人实行“海选”, 后记: |
| -- 作者:微不足道 -- 发布时间:2007/1/30 22:47:37 -- 在湘西落户苦吧?山高水冷,杂粮多,语言不通,好多长沙的知青都受不了.问好楼主, |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1/31 0:18:43 -- 好诗!都是下到湘西,有相同的感受. |
|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1/31 6:40:14 -- 鞭旧颂新,各抒已见,哪来的“另类”。期望更多的“胡思乱想”在此乐园中展现。 |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7/1/31 12:15:57 --
同意石马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