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一个知青的胡思乱想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16717)

--  作者:付斯
--  发布时间:2007/1/21 16:02:32

--  [原创]一个知青的胡思乱想


一个知青的胡思乱想
  
  我们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知青;
  我们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职业,叫做务农;  
  我们在城市中长大,
  又被城市遗弃到农村;
  我们使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
  在田地和山林里苦苦耕耘;
  ......
  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命运,
  让我们今天仍能互相认同,声气相通。

  我们已不再年轻,
  岁月如刀斧,在我们身上刻满了衰老的痕迹,
  时间的风尘,早已磨蚀了曾经青春的面容,
  只有在记忆里,
  我们永远不变,
  女生依然漂亮,男生仍旧机敏;
  只有在记忆里,
  还能找到我们昔日的欢乐,苦涩,争吵,友谊......
  还有朦胧的爱情。

  知青岁月,是我们生命中最深的记忆,
  就如同烙在林冲脸上的金印,
  从发配沧州的那一刻起,
  将伴随他渡过余生。

  曾经有人问我,
  为什么当年你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哪里?
  后来又飞蛾扑火般争相回城?
  我只能告诉他,
  这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饱含惨痛和沉重的教训。
  那时“文革”正如火如荼,
  人人头脑发热,神智不清,
  我们有的是一腔热血,万丈豪情。
  青年学生中蕴藏的巨大能量,
  一旦聚集和触发,
  足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于是,学生们被号召,被动员上山下乡,
  如同洪水被引导安全流入汪洋大海之中。
  学生们也以为有了人生新方向,
  纷纷打点行装,
  奔向边疆,奔向乡村。
  等待他们的却是:
  落后,保守,愚昧,贫困...
  沿袭千年,近乎原始的艰苦体力劳动,
  换不来基本的温饱和生存。

  农村和农民的种种不幸源于贫穷,
  政策失误是造成贫穷的主要原因。
  每一场运动都对农民财产进行一次剥夺,
  每一次斗争都在农民心里留下一片阴影。
  沉重的征,购任务和不断的摊派,
  使农民只能维持最简单的生存。
  失误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缺乏生产热情延续了贫穷;
  贫穷造成愚昧,
  愚昧加深贫穷;
  政策失误造成的贫穷链,
  锁住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任何可能。
  他们买不起足够的化肥,
  拿不出子女外出读书的费用,
  收音机,看电影都成为难得的奢侈品。
  分得的口粮只够半稀半干,
  一年辛苦,一个全劳力挣得百十来块现金。
  最可怕的是疾病,
  一个病人可以摧毁一个毫无医疗保障的家庭。
  如果没有改变,
  农民的现状就是知青的宿命。
  知青们渐渐感觉危机日益临近,
  越来越失去信心和耐心。

  知青毕竟是城市的子女,
  是城市完成了对他们科学和文明的启蒙,
  对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解,向往,追求,
  已悄悄溶入他们的血液,
  浸润了他们的灵魂。
  缺乏基本文明的土壤,知青无法扎根。
  城市的喧嚣,仍然在知青耳边回响,
  外面的世界,仍然牵动着他们的每根神经。
  还有父母期盼的眼睛,
  一起合成强大的牵引。
  于是,只要闪现一丝光亮,
  知青就如飞蛾扑火,飞向城市;
  一旦河堤决口,返城的洪流就奔涌而出,一路匆匆。
  
  知青岁月,
  让我们经受了最初,也是最艰难的人生磨砺。
  艰苦生活的反复捶打,
  练就了知青不凡的刚性和韧性。
  也成就了少数知青精英。
  有人说,磨难是一种财富,
  但是,磨难的制造者,
  决不能说成是赐予我们财富的恩人。

  倘若知青当年不是被再教育的身份,
  倘若当年也有“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产生,
  倘若当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倘若“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推行,
  倘若没有文化大革命,
  倘若少了若干次运动,
  倘若......
  那么,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肯定可以改写,
  我们个人的历史也将截然不同。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7/1/21 20:55:34

--  

    当时的下乡是出自于无奈!

    当时的回城是必然的趋势!

    知青的名字陪伴了我们终身!

    我们这些进入了老年的知青,

   人老而心永远不会老!!

   付斯,你好!欢迎你到来!!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7/1/21 22:15:10

--  

付斯,你好!欢迎你到来!!

你那算是胡思乱想吗?非也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1/21 22:51:08

--  
看来上传的问题解决了,“病真的诊好哒”,哪个看好的不重要。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1/21 22:52:24

--  

付斯,你好!欢迎你的到来!!

终于看到了你的“胡思乱想”

一个知青的真实想法。

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好作品。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7/1/22 10:46:31

--  
楼主讲得实在,错误的决策耽误了整整一代人,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  作者:蔼姬
--  发布时间:2007/1/22 11:00:50

--  
楼主的“胡思乱想”跟我们想得完全一样,而说得比我们有水平,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1/22 11:14:02

--  
真的写得好,看了好有感触的.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7/1/22 12:46:37

--  
荒废了学业,耽误了青春,至今无人买单。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23 3:14:13

--  
    好诗!!!写到我们的心坎里,尤其是结尾的几个"倘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肯定可以改写."欢迎付斯的到来,往后还要看你的更多的"胡思乱想".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1/23 13:47:42

--  
写得好!写得生动、深情、深刻!!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7/1/25 17:57:54

--  

我们回到了城市,多少都有了改变,至少有份工作,有份收入。

回到靖县,才发觉农民的改变比起我们来,就小得多了。对我们,他们既不羡慕,更不妒嫉,恐怕是认为,这些都是天然合理的吧。

这回加工资,下乡知青算工龄,回乡青年却不算。

真的,比起农民,比起那些吃低保的,我们……


--  作者:付斯
--  发布时间:2007/1/27 19:31:35

--  
昨天晚上,登录靖县知青板块,发现页面没有“发表话题” 图标,整个一栏空白,进入其他县板块,则页面正常。请教版主,亦不知何故,无奈,只好在这挤挤了。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7/1/29 15:33:59

--  
    我们都有过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