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点点
-- 发布时间:2007/2/27 11:19:31
-- [转帖]“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剃度出家

“林黛玉”陈晓旭剃度出家前因后果 前夫助她进“红楼” 陈晓旭的第一段姻缘开始于她在鞍山话剧团工作期间。一进入话剧团,陈晓旭那楚楚动人、弱不禁风的古典小美人模样,就让许多小伙子爱怜顿生。其中有一个高大魁梧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他就是后来在《大宅门》中饰演白家二爷的毕彦君。 一天,毕彦君在《大众电视》上看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正在挑选饰演宝、黛、钗等角色演员的消息,便兴冲冲地告诉了陈晓旭,但她一点都不想去。 他急了,生怕她使小性子,失去这个难逢的机会,说:“你的外形、气质、爱好都接近林黛玉,而你又喜欢《红楼梦》,理解林黛玉,难道你就不敢去拼一次?” 陈晓旭外柔内刚,终于被他激出了不服输的劲儿。她头一甩:“当然敢!”由此走进了《红楼梦》剧组。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晓旭仍然充满了感激之情:“是他发现了我潜在的素质,没有他,我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这就是他们甜蜜的初恋。为了给这段感情一个完美的结局,离开鞍山之前陈晓旭与毕彦君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在《红楼梦》拍摄结束后领取了结婚证。 “红楼”热后离了婚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凭着“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红楼一梦醒来,她发现自己正迷茫在北京 的街头———《红楼梦》的起点太高,让她再也无法超越,她的演艺生涯似乎只是为了林黛玉。 “那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接着,迷惘无措的陈晓旭还遭遇了婚姻危机。 因为真正走入婚姻生活以后,陈晓旭才发现有很多东西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曾经让她仰视和依赖的恋人渐渐失去了光环。 为此,两个漂泊在北京、都在为生存拼搏的年轻人摩擦越来越多,敏感脆弱的陈晓旭常常为一些在毕彦君眼里毫不起眼的小事生气,生气后又喜欢闷在心里,她认为只要毕彦君是真爱自己的,就应该能够体察,同时又在发现毕彦君的种种缺点后无法包容,以至于毕彦君不堪其累,两颗心渐行渐远,最终只好心平气和地为两人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句号。 二任丈夫很阳光 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她走穴、闲逛、学英语,两三年里搬了七八回家。1991年,后来成为陈晓旭第二任丈夫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生郝彤即将毕业,为了完成毕业作品,他和同学找到陈晓旭,希望她在作品里面扮演一个角色。 第一次见面时,陈晓旭觉得身高一米八三、帅气阳光的管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但她仍然以一贯的冷淡高傲面孔示人,婉言谢绝了他们的邀请。郝彤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和同学三顾茅庐,最终以自己的真诚打动了陈晓旭,她同意出演。 在拍戏的过程中,陈晓旭除了认真工作很少主动跟人搭讪,使得郝彤他们觉得她是一个“冷血动物”,拍戏之外很疏远她。其实细心的陈晓旭注意到这些学生拍摄经费非常紧张,每天都吃最便宜的盒饭,心里颇为心疼,只是不喜欢表达而已。 拍摄完毕,郝彤拿出千辛万苦东拼西凑来的几千元钱给陈晓旭作报酬。她觉得学生太不容易了,没多要,就拿了1000元,剩下的全还给他们了。这一举动立刻把郝彤打动了:“咦,这人还有热心肠!”后来,郝彤就经常找理由与陈晓旭见面,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个人越走越近。 开公司首挣3万元 就在那一年,郝彤得知长城广告公司要对外承包,因为他自己刚好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身边有几个学美术的同学,就想拉着陈晓旭一起承包广告公司。陈晓旭一片懵懂,犹豫不决,跟着郝彤去与长城公司谈,结果人家一眼认准了她:“委托法人只能是一个,我们不了解别人,但是了解林黛玉。”陈晓旭就这样签字画押了,尽管还不懂什么叫代理什么叫制作,更不清楚每年能不能交上10万元的管理费。 公司初创,顶着“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制作总部经理”头衔的陈晓旭,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外,几乎一无所有。没有办公地点,没有资金,一切要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她拿出了自己仅有的3万元积蓄,磨破了嘴皮子,在京都假日酒店赊账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优惠价100元……幸运的是,一个月后,正当酒店催交房租时,吉林一家药厂听说公司总经理是“林黛玉”,便给了他们一笔业务。20多万元的代理费,按15%提成,公司挣了3万元。这一场及时雨让陈晓旭激动得直掉眼泪。 全家住一套大房子 1992年,陈晓旭把父母接到北京,跟父母、妹妹、妹夫和他们的小孩都住在一套大房子里。终于实现了家人团聚的心愿。 1995年,陈晓旭和五粮液的合作让她的事业步入了快车道。“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话就是陈晓旭的原创。经过多年打拼,陈晓旭领导的北京世邦,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两亿元的4A广告公司。 但不久她就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她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而与郝彤结婚后,也同样面临着两个人性格的摩擦,这促使陈晓旭彻底明白:无论和谁结婚、无论之前有多相爱,只要来到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就必须要双方都更加宽容忍让,真诚地去彼此调整和适应。 新加坡拜师受皈依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我们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其后每天早上,法号“华严居士”的陈晓旭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失败和成功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灵魂是不是长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学习在我的生活中占着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综合《爱人》等报刊相关稿件) 明星陈晓旭简介 
陈晓旭,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时为鞍山话剧团演员,后扮演过电视剧《家春秋》中的梅表姐。现从商。 38岁的陈晓旭 作为世邦广告公司的董事长,陈晓旭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除了室内缭绕着轻缓的佛乐阿弥陀佛外,有两样东西最为醒目一件是正对着门的地方立着她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的经典剧照,一件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立的佛堂。佛堂桌上摆着一位身穿僧衣的老和尚的照片,和尚慈眉善目,精神矍铄。 “他是我的师父,净空法师。”陈晓旭介绍说。 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前半生,我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真的不是很多。我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判断、否定、反思和重新开始。”陈晓旭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说。 尽管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陈晓旭见到陌生人仍显拘谨,但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样——太自我了,别人都不欢迎我,记者对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理你,或者说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中的陈晓旭颇为低调,极少接受采访,更不愿意谈及私生活。不过她还是告诉《时代人物周报》,如今她跟父母和妹妹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大房子里,“演妙玉的姬玉老住在我们家。”还有就是,她的丈夫与她一起经营着世邦公司,他很健康很阳光很帅。 只演两部戏的名演员 陈晓旭一共只演了两部戏,即《红楼梦》和《家春秋》。但当年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因为她演了林黛玉。 “拍《红楼梦》时,我已经读过两遍原著了。给王导演写自荐信时,我还附上了14岁时发表的那首歌颂柳絮的小诗。” 陈晓旭说,她那时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长得非常瘦弱,爱读书,醉心于芭蕾。 18岁的陈晓旭 1985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18岁的陈晓旭听到这个消息后,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诗的自己的照片找到导演,毛遂自荐,要求饰演林黛玉。 开始导演怀疑我是否能演好。问我能否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导演觉得演林黛玉的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所以最终我得到了这个角色。” 接到试镜的通知,她没有告诉鞍山话剧团的同事和领导,而是请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 。在《红楼梦》剧组里一待就是三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她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 《红楼梦》后来成了中国电视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前后重播了700多次。 她和那部戏里的十多位以前默默无闻的男孩女孩一起一夜成名。那时,她只有21岁,我不觉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为我长得美,或是演技好,只是我的性格和气质与她很像。”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为她争取到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无论她怎么用功”,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梅表姐,都只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就拍过这么两部戏。一是我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别人有天赋;二是由于起点太高,我之后就没有再遇上什么合适的戏了。事实证明,这是我的幸运,要演就该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吗?” 浮华散尽是落寞。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十多年前还没有漂一族”的说法,她成了最早漂在北京的一拨人之一。没有租房中介,没有酒吧和迪厅,不知道往下该怎么走,多次搬家使得她几乎得了房子恐惧症——她害怕拖着行李飘零街头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出国热,我也盲目地心动过,想去美国,被拒签了。”为了出国,她雇了保姆,并把自己关在家里苦攻英语,她的孤僻性格竟然把保姆给吓跑了。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先去德国,想转签去美国。然而,她在德国呆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回国之后的陈晓旭,仍不确定自己该做什么,直到1991年阴差阳错地转入商界。 不懂广告的广告人 广告人陈晓旭 假如有广告客户要跟你谈广告代理,你会怎么谈?” 跟我谈?”陈晓旭显出非常吃惊的样子,我不知道,没有客户直接来找我谈的。我们各个部门都有总监,他们比我专业,我需要做的是坚持诚信经营的宗旨和为有志之士提供广阔的舞台。” 不跟客户谈广告的陈晓旭,于1996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担任董事长。那年,她29岁。 陈晓旭说,闯入广告界只是个偶然,说白了是为了生存。1991年,一个朋友告诉我说,长城广告公司在征集加盟承包经营,可以自己组一套班子单干,他们觉得我应该去试试。没想到公司竟同意由我组建制作总部,自负盈亏,我就大着胆子签了字。” 陈晓旭的创业资金是买股票赚来的。那时,中国的股市也是刚刚起步,她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跟着别人买原始股,没想到股票翻了好几倍,她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公司初创,顶着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制作总部经理”头衔的陈晓旭,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外,几乎一无所有。她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间客房当办公室,业务举步维艰,房租和人员工资几乎压得她抬不起头来。 她的第一个客户出现在一个月后。那是慕名而来的一家药厂,客户对她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另一家药厂也让她记忆犹新。那是湖北省一家制药厂,当时几乎就要倒闭了,与她签订了150多万元的代理合同,通过她的宣传,制药厂不但起死回生,而且兼并了一家小厂。 ‘林黛玉’的名气对生意没有什么帮助,有理性的人绝不会因为你是‘林黛玉’就与你合作。”陈晓旭说。话虽这么说,林黛玉”仍无形地为陈晓旭带来了一些宝贵的机会。当时,中国只有几百家广告公司,规模都不大,客户不知道做广告该信任谁,纷纷慕其名而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1993年,我们都是很顺利的,稳步发展。我进入的时机好,客户盈门。如果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想象,行业都已成熟、竞争也日趋激烈,不懂行的人哪有机会?” 如果说有困难,那就是在1994年。当时,全中国的经济都比较低谷,我们的业务稍微冷清一些。我从演员的角色转到负责一个小企业,不太懂得维系客户,到了1994年,我们失掉了一些客户,进入低潮,处于维持运转的状态。这完全是因为我自己的粗心大意。” 现在每一个人都懂得,除了对客户的专业服务外,一定要跟客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我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教训,1995年,我重新结识了一批客户,尤其是五粮液,一直跟我们合作了11年。” 9年之后,世邦已发展成包括广告、文化和商贸三家公司的一个品牌企业。 如今,陈晓旭投入1200万元,与中视传媒筹拍一部28集的电视连续剧,希望在文化领域有所作为。电视剧暂名为《红帮裁缝》,写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上海 西装行业的发展史和风雨飘摇时代的恩爱情仇。 过着一种平和的生活 以代理酒类品牌广告发家的陈晓旭却喜欢吃素,从不喝酒。受她的影响,世邦公司有几名员工也养成了素食的习惯。 弃影从商后,陈晓旭曾经很专注于赚钱,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她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 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我们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现在每天早上,陈晓旭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失败和成功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灵魂是不是长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学习在我的生活中占着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陈晓旭所说的错误”,是指行为、语言、思想上有意无意中的过失。 看上去,陈晓旭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而她却说,她的心理年龄已经不止100岁了”。 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当年的“林妹妹”是鞍山话剧团演员培训班的成员,偶然看到《红楼梦》招聘演员的启示,就写了自荐信。难得的是她看过两遍原著,18岁的小丫头凭着对原著的熟悉打动了导演。之后,谁也没想到,瘦弱孤独的林妹妹竟磨砺成干练独立的女强人,八年商海拼搏的她已在广告业占有一席之地。《红楼梦》后,陈晓旭只在《家》中出演了梅表姐,其后不愿意被定型、又找不到合适角色“转型”的她便陷入了迷茫,最终选择了放弃演戏。 如今陈晓旭显然更钟爱广告:“做广告完全由我自己掌握,演员却需要时机,《红楼梦》那是碰上了,也可能一辈子碰不上,机会性太大了。”陈晓旭的商场战绩不俗:1995年她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和先生协力打拼数年,如今广告客户囊括了酒类、服装类和皮鞋等。1998年她成立一家文化公司,致力于对影视剧的投资。5年来她的公司已经拍了7部电视电影,明年打算投拍长篇电视剧。她说:“如果能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快乐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