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11/25 1:05:33
--
子耿子兄,十分欣赏你的追梦旅游系列,你在说故事,我在听故事,出味。 青年时代在靖县乡下度过,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你秋暮年龄追梦,昔日的山水依旧,物人全非。昔日喧哗的油榨房、石灰窑不见了踪影,那都是年轻人干得活儿,许是如今乡下留不住年轻人的缘故。年轻人全都进城揽工赚钱。昔日在池塘边剖鸡鸭,鸡肠鸭内脏一不小心就会被鱼叼走,如今是一塘好清水,可惜冒得鱼。昔日真是榨油的时节,如今茶山租给外人种撒杉树,完全没有了当年的影子。这种情势是好还是不好?我想这样下去,今后田地都会荒芜。 值得欣慰的是乡亲们的热情款待,可是,你的如意算盘纯净的茶油买不会来了,呵呵。当年聪明活泼“闰土”式的陈霸,如今他那岁月沧桑、言行举止、木讷呆滞全部刻画在他的脸上,终究原因,是因为他与妇女儿童们成了留守大军,没有了甲等劳力的年轻人,这些老汉仍然要继续从事田间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当年知青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口号响切云霄,实为解决城市“劳动力的安置”实质性问题。可是今天历史又开了一个玩笑,如今回流到城市与当年知青数量相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下的都是老“闰土”和儿童妇女们,可是这些未来的“栋梁”不读书怎么办?即便在读没有父母在身边,也会收效甚微的。我为这些留守的孩子们的前途担忧起来,他们的父母为让经济压力得到缓解而出外打工,却给“留守儿童”带来负面影响,父辈们没有文化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这让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读书无用,孩子们会错误的认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可是这样下去,农村现代化何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