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也谈捉鱼和打猎的故事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5208)

--  作者:朋之
--  发布时间:2007/11/5 12:46:34

--  [原创]也谈捉鱼和打猎的故事

也谈捉鱼和打猎的故事

    我当年刚下乡时,是六男十女集体下放在一个农场里,农场属于草创阶段,一无资金二无田土,要把一大片湖泊湿地围垦出来改造成农田。由于第二年外洪内涝,整个湖田一片汪洋,一年多的辛苦白费了,农场运作无以为继,公社这才将我们这批知青分散插队到各个生产大队。

    回想在农场一年多的知青集体生活,要比插队后的单调、孤独、寂寞的生活要丰富得多。其中有几次抓鱼的经历就很有意思。

    那种天然湖泊,一到秋冬季节,水位就朝湖心退去,一脚背深的水,可延伸到湖中间好远。

一天清早,我和两个知青到湖田中去修补田塍,刚走进湖田不远,突然从旁边尚未围好田塍的湖面上一声水响,只见水呈喇叭口分开,箭一样朝湖心飞去,容不得我多想,第一反映就是把窝锹一甩,鞋袜不脱,裤脚不卷,跳下水朝那个水线追去。这时那两个知青也反映过来了,大声喊:鱼!鱼!和我一样跳下水朝鱼追去,还是那个小个子知青聪明,快速几步横插到鱼的前面,栏住了鱼朝湖心水深方向的去路,鱼被迫侧转方向再逃,我一步赶到,对着鱼一下扑过去,鱼朝前一窜,窜出去几米远,另一个知青又是一扑,鱼又是一窜,我们三个知青和那条鱼就是这样一扑一窜,一扑一窜,幸好水不深,折腾好几次我们三个人联手才把它摁住,撑得稀泥巴里面半天才提出水面,一看,那是一条半米多长,十大几斤的一条草鱼。我们三个兴高采烈,早工也不出了,找来扔掉的窝锹,铲几根湖草搓成绳子穿在鱼鳃上,三个人轮流提着回家。一阵湖风吹来,三个人都冷得浑身发抖,刚才是一阵忙乱没觉得,现在时令已入深秋,都穿上了秋衣秋裤、鞋子袜子,三个人浑身透湿跟落汤鸡一样,不一会儿,上牙碰下牙,嘴巴都发乌,话都说不圆了,必需赶快回去换衣服,于是那两个知青用窝锹把穿得系鱼的草绳上用手抬起,三个人一路小跑,跑到住地将鱼朝那几个女知青屋里一甩,急忙换衣服去了。

    冬季由于湖水退位,岸边上就留下大大小小的水塘,把水塘抽干,里面都有不少鱼。其实这些鱼都不是养的,可是农场把这种捕鱼行为作为集体行动,捕上来的鱼知青要用钱去买,有的知青就不服气,偷偷地把捉到的大鱼故意埋到淤泥底下,到第二天再去把它刨出来。还有脚鱼是不受控制的,那时的脚鱼真多,提个木桶,到塘边淤泥里去踩,不到两个小时就是一桶。

    还有就是冬天去巡湖,经常可捡到受伤或刚死的野鸭或其它迁徙过来越冬的水禽,据说有的还捡到过天鹅。那是因为冬天有人来湖里打猎,他们打猎的方法是:先筑一堵土墙,把一杆两米多长的铁筒,他们叫土铳,灌上火药和铁砂子,穿过土墙对准湖中水鸟聚集的方向,人就躲到土墙后,看好时机点上火捻,只见火光一闪,一声巨响,那土铳向后滑出十几米远,十几只甚至几十只野鸭和其它水鸟便倒在血泊中。有的只是受了伤,当时还能勉强飞,暂时逃离了狩猎者的魔掌,可不久由于受伤和饥饿就奄奄一息了,这样我们在巡湖时就经常能捡到这些猎物。当时也没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法,像天鹅这些珍稀鸟类人们想打就打。不过也怪,那时没有保护好像还蛮多,可经常看见,现在保护了反而觉得还少了,除了动物园外,野生的几乎看不到了。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7/11/5 15:07:48

--  
,要把一大片湖泊湿地围垦出来改造成农田。当年政府干的一件蠢事,违反生态规则,导自受到大自然百般报复......一段弯路后.又来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这都是深刻的教训,它的后面人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7/11/5 18:56:00

--  
       看见半米长的鱼,我都会奋不顾身地扑.我们山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11/6 0:22:29

--  
    打鸟有趣,捉鱼有趣。而围湖造田,既是不知趣,也实在太无趣。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11/6 0:50:59

--  
以下是引用淮羽在2007-11-6 0:22:29的发言:
    打鸟有趣,捉鱼有趣。而围湖造田,既是不知趣,也实在太无趣。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11/6 16:57:04

--  
当年围湖造田,大行其道,至今方知贻害子孙!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11/6 22:02:06

--  
以下是引用游客晏生在2007-11-5 18:56:00的发言:
       看见半米长的鱼,我都会奋不顾身地扑.我们山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山区难见这么大的鱼,但清澈见底的小溪流里的小鱼崽味道可真美啊,在我们江永,酸咸(读han )煮鱼崽是一道很不错的菜咧。


--  作者:朋之
--  发布时间:2007/11/9 22:47:12

--  

感谢布谷催春\\游客晏生\\淮羽\\80个知青娃\\湖边士\\李姐等朋友的跟帖点评。

那个年代崇尚的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并且还其乐无穷。要让高山低头,要让河水让路,美其名曰为改造自然,而实际上是在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将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还是顺应自然,师法自然比较好,尤其是看了犟牛朋友的华山照片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大自然是令人敬畏的。


符合您条件的共有8条 ,第:1 页/共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