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知青生活片段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4637)

--  作者:俞芷莱
--  发布时间:2007/10/30 16:25:21

--  知青生活片段

哥哥姐姐们:

        
你们好!        
        我是“嫩”知青,白泥湖的知青是个挺大的群体,但是都是“嫩”的。今天也来哥哥姐姐们的茶座,发两篇短文先。不知有没有白泥湖的,看见了请顶一下!
      

  

苏 老 倌


    苏老倌不姓苏,他姓陈,生于五十年代,大概其父母有感于苏联老大哥对中国革命的无私援助吧?在他的名字中有一个“苏”字。认识他时据说他母亲早已与他仍在服刑的父亲离了婚,并重组了新的家庭,还有了新的小弟弟。苏老倌的父母虽然都在世,但是在知青们的眼里他无异于一个“事实孤儿”。内向、敏感的性格让他默默承受着周围异样的眼光,在他十六、七岁的脸上,依稀过早地刻上了岁月的沧桑,大家都叫他苏老倌,没有人觉得不妥。这个瘦瘦高高的知青,其实蛮有才,花鸟虫鱼随手画来活灵活现。不过这个绘画的爱好也曾给他惹来不大不小的麻烦。记得当时我在知青连掌管着一个“小卖部”,其实就是代销一点肥皂、牙膏、信纸、邮票等知青的必需品,还兼管着邮件的收发,印象中就没有过苏老倌的信件。一天,苏老倌走进会计室(“小卖部”就在会计室里),要买四分钱的邮票,我告诉他,四分钱邮票只能寄到湘阴,寄到长沙的信要八分钱,他悻悻地走了,过了一天他凑齐了八分钱又来了。买了一张邮票,贴上信封后他没走,坐在会计室与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会。(他听说我父亲在文革中被逼死了,大概同病相怜吧,和我能聊几句)这其间,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在信封上画了起来,有花卉、有蝴蝶、等等,等等,信封的四周和背面都画满了。我当时只觉得刹是好看。不料想几天后,这封信被退了回来,原因是“信封上不得乱涂乱画!” 唉!可惜了那八分钱的邮票!

    七四年的夏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知青连队传开了:苏老倌失踪了!经调查,最后一个看见他的人证实,他是一个人拿了一条毛巾走出连队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连队得到通知:在湘江涨水淹没的芦苇荡里漂起了一具死尸,快去认尸。带队干部领了七八个男知青心慌慌地赶到湘江边,费尽周折总算把死尸捞上了岸,尸体早已腐烂,臭气熏人,手电光下实在无法辩认,经商议决定留下死尸,知青们先回连队,待天亮再作处理。全连队的人虽然没有等到确切的结论,却莫名地蔓延开了一种恐惧。原本与苏老倌同一寝室的几个室友,死活不敢回房睡觉,更有那恶作剧的男生,半夜躲在上厕所的必经之道处,装神弄鬼,战战兢兢地喊“苏老倌来哒…,鬼来哒…”。几个麻起胆子上厕所的女生,被一扑面而来的黑影吓得跌坐在地,哇哇大哭。我正在暗自为苏老倌的不幸身世伤感,听到外面的哭叫声,跑去一看,那“黑影”原来是一个稻草人,外面套上了苏老倌的衣服。我不懂这些同学怎么这样冷酷,苏老倌死了你们就不心痛吗?忍不住将稻草人狠狠地扔出去,喊道“苏老倌又没死,他不会死的!” 第二天,校部正式通知我们连队:那死尸不是知青,是一当地农民。

    过了些日子,一个大白天,连队又传来了“苏老倌来哒”,“苏老倌来哒”的叫声。是哪个又在装鬼?循声望去,没错,是苏老倌!是失踪多日的苏老倌!明晃晃的阳光下,他面带笑容,手里拎了个线网袋,里面装了个脸盆,还有几本《十万个为什么》。他高兴地告诉大家他去看他爸爸去了,他手里的东西都是爸爸送给他的。

    几个月后,长沙市民政局有少量的名额来招工,条件是照顾特殊困难的知青就业,不知是苏老倌的不幸身世令人同情,还是害怕他再出意外,给了一个名额给他。分配在长沙市二十九中,当厨房里烧火的普工。连队的知青并没有忘记他,有回长沙的就会去看望他,但是带回来的消息却越来越让人揪心:苏老倌离开知青连时就不太正常,回长沙后越来越神经,后来听说他已不能正常工作、正常生活,常常不吃不睡,一个人坐在高高的树杈上发呆。在大部分知青陆陆续续回城的时候,传来消息:苏老倌死了。




--  作者:俞芷莱
--  发布时间:2007/10/30 16:28:35

--  

“先 我!…”

每当我们回忆起那一次沉船事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那一声声戏剧性的“先救我!先救我!”……

七四年春节后不久,回长沙过年的知青们该返回农场务农了。为此白泥湖农场专门派了一艘能容纳三百多人的大船来长沙接知青。挥泪告别了送行的亲人,知青们背起被父母装得满满的行囊,登上了闹哄哄的大船。各连队知青呼朋唤友,在凛冽的寒风中向着白泥湖进发。

数小时后,大船接近了湘阴境内的白泥湖农场。农场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码头,只是在湘江边上搭了一个跳板,待大船抛锚停稳后,用一只小木船划过去,把大船上的人,一划子一划子地渡上岸。大船是靠不了岸的。

大船上的知青,大的十八、九岁;小的十五、六岁,正是愣头愣脑、焦躁不安的年纪。不等小船贴近大船的左舷,便有行李被抛入了船舱,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小船上跳,全然不顾艄公“一船只能上十个人!”、“不能上了,不能上了!”的喊叫。小船吃水越来越深,知青们仍在接二连三地跳上小船,其中不乏性情泼辣、平时就爱争个人先的女生。最终,几百人眼睁睁地看着小船不堪重负,垂直地没入水中。一霎间哭声震天,水面上漂起了瓶瓶罐罐,不外乎剁辣椒、炒面粉之类的东西。落入水中的人,即使会游泳,也经不住吃透了水的棉衣棉裤往下沉。大船的船舷太高,水里的人爬不上来,上面的人爱莫能助。大船上的人回过神来,纷纷找出船上备用的救生衣、救生圈往水里扔。只见没入水里的人,一番挣扎露出脑袋,惊惶地叫了两声“先救我!先救我…”不等叫出第三声便“咕、咕、咕…”地又沉入了水里。“先救我”、“先救我”的叫声此起彼伏。

大船上的人全都挤在左舷,关注着水上的救援。突然船上的广播里发出了凄厉的叫声“大船就要翻了!现在船体向左倾斜已超出三十度,请同志们立即向右舷转移!倾覆在即,必须服从指挥!…人们再次不寒而栗。尚未完全失去理智的人开始离开左舷,大船慢慢地恢复了平衡……

这次沉船事件虽然最后都脱离了危险,但经历此事受到了启示的人有多少、落水者后来遇事是否仍然爱争好抢,就不得而知了。


--  作者:俞芷莱
--  发布时间:2007/10/30 16:29:06

--  

苏 老 倌


    苏老倌不姓苏,他姓陈,生于五十年代,大概其父母有感于苏联老大哥对中国革命的无私援助吧?在他的名字中有一个“苏”字。认识他时据说他母亲早已与他仍在服刑的父亲离了婚,并重组了新的家庭,还有了新的小弟弟。苏老倌的父母虽然都在世,但是在知青们的眼里他无异于一个“事实孤儿”。内向、敏感的性格让他默默承受着周围异样的眼光,在他十六、七岁的脸上,依稀过早地刻上了岁月的沧桑,大家都叫他苏老倌,没有人觉得不妥。这个瘦瘦高高的知青,其实蛮有才,花鸟虫鱼随手画来活灵活现。不过这个绘画的爱好也曾给他惹来不大不小的麻烦。记得当时我在知青连掌管着一个“小卖部”,其实就是代销一点肥皂、牙膏、信纸、邮票等知青的必需品,还兼管着邮件的收发,印象中就没有过苏老倌的信件。一天,苏老倌走进会计室(“小卖部”就在会计室里),要买四分钱的邮票,我告诉他,四分钱邮票只能寄到湘阴,寄到长沙的信要八分钱,他悻悻地走了,过了一天他凑齐了八分钱又来了。买了一张邮票,贴上信封后他没走,坐在会计室与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会。(他听说我父亲在文革中被逼死了,大概同病相怜吧,和我能聊几句)这其间,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在信封上画了起来,有花卉、有蝴蝶、等等,等等,信封的四周和背面都画满了。我当时只觉得刹是好看。不料想几天后,这封信被退了回来,原因是“信封上不得乱涂乱画!” 唉!可惜了那八分钱的邮票!

    七四年的夏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知青连队传开了:苏老倌失踪了!经调查,最后一个看见他的人证实,他是一个人拿了一条毛巾走出连队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连队得到通知:在湘江涨水淹没的芦苇荡里漂起了一具死尸,快去认尸。带队干部领了七八个男知青心慌慌地赶到湘江边,费尽周折总算把死尸捞上了岸,尸体早已腐烂,臭气熏人,手电光下实在无法辩认,经商议决定留下死尸,知青们先回连队,待天亮再作处理。全连队的人虽然没有等到确切的结论,却莫名地蔓延开了一种恐惧。原本与苏老倌同一寝室的几个室友,死活不敢回房睡觉,更有那恶作剧的男生,半夜躲在上厕所的必经之道处,装神弄鬼,战战兢兢地喊“苏老倌来哒…,鬼来哒…”。几个麻起胆子上厕所的女生,被一扑面而来的黑影吓得跌坐在地,哇哇大哭。我正在暗自为苏老倌的不幸身世伤感,听到外面的哭叫声,跑去一看,那“黑影”原来是一个稻草人,外面套上了苏老倌的衣服。我不懂这些同学怎么这样冷酷,苏老倌死了你们就不心痛吗?忍不住将稻草人狠狠地扔出去,喊道“苏老倌又没死,他不会死的!” 第二天,校部正式通知我们连队:那死尸不是知青,是一当地农民。

    过了些日子,一个大白天,连队又传来了“苏老倌来哒”,“苏老倌来哒”的叫声。是哪个又在装鬼?循声望去,没错,是苏老倌!是失踪多日的苏老倌!明晃晃的阳光下,他面带笑容,手里拎了个线网袋,里面装了个脸盆,还有几本《十万个为什么》。他高兴地告诉大家他去看他爸爸去了,他手里的东西都是爸爸送给他的。

    几个月后,长沙市民政局有少量的名额来招工,条件是照顾特殊困难的知青就业,不知是苏老倌的不幸身世令人同情,还是害怕他再出意外,给了一个名额给他。分配在长沙市二十九中,当厨房里烧火的普工。连队的知青并没有忘记他,有回长沙的就会去看望他,但是带回来的消息却越来越让人揪心:苏老倌离开知青连时就不太正常,回长沙后越来越神经,后来听说他已不能正常工作、正常生活,常常不吃不睡,一个人坐在高高的树杈上发呆。在大部分知青陆陆续续回城的时候,传来消息:苏老倌死了。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10/30 16:46:18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你好!白泥湖知青朋友!热烈欢迎你来到湖南知青网!我们公共频道的版主友情周末就是白泥湖农场知青,我们相信,不久就有很多白泥湖知青来到知青家园。

谢谢!谢谢你为我们茶座送来诱人“香茗”!两个小故事讲述了知青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描写得很生动。苏老倌的境遇让人揪心。。。。。

企盼你更多佳作!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7/10/30 17:01:07

--  
以下是引用李姐在2007-10-30 16:46:18的发言:  

两个小故事讲述了知青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描写得很生动。苏老倌的境遇让人揪心。。。。。

企盼你更多佳作!


很喜欢读这样的小故事,无数个这样的小故事串起来,就是一本留给后人的“知青史\'!

谢谢你!朋友!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10/30 18:20:39

--  

欢迎来自白泥湖的年轻知青朋友俞芷莱

“先 救 我!…”——大船和小船应该已经靠岸边了,不然落水会有危险的

苏老倌——“苏老倌死了你们就不心痛吗?忍不住将稻草人狠狠地扔出去,

喊道:苏老倌又没死,他不会死的! ”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人有爱心

在当时的条件下,作者的正义和关爱难能可贵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10/31 13:55:47

--  

    欢迎俞芷莱朋友的到来!你是我在湖知网上见到的第一位下放湘阴的知青,因为我也是下放湘阴的(我在新泉,而且是六六届高中毕业、六八年下放),所以对你的到来更加高兴!
    

    讲知青,你确实很“嫩”;但讲写作,你却很“老”。你这分别为写事写人的两篇文章朴实无华,甚至挑不出多余的字句,却又内容充实,情感丰富,韵味十足,确实笔功老道,令我佩服!

    读你写的沉船事件,让我如同身临其境,看到了那场惊险与慌乱,真是令人后怕。读你笔下的苏老倌,让我如见其人,能体察到他的内心痛苦,不禁为他的失踪担心,为他的神经错乱揪心,为他的死亡伤心,更为导演他这出人生悲剧的那段历史痛心!

    在为你鼓掌和喝采的同时,盼望你发表更多的佳作!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0/31 18:00:17

--  
在为你鼓掌和喝采的同时,盼望你发表更多的佳作!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7/10/31 21:41:06

--  

真不错,说写就写!

看得出,你很会讲故事,文笔也相当流畅。这么多年没写,真是可惜了。

当然,现在还来得及。非常希望你写发了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  作者:知青铜匠
--  发布时间:2007/10/31 22:14:00

--  

非常希望你写发了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欢迎俞芷菜.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11/1 12:42:38

--  

芷菜妹妹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流畅生动!

非常喜欢!期盼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  作者:远足四方
--  发布时间:2007/11/1 23:35:28

--  

欢迎俞芷莱朋友!知青在特殊年代有特殊经历,那些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文章散发泥土芬芳.盼大家多写回忆录,让后代也了解我们年轻时的遭遇.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11/2 9:55:57

--  

    《苏老倌》,一代人的缩影之一。

    虽然亦有不少知青终于翻越山凹,迎来黎明。但确有不少知青,或如苏老倌般“呜呼”了,或如祥林嫂般潦倒了。

    所幸我们终于走到今天,而我们经历的曲折,已成为心的歌?!

    记取腊梅寒,迎来九尺香。

    记取昨日的艰辛,应该成为我们乃至后人励志的基石。

    看楼主的白描,亦想起乡音老姐姐的诸多自传,亦想起老楚的《习吴老倌》,都是白描的好文。

    祝芷莱妹妹在家园玩得开心,愿你有更多的好白描,沏成茶座的好茶!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11/2 12:02:42

--  
   知青生活,刻骨铭心,永远道不尽的故事,可歌可泣!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11/2 13:20:35

--  
以下是引用原生态在2007-10-30 17:01:07的发言:

很喜欢读这样的小故事,无数个这样的小故事串起来,就是一本留给后人的“知青史\'!

谢谢你!朋友!

    新朋友,你的文章很别致呢!你多写点,我最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小品文。


--  作者:俞芷莱
--  发布时间:2007/11/2 18:19:27

--  
初次走进茶座,便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李姐、原生态、浩宇、淮羽、李政协、艾目的、知青铜匠、湖边士、远足四方、80个知青娃、夜深人静、易山......一个个兄长大姐送来了热情的支持与鼓励,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说实话,几十年没写作文了,经不住艾木地的怂恿,试写了两篇,大家的鼓励也让我感到了压力,一时竟有点手足无措。 抱歉得很,暂时没想好还写些什么,日后有了新的笔墨,再请大家指教。我会努力的。再次向哥哥姐姐们道声“谢谢!”
--  作者:王亚群
--  发布时间:2007/11/3 15:42:48

--  
苏老倌太可惜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7/11/4 0:44:17

--  
以下是引用湖边士在2007-11-1 12:42:38的发言:

芷菜妹妹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流畅生动!

非常喜欢!期盼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湘雨
--  发布时间:2007/11/10 21:36:29

--  

         我最喜欢看你们知青写的故事了,篇幅不长,又真实感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