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写在<我们是雁阵>发布会之前的话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4545)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7/10/29 14:50:56 -- [原创]写在<我们是雁阵>发布会之前的话 写在<我们是雁阵>发布会之前的话 . 二十天前,好友朱赫和他的妻子来到我这里,赠我一本新出版的 <我们是雁阵>.当天,这本书就被我女儿和女婿拿走了.本想为此书写一点什么文字的,因没有了这本书作为参照,也就只好作罢了. 前几天,到了星沙女儿家,问:这书看完没有?一心扑在电子科研中的女婿,竟然回答说,看完了,并补充了一句,多年没有看文艺方面的书了,近年看的长篇,仅此一篇.读了,很有感触,也很感动. 因为这本书中写了作为长辈的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书写的一切非常真实.甚至还在某些段落出现我和我妻子的大名,这就更令他们倍感亲切.从这点看,我们的后辈,也是很关注我们的以往所经历的一切的,他们并非只关注自己.我们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生存在中国大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谓特殊,自然也就与众不同,我们的肩膀上负荷着沉重的家庭出身的包袱,那包袱其实就是一付囚禁犯人的锁链.但是我们毕竟没有触犯刑律,于是就美其名曰”知识青年”, 被强行消掉户口----那个可以每月领取二十七斤口粮的凭证. 赶湖鸭子般地被放逐到了农村.那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吗?那“广阔的天地”为什么只向我们这些背着“黑锅”的人倾斜?让我们将整个的青春岁月,在那个无所作为中,消磨殆尽? 不过,所庆幸的却是,我们没有在那个没有天枰的年代沉沦.我们成了一群在石缝中生长的小树,纵然只有一点贫少的泥土,一点少得可怜的雨露,我们还是在成长了,虽然身肢扭曲,却依然有着卓越的精神之光闪烁.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青精神”吧?这种精神,正像我们的知青作家梁晓声所说的那样:”纵然时代扭曲而此精神不可亵渎.纵然时过境迁而此精神不可轻薄.”我们的网友我们的知青作家朱赫,就是从这个基点出发,为我们的在那个沉重的年代所经历的过的,记录下来,记录下我们艰难跋涉的脚迹和我们的心的历程. 我很欣赏梁晓声的所说过的一段话:“十年之久,并非仅仅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几乎整整一代人和他们的影子的寓言.如果我是雕塑家,我将为当年的我们---一代知青凿铸这样一尊雕像---一条腿屹立在大地之上;另一条腿长脆不起.一只手托着改天换地的豪情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攥着“脱胎换骨”虔诚扪于胸前.当年的我们一方面是一批热血沸腾的垦荒者,另一方面是一些必须”接受再教育”的青少年.时代将我们一劈两半----它指令我们的一半赴汤蹈火一往无前,教导我们的另一半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灵魂深处要永远的“斗私批修”……” 朱赫在这本书中写的众多的知青人物,不正是这样吗? ----一条腿屹立在大地之上;另一条腿长脆不起.一只手托着改天换地的豪情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攥着“脱胎换骨”的虔诚扪于胸前.我们的心的历程,说白了不就是这样一个“脱胎换骨”磨砺过程吗? 另一位知青作家少功将我们的经历说得更加透彻.他说:我们这一群知青“衣衫褴褛,心身憔悴,辗转于城乡之间,挣扎于贵贱之间,求索于文明与野蛮之间,一任命运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他们常常以日当年地守着油灯企盼,企盼着近乎空白的未来。”这就是我们这一群体当年生活的写照呵!因为这样,我们”在梦里却老是看到一条仄且陡峭的弯弯的小路在黑暗里伸延,我不知道它的前面会伸向哪里。但我只能前进,只能奋力地向前跋涉,……” 我相信,每一个老知青,都有过这样的的体会的. 然而我们现在却是一群“由一个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成了现今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或老太婆了.但是,”我们人生进程中不能抹去的记忆,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尊严。” 为此,这本书,就有了一种厚重感.是值得我们用心读一读的.并且,也值得我们收藏在书架上,放在一个显目的位置.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儿孙们有兴趣的话,他们会从此书中得益匪浅的. 但是,你得小心,他们有可能会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让你解答的.有些问题,只怕是我们直到如今,依然还在困惑之中.那么,那就让真理或是历史来解惑吧!……
2007-10-29草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0/29 22:22:10 -- 我相信,每一个老知青,都有过这样的的体会的. 然而我们现在却是一群“由一个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成了现今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或老太婆了.但是,”我们人生进程中不能抹去的记忆,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尊严。” 为此,这本书,就有了一种厚重感.是值得我们用心读一读的.并且,也值得我们收藏在书架上,放在一个显目的位置.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儿孙们有兴趣的话,他们会从此书中得益匪浅的. |
-- 作者:桢桢 -- 发布时间:2007/10/29 22:45:44 -- 另一位知青作家少功将我们的经历说得更加透彻.他说:我们这一群知青“衣衫褴褛,心身憔悴,辗转于城乡之间,挣扎于贵贱之间,求索于文明与野蛮之间,一任命运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他们常常以日当年地守着油灯企盼,企盼着近乎空白的未来。”这就是我们这一群体当年生活的写照呵!因为这样,我们”在梦里却老是看到一条仄且陡峭的弯弯的小路在黑暗里伸延,我不知道它的前面会伸向哪里。但我只能前进,只能奋力地向前跋涉,……”
我相信,每一个老知青,都有过这样的的体会的. 然而我们现在却是一群“由一个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成了现今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或老太婆了.但是,”我们人生进程中不能抹去的记忆,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尊严。” 为此,这本书,就有了一种厚重感.是值得我们用心读一读的.并且,也值得我们收藏在书架上,放在一个显目的位置.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儿孙们有兴趣的话,他们会从此书中得益匪浅的. 有同感!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0/30 7:00:37 -- 热烈祝贺朱 赫作家 知青新著"我们是雁阵" 长沙首发式园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