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 “骑马”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1347)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7/9/24 23:51:28

--  [原创] “骑马”

吉林北端东临黑龙江,北部是内蒙古,是世界仅存的两块黑土地的边缘。这里的黑土层近一米深,这里的土壤,上面是20公分厚的草根,下面是近70公分的黑土,再下面才是黄土。属嫩江流域,土壤肥沃,水草丰美,草原上的草平均30公分高,最高的草达5,60公分高。
如果是好年景,谷子可长齐胸高,在新开荒的地上撒种的糜子,可以没过人。我曾和关里的农民讲过,但他们根本就不信,因为他们种的糜子长到齐胸深就已经算奇迹了。
我去过内蒙古大草原,朋友开车时热情的向我介绍内蒙大草原,等到了地方下车一看,天哪!那草只有十公分高,这也叫大草原。我问那位朋友,你见过大草原吗?他说这就是大草原哪。唉,不说了,人家说大草原也对,毕竟面积大嘛。

在这片大草原上物产丰富,鱼类有二十多种,鸟类也有几十种,虽说是到不了棒打狍子瓢匀鱼的程度,可一网打上几吨鱼还是可以的,吃鱼太方便了。
由于草原面积大人烟稀少,所以各生产队养几十匹马百十来头牛算少的。站在那里放眼望去,无际的草原,蓝天碧草一尘不染,清晨,你可以踏着软软的天然草毡,聆听百鸟清脆的歌声,各种野花盛开其间清新宜人。看着草原的日出。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绿叶上晶莹透明的露珠,立刻变成了闪烁的珍珠,各种植物转眼一片嫩绿,马群、牛群、羊群也在广阔的草原上开始蠕动,真是一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由得你不心旷神怡。
在这如画的美景中,看那如火的枣红马昂首嘶鸣,如雪的白马四蹄飞扬,那长长的白色鬃毛在风中飘逸,看得人如醉如痴。

我插队的地方正是这风景如画,可生活却很艰难的地方。数十年的平均主义,使得人们进取心丧失殆尽,同时也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时段。待到再想发展时大自然己无法提供出原有的宝藏。鱼类几乎绝迹,水鸟飞走了,植被破坏了。

“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军事,运输,传递信息等等都离不开马。现代“马”巳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但汽车,船,飞机的动力计算却是用“马力”计算,可见“马”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
古代战争中,马的多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士们飞马持枪,纵横驰骋,那威武的雄姿,使得多少热血男儿投身其中。那时的年轻人有几个不想骑马挎枪走天下的。

初来时看到当地汉子骑在马上扬鞭纵马,觉得威风八面。总想骑上跑他一圈,也好过过骑马的瘾,可惜队长严令我们不能骑。其实队长也是一片好意,怕把我们摔坏了。
不能骑马,心总不甘。按奈不住的好奇心,虽不能骑马,可还是喜欢马接近马,帮车老板套车,卸马饮马,帮饲养员喂马,逐渐的熟悉了马。

人懂马性,马通人性,只要你对马好,马也会对你好的。我们队上有个车老板姓孙,平常对马很好。一次下雪,出车途中遇到一个陡坡,本来应当没什么问题,可偏偏下了雪,坡陡路滑,东北大车又都没有闸,即使有闸因为有雪也不起做用,全靠辕马坐丘子。
下坡时车老板都要一手扶着车辕,一手持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大车被车老板们形容为前面四只虎后面一只狼。大车前面一般是三匹马拉套,(有时也套二匹),拉套马加上辕马,马再通人性也是动物,而后面一只狼指的是车轮。
开始下坡时老孙手扶着辕子,刚下不到一半时,孙老板脚下一滑,向前摔倒了下去,就在此时那匹辕马回过头来一只咬住孙老板的后脖梗,一直叼到坡下。如果不是那匹马叼住老孙,按大车向下冲的速度,和车上一吨多的货的重量,老孙必将命丧车轮之下。夏天的时候老孙的脖子后面两排牙印清晰可见,可见当时那马已用了全力,把老孙的脖梗子都咬破了。
我们去的时候住在队部,和马棚在同一大院。有时出来上厕所经常碰到老孙在喂马,所有干活的马都有专人喂养,我当时还以为老孙在做好事呢。后来饲养员告诉我,老孙是在报恩,几乎是每天半夜他都要起来亲自喂那匹马一次,如果队里细料不足了,他就从家里拿粮食喂马,那匹马从来都是队里所有的马中膘最好的马。
后来那匹马老了,拉不动车了,队里没人提杀了它吃肉。而是由它自由的游荡,就是有时啃了庄稼也没人理会。后来此马老死了,老孙套上车拉出把它埋了。

由于同在一个大院,我时不时的帮饲养员喂马,而且经常偷点细料喂马,饲养员大爷对我这种偷窃行为视而不见。我最喜欢一匹枣红马,它是一匹本地马,体格高大健壮,性情暴烈,骠悍极富持久力,具有反应灵敏、动作快速、爆发力好的特点,活泼但经常咬人,这可是马中大忌。
它只有三个人不咬,饲养员,车老板和我。只因为我经常偷料喂它,所以它从来没咬过我,而且对我还挺温顺的,它膘肥体健浑身毛色枣红色油光发亮,摸上去比摸丝绸还要舒服,丝绸是凉的,而它的皮毛却是温暖的,我经常喂它,给它刷洗。
农闲时队里没活,所有干活的马放假一天,让它们吃一天嫩草。队长派老孙和我去放马,老孙套上挂马车,我俩赶上马车跟着马群出发了。到了草地上,老孙把拉车的马也放开由它们去吃草,我们俩就开始打草。是给马准备晚上的饲料,俗语马无夜草不肥嘛。
打完草后把草拢起来后,我们就靠着草堆歇着,看着马群吃草。歇了一会老孙说:你不是老想骑马嘛?我说你咋知道的。老孙嘿嘿一笑说:你小子那点鬼心眼能瞒住我。
接着他给我讲一堆怎样骑马注意什么,可我什么也没听进去。奔着马群就去了,老孙躺在那喊:骑我那“里套”小花马,茏头我没摘给你留着哪,那马老实。
干活的马都听话,不像马群里没受过训的马,想抓住它,没门,你离它十几米时,它就注意你了,刚要靠近它早早的就跑开了。
到马群里就抓到了小花马,以前也听过骑马的注意事项,也看过骑马的动作,可那是理论,实际上满不是那么回事。毕竟是第一次,也很紧张,上了两次都没上去。我朝老孙说,这光屁股马不好上,你那不是带着马鞍子嘛。老孙说;“扯蛋,你就骑铲马吧”。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备上鞍子如果掉下来脚一旦让脚蹬子别住,人还不让马拖个半死。走还不会呢,就想跑”
我一想也对,只好如此了。于是我镇定下来,看了看小花马。那小花马个头不高,如果用学校里练双杠的方法结和跳木马的方法,应当没问题,刚是紧张的过失。我用手接住马背用力向上一跃,虽然没完全上去可身子已伏在马背上了,再一用力就骑了上去。骑在马上一看,哈,高人一头的感觉,不错。
回想起书里和电影里用马刺刺一下那马放开了跑的架式多威风,可人家有马蹬有马刺,咱这啥都没有,‘得’用脚后跟踢吧,这一踢不要紧,那小花马一下子就跑了起来,可把我吓坏了。回想起来就和带着儿子坐那激流勇进的感觉一样,由于第一次骑马,心里直发慌,不知它驼着我往那里,只能听天由命随它去。只见离马群越来越远,我可有点慌了。使劲一拉马疆,小花马猛的一拐,一下子把我甩了下来。好在马跑的不快,草地上草皮又厚又软,没摔咋地。我站了起来,那小花马在我摔下来后它就没动地方。
拉住马,这回有了经验双手用力一下子就上去了。挺高兴,“哈”咱也会骑马了。跑了一圈,回到草堆这里翻身下马,对老孙说,行吗?老孙说:“马跑得伸开腰,放开了,你那叫跑哇,那叫蛤蟆搂,”。接他又给我讲了讲注意事项,歇了一会,我又骑上马,跑了起来。这回有实践又有理论,身体随着马身子而动,拐弯时跟着马的移动身体也随之倾斜。跑了一会,老孙冲我喊到;行啦,别跑了,一会铲了屁股。正骑的高兴,那能听他的,跑了好一会觉得累了才回到草堆这里翻身下马。
到了草堆那往草堆上一躺,望着那兰天白云回味着骑在马上奔跑的感觉。虽说是没备马鞍,手里没枪,可那感觉也还真不错哩。这时老孙转过头来说;“让你下来吧,你不听,摸摸屁股痛不痛”他要不说我还晕在在云里雾里正兴奋中哪,可一摸屁股,‘呀’脊椎骨尾部火辣辣的痛,一下子我蹦了起来。‘嘿’别说还真痛的挺厉害,老孙说:“这是铲了,骑铲马就容易铲屁股”,我说:“老孙,你真不够朋友,也不事先告诉我一声”。
老孙乐了:“早就让你别骑了,你那听我的,骑的多高兴呀,不过,说句实话,那有想骑马还有不铲屁股的好事。凑合忍着吧”接着又说;“回去抹点鼻涕”我吃惊的说:“啊?那多恶心呀”可老孙说那是最有效的办法。
回到集体户里他们这群坏小子,看到我叉着腿走路,不但不同情我,还幸灾乐祸。我说我这是为你们以后骑马积累经验,省的你们犯同样的错误,这帮子臭小子不但不领情,居然还学我走路的样子。气的我抓起笤帚打他们,结果一个也没打着,他们跑的比我快。

马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你在观察它时,它也同样在观察你。它们的骗人手段也是很高明的。有一次我跟车到三十里之外拉东西回来,车老板姓孟。一路聊天解闷,拉着货回来时我看他总是敲打里套的那匹黑马。我说这马够用力的,你干么还打他,孟老板子乐了说:“你看它用力,它骗人哪”,我说看它挺卖力气的。老孟没理我,抱着大鞭不再挥动了。过了一会,老孟说你拉住这黑马拉的套绳,往回拉。我依他所说往回拉,‘嘿’那马拉的套绳居然让我给拉了过来。敢情这马做出卖力拉套的架式,一点没用力,高,实在是高。
老孟说:“你还别说我还真喜欢它”我说:“为什么”老孟说:“它平时好偷点懒,可到了节骨眼上它比其他的马都卖力,而且聪明,上那去只要去过几次不用管它就能奔那去”看来马也会思考问题,也有精的和傻的。

东北的车老板都使用大鞭,长约二米右左,这即是工具也是件攻击的利器。我曾见过一个打鞭子最好的车老板子,你向空抛出一枚五分硬币,他一鞭子可把这枚硬币抽打成两半喽。其准确性和力度掌握的恰到好处,如果用于攻击人,一鞭子手指还不抽下来。
使用马也是分人,性暴的以暴冶马,用鞭子使马老实,性格温和的用哄的方法使其干活。我们队上派给集体户的老户长是老孙大爷,五十多岁,慈眉善目,性格温和。从来没着急,作事非常有条理,他就是哄着马干活的车老板。
一次队里车都出去了,就派他和我去拉货,老户长挑了几匹马套上车我们就出车了。我发现老户长赶车使用手鞭(一米右左的短鞭,根本够不着前面拉套的马)而且还没鞭鞘,可奇怪的是那几匹马还都很卖力。我大惑不解。
回来卸完车,和老孙聊天时我问他此事,老孙乐了:“他的脾气好,从来不打马他要鞭鞘干么。他是哄着马干活,从当车老板那天开始到他不干车老板了,他那鞭子就没拴过鞭鞘。”
老孙讲到一次有二十多挂马车一起去拉货,回来时遇到一块沼泽地。我们那里的沼泽地是盐碱地,地表上是一层硬壳,空车和人走都没问题,可重车一上去,硬壳就破裂了,车即陷下去。
这种地表很少见到,但有就可连成片。第一挂大车陷了下去,那车老板鞭子甩的啪啪响,抽的那马都出血了,四匹马拚命的拉,泥浆四迸,可大车纹丝不动。其余车老板一看谁都不敢上前了,全都看着你们老户长,因为他的马别看他不打,可没有不卖力气的,这种情况以前也见过,几次都只有他的马车能过去。
你们老户长上了车,又叫上我,说你站在车上,我让你打那匹马,你就给我抽它,可有一样,不许抽出血来,抽出血来我可饶不了你。结果二十多辆马车只有你们老户长的车过去了,然后一辆一辆把二十多挂马车都拉出来了,所以十里八屯只要是赶过车的没有不知道你们的老户长的。

马和人一样,也有坏小子,而且其坏无比(马和马比)。我们队里有匹黄马,驯是驯出来了,可没人骑它。因为只要你骑上去,它就开跑,这家伙专门找墙角,树那跑而且距离只有几公分,千方百计的把你给蹭下来,所以没人骑它。
马有出头马和不出头马之分,不出头的马,如果没有其他马带着,它绝对不出屯子。怎么抽它也是在屯子边转,就是不出屯子,能气死你,可有一样好处外出回屯子那叫一个快。
一次我们出去打草,回屯取东西我就骑老孙的里套小花马,回屯子。一路上我也没管它,信马由缰,由着它走。快到屯子时它来劲了跑了起来,到屯子边时,有一道护屯堤,高二米右左,因为是护屯小堤,底座也就三米多,堤顶不宽只有三,四十公分宽。坡很陡,长有1000米右左,加上年久失修堤顶部巳不整齐。这马一溜快跑,到了这道堤这里,它竟然跑着上了堤顶上。
这下可把我吓坏了,在这堤顶上,堤高二米加上马高得三米多,那感觉够可怕的。别说跑就是走也得小心点。万一一步踏歪了,我和马不都得摔个半死。我也不敢打它也不敢勒缰绳,只好心里念一句佛,又念叨一句上帝,祈祷老天保佑。
万幸的是这匹小花马平时也爱走个窄道之类的路,一路平安的过去了,到了地头我才勒住马,下了马我的腿还哆嗦呢。往回走时知道它不出头,只好牵着它,出了屯子好远才上马。

我们队上的马倌姓‘都’,我们叫他三哥,这位三哥七个孩子,可岁数不大。农村结婚早加上他老婆生孩子又密,所以不到三十岁就是七个孩子的爹了。队里照顾他,让他放夜马,只要看住马群别啃了庄稼就成。
可您想台阶式七个孩子的白天能睡好觉嘛?我们刚去时还早请示,晚汇报哪。这位三哥和别人不一样,他是早汇报,晚请示。一天早请示时我离他很近,听他念念叨叨的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咋天我犯了个错误,马吃了庄稼,今天我一定改正错误,看好马。这都是我那小七他不让我睡觉,今天一定管好他,保证不犯错误了”。
第二天早请示时我已知马又吃了庄稼,可不严重,我就想听听他怎么说。就听三哥念叨一番后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昨天是老六跟我捣蛋,今天一定管好老六,不再犯错误了”到了第三天我乐了,三哥把责任又推到老五身上。过了几天我又凑了过去听三哥又在那念叨着:“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次您一定原谅我,我那老大淘气偷了邻居家一个西红柿,人家找上门来,只好安慰人家,又把老大打了一顿才没睡好觉,今天一定管好他们一定不再犯错误了。”
早请示完毕后出来时,我说;“三哥,你的孩子太少了”他说;为什么,我说:你应当要十五个才好。三哥说:“七个就够我受的了,你什么意思?你还让不让你三哥活了”。
我说:“你现在七个,一个月下来每个孩子你得念叨四次,要十五个每个念叨二次,三十个最好,每个孩子才念叨一次”气得三哥揪着我耳朵骂道:“就你小子耳朵尖,学点好,”。

一次三哥有事歇了几天,队长派我替他几天。正赶上秋雨连连,马圈的墙是干打垒,就怕这种雨。几天下来墙就松软的很,一天又是刮风,又是打雷下雨,马圈的墙跨了一段,马冒圈了。都跑了,这时正是快天黑了。
我赶紧跑到马廊,看都没看牵出匹马,上马就开追,等快到屯子路口时一看‘坏了’这匹小红马又是个不出头的马,回去换马,怕马群跑远了,如果到路口牵着它走出几百米也没事,可我着急,想到屯子了边时紧抽几下估计能冲过去。
没想到我抽了几下,速度快了可这小红马猛的一掰,我一下就摔了出去。马速快,我又没防备,等我起来才明白一句俗话的来由:捂着脖子转三圈找不就北在哪。我眼冒金花,头晕肚痛,还真就分辨不出那是哪了。
驯出来的马,只要人掉下来它就原地不动了。我虽然晕头转向,马还是看的清,上前抓住小红马。我好不容易爬上马,也不知东西南北,好在小红马恋家,驼着我回到马廊。下了马,缓了一会,伸伸胳膊腿,没啥大碍,再痛也得把马群追回来呀。这回得挑匹好马了,于是我牵出那匹我最喜欢的枣红马。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7/9/24 23:52:15

--  

这次准备的齐全,马鞍等全都备上了。上了马就往屯子北面追下去,枣红马因为经常咬人,所以没人敢骑它,平常只是架辕四面受控,今天总算放开了。
出屯时来到我刚才掉下来的地方,刚才起来时的我晕头转向也没细看,这一看: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下过雨,地上我摔下来的印迹清晰可见,就在高墚地边上不足十公分。那高梁刚收完,地上高粱茬子像利刃一样立在那里。天哪!如果那马晚搿方向一二秒钟,后果将不勘设想,冥冥中老天让我躲过这一劫数。

马在前进时方式分两种,一种为走,一种为跑。马不可能总在跑,平常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巡航速度前进,比跑慢比走快,但平稳人不累。好走马;速度快,行走稳,屁股三叉骨上放一个鸡蛋不能掉下来(但必须得马膘好,如果瘦马骨头都露着别说鸡蛋什么也放不住呀。)。马在跑的时候,前后起伏大,人要半站在马蹬上,随着马的身形动而动,马和人都不可能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所以马只有必要时或冲锋时才用跑的速度前进。
这枣红马今天似乎像是在向我展示它的才华,一会走,走的平稳还快,一会跑起来像风一样那速度没的说。一般的马都打鬃,就是把脖子上鬃毛剪短也就是留一寸左右。可这匹枣红马的鬃毛太漂亮了,所以车老板也舍不得剪,就留下来,还时不时的编上辫子装饰一番。
枣红马一跑起来,那鬃毛随风飘起,姿势又美。我向四周一看,‘唉’真可惜呀!!一个观众没有。跑了六七里路就看到了马群,我数了数一匹不少。这枣红马太棒了,天生就是圈马的好手,不一会就圈好马群往家里赶,那匹马不听话,枣红马追上去照屁股就咬一口。群马立即老老实实的了。我可高兴了,不用像往常一样又挥鞭子又吆喝的,骑在马上不费劲,就把活干了。
后来我和三哥说起枣红马的好处,让他把枣红马要过来放马那可省不少劲。可三哥说;“作梦去吧,咱这放马的算个啥,给啥马用啥马呗,车上重要,好马都得放在那”。唉!人自己的命运有时也不由自已掌握,马也如此。那枣红马多好的马呀,一辈子只能拉车这太可惜了呀!!

本地马种群虽不能说退化,但好马不多,所以各队都买好的良种马对马种进行改良。我们队曾买到一匹高血二串子马。就是纯种高血和本地马的二代,可谁知道这匹马它爹是不是纯种高血。
不过它倒是具有高血兼用型马的特征:身形高大健壮前胸宽阔,四肢细长蹄大,一看就善跑的马。
我们邻队也买进过一匹‘顿河’重型马的二代,一看就是重挽马品种,此马身型硕大,四肢粗壮。脊背宽阔,连大号马鞍都上不去。根本就没法骑,可若论拉车,此马可一匹顶二匹。
中国也进行马种的改良,但并没普及,而苏联集体农庄对马的改良巳自成体系,从马的改良上即可管中窥豹 。其管理水平明显高过我们的人民公社。
马种再好也要有良好的训练才成,一次我骑那匹高血二代,去溜它,一出屯就看见屯南面道上跑过一匹黑马。马上的人身着绿军装,肯定是部队的骑兵,高血马是骑乘兼用型但它祖宗可是英国纯种的纯血骑乘马。今天我要看看这马的遗传如何,我纵马跑上大道(其实就是土路,只不过宽一点而已)。等那骑兵到了跟前,一看我乐了,那骑兵的马的确不错,毛色油黑发亮,短小精悍,肌肉健壮。看身形估计是中国的三河马,比我骑的这匹马明显的小一号。
我和那骑兵招呼一声:“哥们咱们赛赛马”骑兵笑着说:“来吧,你发令”,我们两匹马并齐后,我喊了一声‘出发’我双脚一磕,这马就蹿了出去,还别说这高血马真有点赛马的遗传,一出发就以最快速度开跑,我耳边生风,我觉得速度还可以。跑了有三四百米时,我看了一眼,那骑兵和我差一个马身。
可到近一千米时我们已经平行了,我们俩都拼了,只见两匹马玩命的跑,可我怎么也拉不下骑兵了。跑到三四里路时我的马巳径开始落后一个马身了,又跑了一会我的马巳明显不行了。越拉越远,得咱认输吧。
部队的训练的马真是不错,一次一支部队拉练,到我们屯驻下。他们有几挂大车,看人家换马掌就一个人,一拍马屁股喊一句爬下,那马立马爬下,那当兵的单腿跪下把马蹄往腿上一放,用镙丝刀把马掌上镙丝拧下来换上新掌镙丝一上完成了。再看我们换马掌三四个人,还得搭个架了,把马拴上才行。


七十年代初,由于和苏联的关系恶化全民备战,我们这里也不例外,除基干民兵外,县里规定大队成立骑兵排,小队成立骑兵班,每个班十二名基干民兵,每人一支全新半自动步枪,每班十二匹战备马。这十二匹战备马不干活,随时备战。这下队里可增如了负担,十二匹好马不能干活,每天还得派人溜它们。战备了很长时间,除了几次训练外,其他时间再就没用过。
这期间发生过一件事令大家谈论了很久,我们民兵营长,兼战备连长。在一天把一箱受潮的半自动枪的子弹,放在自家炕头上去潮。结果炕上火了(火炕烧时间长了,烟道里焦油多了容易着火)正是作饭时,劳力都在地里,营长的老母亲不知咋办,干着急。等大队人马回来,那箱子弹外面木箱也烧着了,子弹也开始响了,谁还敢上前救火呀!好在营长睡的炕上啥都没有只有床炕席和那箱子弹,火没上到房子。只是连累他妈和他爹,爬在地下二个多小时,一锅玉米面大饼子糊了,一锅粥也完蛋了。

一天晚上十点多时西边草原上升起一棵红色信号弹,值班的民兵赶紧报告,一直报到公社。
公社决定立即出动骑兵搜索,一定要抓住苏修特务。因草原面积大,决定除战备骑兵班外,各队能派出多少民兵就派多少。而且要快,以防苏修特务逃跑。
这下队长可抓瞎了,时间紧,任务紧急,一时那找那么多骑马的人哪。队长找了点人,又想到我们知青,当时知青也编入民兵,但不是战备班,想摸枪门都没有,只不过有个名号而已。可这时用的上了,于是让我们三个骑马好一点的也骑上马,一起上凑个数,可就是没枪。
我们大队有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出动了二十多人马,凑在一起也上百号人马,整个一个真正的骑兵连。公社还调动了其他两个邻近大队的民兵,共计约三百多人马。
我当仁不让的把枣红马骑上了,所有人看着我都眼红,可没用,谁敢骑它,我让给他,他们敢吗?
人马凑齐后,马上出发。向西面草原上疾驰,上百匹马跑起来,那马蹄声如滚雷一般,分不出点数来。当时谁也不知道苏联特务什么样,也不知多少人,有枪没有。所以所有人谁都不说活,闷头向前跑,很快到达了预定地点,一百余人马分散开,距离六七米一个人,平行推进,进行拉网式搜索。
一百多人马聚在一起够多了,那可一大片哪。可散在草原上,就如同大海里的几只孤舟。那天月亮特别亮,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照的草原如同白昼一般,七八米开外,人和物清晰可辫。即使这样,在这么大的草原上搜几个苏联特务,也无疑似大海捞针一样。
大队人马排开了向西平行搜索,搜索了五六里路,什么也没搜到,这时看到了邻近大队马队,两队人马会合,等了一会另一个大队人马也来了,三百多人马忙了近二个小时,啥也没找到。公社领导也只好下令返回。
回去可不一样了,年轻人立即恢复了应有的本色,欢呼着放马狂奔。天空虽说月光明亮,但周围不可能像白天一样。在这朦胧中,奔驰在马队中间,周围都是人马,人在呼喊,马在狂奔,不由得你不兴奋,似乎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哈那感觉就像在真正的战场上。在这四周人欢马叫似万马奔腾的场面,就是一个胆小的战土也会被这雄壮的场景所感染,会一无返顾的奋身杀向敌阵。
我骑在马上看到这种场景,不由的想到,拍电影时那千军万马冲锋时的镜头,肯定和现在一样也就是几十匹马。
我骑那枣红马出尽力风头,没有马能超过它,只要前面有马,不用赶,它不一会就会超过去。在我的身后几十匹马都想超过去,可我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要知道;追逐的马队中,可有养精蓄锐的六十匹战备马。而枣红马巳干了一天的活。跑了一段,我放慢了速度,不想让它太累了。回到家中,纷纷卸下马鞍,回去睡觉去了。这时己是凌晨二点了。
大伙刚躺下,二点三十分,东面草原上又升起一颗红色信号弹,全体集合向东再来一次拉网式搜索,结果一样什么也没找到。
县公安局也来人了,什么没找到。过了几天来了一个部队的参谋,听说是个行家,那也没去听了听汇报,就说:那是定时信号弹,就是耍你们玩哪。你们来回折腾他在暗处看着乐,别理他就没事了。果然几天不理他,又放了几颗也就安静了。现在想起来,太简单了,不就是炮打灯加个定时器嘛。

七十年代邻近蒙古族公社举办那达幕大会,县里下令周边的几个公社都要派人去参加。公社在我们大队所在地,所以我们大队依照指令只好派人去参为加大会了,其实队长才不乐意去呢,耽误工呗。大队派出三挂马车,十几匹马参如比赛,项目不少,可我们只报了一项赛马,其他的项目如摔跤,射箭等一概不会。
咱汉族人最笨,其他各个民族都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汉族人啥歌舞都没有也不会。十几项比赛也只能参加赛马一项。我有幸被指派去参加赛马,皆因沾枣红马的光。去的人那叫多,三挂大车都坐不下,大队只好又加了两辆马车。
参加比赛的去都是挣工分,而其他人、大姑娘,小伙子们都是去看热闹不给工分。可那个年代,文化生活极其匮乏。为看场电影能跑几十里路,这那达幕还有不想去的,何况有大车坐。我们参加比赛的都不想骑马,骑行三十多里,人困马乏,还能比赛嘛?可大车都坐满了,咋整?
我们参加赛马的,手里还要牵着马,只好在边上挤,好不容易挤了上去,坐着也不舒服,唉!真没办法。
一路颠波,风尘赴赴,到了那达幕会场。大伙一哄而散,各自找热闹看去了,只剩我们这十几个参赛的,整理一下马匹马具,喂上草料,水等,还不敢让它们吃的太饱。完事后只有坐在那等,心里都盼着早点比赛,不管结果如何还都可以去玩呀!
还不错,赛马是第一项,我们纷纷牵着马到比赛场地去了。这枣红马,真是性烈,一上跑道就不安分了,四蹄往后刨着扬起一股股土来,昂首嘶鸣,一副急不可奈的样子。如果不是我勒着嚼子,它早就窜出去了。
我真心希望枣红马夺得第一,这样它就有可能改变它的命运。可我也知道这绝对是空想。因为马只要一上套拉车,再好的马也跑不快了。
两轮下来我们队的马只剩下二匹,成绩真是惨不忍赌。一匹是高血的后代,这也是一匹红马,一匹就是我骑的枣红马。
第三轮,我想拼尽全力也要进入决赛,那枣红马可就威风啦。刚一起跑枣红马还处于前列,
可到了后半段,看枣红马也用尽力全力可还是逐渐的落后了,在第三轮,无情的被淘汰了。我只好诅丧的把马拴好,坐在旁边默默的看着它,它也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下那一在高昂着的头。
过了一会有几个蒙古骑手,来到我们面前都在夸赞枣红马,对我说:“是你没有经验,一,骑乘马不应上套,二,应当头天来到赛场,跑了近三十里路,马的体力要下降的。三,我前二轮不应用全力,而是用跟的战术。”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可爱的枣红马呀!你就认命拉一辈子车吧。其实即使得了第一,也很难说不拉车。不过如果被人看中买了下来也许会有个好去呢?其实我在哀叹它的同时,也在哀叹自己的命运,不知以后会走向何方。
直到七六年回城,再也没骑过枣红马,也是没有机会。


全文完
苍狼向月 2007.9.23


--  作者:小城三月
--  发布时间:2007/9/25 10:32:35

--  
赞!好文章!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7/9/25 12:05:32

--  
生动描叙,文章精彩!让我们对草原牧民生活的了解。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9/25 13:39:38

--  
以下是引用布谷催春在2007-9-25 12:05:32的发言:
生动描叙,文章精彩!让我们对草原牧民生活的了解。


中秋节愉快

    苍狼兄的文章总是引人入胜,具有北方草原特有的剽悍和爽洒,具有男人特有的雄浑和冷峻。好!易山喜欢。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9/25 14:00:15

--  
以下是引用布谷催春在2007-9-25 12:05:32的发言:
生动描叙,文章精彩!让我们对草原牧民生活的了解。

谢谢!谢谢苍狼向月朋友好文!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7/9/25 17:31:05

--  
谢谢各位的赞赏,今天月圆之时祝福各位幸福安康!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9/25 22:34:51

--  
    谢谢苍狼向月送来了雄浑壮阔的草原风景画!也谢谢你为我提供了状物叙事的写作范本!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9/26 11:01:53

--  

没一点勇气的人不敢骑烈马。在北疆和通辽虽骑过一下马,可那都是旅游景点驯服的老马,你狠踹2脚也跑不几步的。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9/26 21:26:21

--  
以下是引用易山在2007-9-25 13:39:38的发言:


中秋节愉快

    苍狼兄的文章总是引人入胜,具有北方草原特有的剽悍和爽洒,具有男人特有的雄浑和冷峻。好!易山喜欢。



    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可爱的枣红马呀!你就认命拉一辈子车吧。其实即使得了第一,也很难说不拉车。不过如果被人看中买了下来也许会有个好去呢?其实我在哀叹它的同时,也在哀叹自己的命运,不知以后会走向何方。
直到七六年回城,再也没骑过枣红马,也是没有机会。小说看完了,看到男人的彪悍,看到枣红马通人性,看到苍狼兄在最艰难时期哀叹自己的命运的同时牵挂马的命运。好文!


--  作者:八景山
--  发布时间:2007/9/26 22:24:30

--  
苍狼向月的小说,以上山下乡时代为背景,以北方大草原为铺垫,讲述了人性和马性互通的情感世界。看完小说,让人长久地沉浸在叹惜、回味、遐思之中。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7/9/29 9:59:48

--  
以下是引用老灯火在2007-9-26 11:01:53的发言:

没一点勇气的人不敢骑烈马。在北疆和通辽虽骑过一下马,可那都是旅游景点驯服的老马,你狠踹2脚也跑不几步的。

我喜欢纵马狂奔的感觉,和开车还有所不同的是马的奔跑是具有野性的奔放,从头脑到全身都要调动起来。而你跨下不是只会完全服从的机器,而是也有着感情与知慧的伙伴,所以赛车的项目和赛马的项目是不同的,赛马同时也是在比赛马的能力和知慧。一个好的骑手和他心爱的马要互相交流的,有着朋友般的友谊。


景点的马必须老实不能再老实了,摔了人很麻烦的。


--  作者:桢桢
--  发布时间:2007/9/29 21:01:47

--  

   拜读了!

   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让我们对草原牧民的生活有了不少了解,谢谢苍狼向月的好文!忘不了你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介绍老北京哟!


--  作者:苍狼向月
--  发布时间:2007/9/30 15:15:40

--  
你好,桢桢,在北京未能很好的招待你,见谅!谢谢你的回贴,祝你十一欢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