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有的“专家”是靠不住的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0092) |
-- 作者:疾封 -- 发布时间:2007/9/11 23:08:59 -- 有的“专家”是靠不住的 有的“专家”是靠不住的 听说知青雕塑想建在城南的沿江风光带,这肯定会牵涉到城市景观规划。我想再一次提醒:即便是“专家”的方案也要多方斟酌。景观规划是由建筑学、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我希望雕塑艺术家在设计知青雕塑时能把景观生态作为基础来考虑。在此,我想借城北的沿江风光带的例子说几句题外话,虽然说的是建筑,却可以作为认识地理和生态的佐证。 城北在浏阳河和湘江的交汇处是新河三角洲,这里将建成长沙市图书馆、博物馆和音乐厅,打造长沙市名片。但这一耗资12亿的大型工程恰恰忽视了建筑与地理和生态的关系。这两馆一厅都有一个核心功能,即“藏”。图书馆要“藏”怕潮的书、博物馆要“藏”怕潮的文物、音乐厅要“藏”镇馆的怕潮的钢琴和其它乐器。两流护绕的三角洲云蒸霞蔚,水雾腾腾。如此一来,将来建成的两馆一厅的运转需要多少能耗来除湿?需要多少钱来维护啊!两馆一厅有必要建在这儿吗?符合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吗?这些专家是怎样审核这个方案的?真令人疑惑啊!报上登载这些方案都是经过专家审定的,可直觉告诉我,有的“专家”是靠不住的。我们知青一代人,是忧国忧民的一代人,思考的一代人,因此我们的投建牵涉到全体市民生活空间时,一定要努力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老百姓负责。 我对提出建知青雕塑和参加承办此事的人很敬重,此事不易,唯愿能办成办好。如果知青雕塑的倡导者和主持者心有成竹,大家都希望能把方案拿到网上听听知青的意见,虽然很难取得一致,至少可以避免一些遗憾。不管你们是否为知青雕塑解决了资金和土地的难题,我相信网友的智慧有可能为此锦上添花;如果你们敲定了可行的方案,网友也可能从市民感受到的生态空间等其它角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
-- 作者:师嫣 -- 发布时间:2007/9/11 23:36:26 -- 关于建知青雕塑,是沅江知青,湖南友阿集团老总胡子敬先生提出、主持和策划的义举,深得广大知青朋友的拥护。湖知网作为知青家园,只做了两件小事:一是开展了关于知青雕塑的讨论,并将网友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有关各方参考,二是联络了省内有名的雕塑家进行初步设计,与投资方沟通。作为一个网站,力所能及的只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湖知网是一个公共平台,我想,如知青雕塑的决策者、设计者或审定机构,有倾听知青朋友意见的打算,他们也许会来这里看帖,了解民意的。我们希望的是,知青雕塑树起来比没有要好。至于雕塑将表现什么?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湖知网以及网友们却不一定能把握。 谢谢疾封热情的参与,谢谢!! |
-- 作者:疾封 -- 发布时间:2007/9/12 17:39:36 -- 谢谢师嫣的提示,我就此打住知青雕塑话题。我对雕塑的定位是“心中的”,只是一种愿景,“说说而已”。我自己也兼管着网站,理解网站管理的难度,明白管理知青网站的特殊性。笨笨牛、李姐、师嫣…等人为知青网站无私的奉献,使广大知青非常敬佩。因此,以你们的人格魅力和知青网这一平台,就现有知青雕塑的运作基础,如果乐观的估计,你们有可能策划出以知青雕塑项目为主体,投建者乐意,政府满意,知青支持,利于市政发展的活动。当然这也可能是不知情的痴人网上的胡言乱语。再提示一句:师嫣说“联络了省内有名的雕塑家”,我不认识雕塑家,对他们无成见,但我想大概多数人都不会希望长沙城的主体雕塑都是一两人的作品吧!艺术太怕单一了。不当之处请海涵。 |
-- 作者:清风玉立 -- 发布时间:2007/9/14 10:04:29 -- 你对四大城市雕塑的批评就足以证明你是设计雕塑艺术的有心人,所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矗立起来的知青雕塑能是你“心中的”构思的话,我是铁杆的赞同者之一。“有的‘专家’是靠不住的”,看来对于雕塑你还蛮有研究了。佩服! |
-- 作者:泉水居士 -- 发布时间:2007/10/9 11:38:24 -- 靠不住的是“专家”,而不是真正的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