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上世纪50年代看过的外国电影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9828)

--  作者:白发渔樵
--  发布时间:2007/9/9 16:26:04

--  [原创]上世纪50年代看过的外国电影

上世纪50年代看过的外国电影

*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少年,也就是后来多成为知青的一代人,只要家庭经济比较宽裕,或多或少都看过不少外国影片。我那时因为父母都在省直文艺单位工作,可能看得更多一些。虽然那时朦朦胧胧,看不太明白,但留在今天的记忆仍颇为深刻。


        最早看的一部外国影片,记得是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那大概是在读小学二三年纪的时候,父母带我到新华电影院看的。我那时小小年纪,就觉得影片中那个帮爸爸找自行车的小男孩太可怜,那个社会太不公道,也觉得那影片太压抑。我不懂我父母为什么要带小小年纪的我去看这样的影片,很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与之齐名的还有《罗马11点》,那导演也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很多年以后,我国的著名导演如谢晋等仍将这几部影片奉为楷模。
        意大利影片很压抑,法国影片就不同了,最好看的法国影片莫过于《勇士的奇遇》,好象又叫《郁金香芳芳》,由当时法国红极一时的男星钱拉·菲利甫主演,那个时候,阿兰·德龙还没有出道。影片好看,是因为钱拉·菲利甫太英俊、潇洒,而且有一身好武艺,以至看完这部电影,很多小小年级的男孩都削竹为剑,立志要投笔从戎。而那个时候,什么李小龙、成龙还根本没听说过。钱拉·菲利甫好象还演过《红与黑》中的于连,后来患肺结核,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此外法国影片还有改编自大仲马同名小说的《三剑客》,那英雄美女不及《勇士的奇遇》,打闹却有过之,也很好看。
        而说到在当年中国观众中产生影响最大的影片,不能不说到印度的《流浪者》和《两亩地》。印度电影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概都叫言情剧,但赚取了中国观众太多的眼泪,尤其一首《拉兹之歌》,直到今天,仍余音不绝。
        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那个年代,西方国家进口的影片很少,美国的好像一部都没有,说到外国影片,更多的还是前苏联影片及少量的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换句话说,我们那个年代看到的外国文艺作品,除小说外,最多的还是前苏联电影。最早看到的一些前苏联影片,记得有《阿辽沙锻炼性格》、《乡村女教师》,后者为很多中老年观众所熟悉;另有《山中防哨》,是讲前苏联中亚地区边防军同境外武装匪帮打仗的故事,影片中俊马奔驰,看得甚是过瘾,其中有一个情节,是说有一个新战士骑马不敢跃过沟壑,连长告诉他,不是因为马胆小,而是因为人自己害怕,人要勇敢,马自然一跃而过;又有《黑孩子马克西姆》,讲一个海军士兵收养一个黑孩子的故事;还有《萨达阔》,里面有人与熊的搏斗,看得惊心动魄;还有《海军上将乌萨阔夫》,内容就不太记得了。再后来一点,陆续看得更多了,有《青年近卫军》、《卓娅与舒拉》、《攻克柏林》等,都是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其中《青年近卫军》在很多年以后才知道是根据法捷耶夫小说改编的,那也是法捷耶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卓娅与舒拉》中有一个德国鬼子折磨卓娅的镜头,让身穿单衣的卓娅在大风雪中行走,而那德国鬼子身穿厚厚的呢大衣还冻得直哆嗦。一个镜头,就让我对女英雄无限崇敬,而对法西斯强盗无比憎恨。《攻克柏林》的最后,斯大林乘飞机来到了柏林,穿一身白色的元帅服,面带微笑,向欢呼胜利的人们招手示意,而也是后来才知道,斯大林从来没有去过柏林,那编导胆子也忒大了点,不过这种“大”也有“大”的好处,不会说你篡改历史,反而会说这就是典型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前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影片应该说有太多太多,如后来还看到的《小莲娜寻父记》等,但都不及这几部印象深刻。除卫国战争题材,反映前苏联国内战争题材的也很多,首先是为中国一代少年儿童所崇拜的《夏伯阳》,夏伯阳留着两瞥大胡子,不喜欢派到他部队去的政治委员,他的士兵到河里去摸枪,政委问干什么,他说“摸鱼呐”,后来他却成为国内革命战争的英雄,那幅靠在机关枪旁用手指向前方的电影海报,也成为那时电影海报的经典。与夏伯阳齐名的还有也是骑兵将领的《柯楚别依》,那骑术还要胜过夏伯阳。说到国内革命战争题材,最著名的应该莫过于《静静的顿河》和《苦难的历程》。前者改编自萧洛霍夫同名小说,分上中下三集。那时小小年纪,对红军白军搞不清楚,因为那男主角、顿河的哥萨克葛里高利革命觉悟太低,一会儿到红军,一会儿到白军,但小小年纪,对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妮娅的爱情故事倒是非常关心,葛里高利背叛革命不怎么令人气愤,阿克西妮娅死于战乱却让人十分悲切。扮演葛里高利的男演员当时并不怎么出名,好像还是临时从群众演员中挑出来的,但扮演阿克西妮娅的贝丝特里茨卡娅在当年却是红极一时,她还与大腕邦达尔丘克演过《没有说完的故事》。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不同于《静静的顿河》,它反映的是沙皇时代的旧俄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后的命运,在它之后的与之题材相似的《日瓦哥医生》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当时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翻译到中国来,因而还不为人们所知。《苦难的历程》也分上中下三集,分别是《两姐妹》、《一九一八》和《阴暗的早晨》。这部影片也是在新华电影院看的,那时好像这类影片多是在新华电影院看,还要预先买票。

        然而,如果要说到那个时代前苏联影片中的著名影星,除了上文提到的贝丝特里茨卡娅,另外两位男演员更有分量。一位是邦达尔丘克,他的早期作品叫《金星英雄》,好像是写一个复员军人回乡办集体农庄,而其代表作应该是《奥赛罗》,他扮演摩尔人奥赛罗,身为三军统帅,却因嫉妒焚心,亲手掐死爱妻,酿成千古悲剧。那幅海报当年挂在新华电影院,极抢人眼球。海报上奥赛罗披着黑色战袍,而爱妻苔丝德蒙娜跪在他脚前,一袭红色长裙拖地。邦达尔丘克的晚期作品亦有著名的《一个人的遭遇》,也因为政治原因,多年以后才开禁。要说当年世界大师级的影星,邦达尔丘克算做一个。另一位是斯特里仁诺夫,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记得,但提到他的影片,人们都会想起他。首先是《牛虻》,那也是为一代所倾倒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电影。牛虻的坚毅,达到了人类情感的极至,即使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只能同他比肩。其次有《墨西哥人》、《上尉的女儿》。前者讲墨西哥的一个青年拳击手,为了给革命组织筹集经费,在拳台上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后者改编自普希金小说,以普加乔夫农民起义为时代背景,讲述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另外有《三海旅行》、《白夜》等。斯特里仁诺夫塑造的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似乎要多于邦达尔丘克,但不知为什么他在影坛的地位却反而不及。其实在我们心目中,当时前苏联最俊美的一号男星,应该还是斯特里仁诺夫。

        到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交恶之前,还陆陆续续看过一些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如前苏联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海军上尉巴宁》、《漫长的路》、《舞台前后》、《鲁缅柴夫案件》,波兰的《华沙美人鱼》,保加利亚的《前夜》等。还有一些影片,现在已记不起片名了。倒是当年引入中国的最后一部前苏联影片还记得,是一部轻喜剧片,叫《郭林的前程》。那构思也奇特,说一个工程师把很多本画报封面上的美女图一一剪开,留的留眼睛,留的留耳朵,留的留嘴巴,然后拼在一起,居然分毫不差地拼出了一张美丽的新面孔。他立志要找到这个从未谋面的他自己制造出来的美女,不惜跋山涉水,闹出很多笑话,居然让他给找到了,居然也分毫不差,让人匪夷所思。这个记忆与知青歌唱家张英士先生作过磋商,应为准确。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概一直到文革结束前,除了阿尔巴尼亚、越南和朝鲜寥寥无几的几部进口片,长达一二十年间,我们几乎再没有看到过别的国家的电影。也许因为如此,上世纪50年代的外国影片才留下了比较清晰的记忆。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7/9/10 11:33:00

--  

白发渔樵好记性,看了那么多的前苏电影,据然能记住故事情节和细节,佩服.读了你的帖子,想了许久,才录下以下的片名.回忆一下,也很有趣味的.

前苏电影集锦:

<苏沃洛夫><柴柯夫斯基><库图佐夫><红与黑><李尔王><复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库班哥萨克><丹特街谋杀案>(第六纵队)<我们好像见过面><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夏伯阳>(恰巴耶夫)<第四十一个><保卫察里津><脖子上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忠实的朋友><小海军><莫斯科人><勇敢的人><海之歌><伊万从军记><河上灯火><一年级小学生><保尔.柯察金><虎将><难忘的1918><不同的命运><带阁楼的房子><丘克与盖克><教育的诗篇><欧也尼.葛兰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带枪的人><伟大的战士><青年时代><青年先锋><列宁在1918><日日夜夜><山地大战><三个坦克手>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团的儿子><真正的人>(无脚飞将军)<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不平凡的夏天><易北河两岸>

<铁木耳和他的队伍><套中人><涅瓦大街><驯虎女郎>……


--  作者:麟姑儿
--  发布时间:2007/9/10 16:15:46

--  
记性真好!要奖励
--  作者:空山鸟语
--  发布时间:2007/9/10 20:20:18

--  

那时还有一个联电影名字的玩法,大家是否记得?

<<今日我休息>>来到<<十字街头>>看见<<偷自行车的人>>........


--  作者:人背犁
--  发布时间:2007/9/12 9:56:47

--  

“因为父母都在省直文艺单位工作”

是否曾经称呼为莽兄?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9/12 11:33:10

--  
《海底擒谍》、《侦查员的功勋》,还有好多。还有个芭蕾舞剧,不记得名字了,看得我只打瞌睡。
--  作者:愚夫
--  发布时间:2007/9/25 23:39:51

--  

蛮兄,好文采,樵夫?焦乎?莽夫……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9/27 0:19:48

--  
    难怪白发渔樵先生骨子里都透着文气,电影都看了这么多,书籍就更不用说了。更难为的是居然看过的东西都能过目不忘,如数家珍,运用自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一点不假。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9/27 1:03:34

--  
50年代家穷,没钱看电影,50年代末学校组织看电影全是战斗故事和英雄片!外国电影没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