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讨论] 说说“知青”的“特殊”性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6202) |
-- 作者:雪踪 -- 发布时间:2007/8/13 23:27:19 -- [讨论] 说说“知青”的“特殊”性 在网上看到许多有关“知青”的文章,回忆、怀念、遗憾、于心不甘等等复杂的感情都有所表达,其中,“特殊”这个词汇或隐或显常与“知青”联系在一起。归纳起来,知青的特殊大致在两方面:一是“知青”群体的特殊,二是“知青”经历的特殊。 |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7/8/14 0:39:36 -- 其实,“知青”的“特殊性”,存在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对立统一中! 既特殊,又普遍,这一类事件、人群、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要休息了,拜拜,愿大家美梦成真,晚安!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4 0:44:28 -- “人生苦短,转眼都是“奔6”的人了。无论怎样的经历,无论怎样的际遇,能奈其何。我曾戏语:能上网的知青是知青中的贵族。不是吗,经济上的承受力且不说,闲情总还有吧。我想,曾是知青,时下又是下岗职工的应该大有人在。为工作所累、为生活所累、为子女所累、为住房所累……,”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并不仅仅是因为都上过山下过乡,还因为我们在改革年代都有著相同的艰难遭遇,而审视改革中的遭遇反过来更能加深对我们上山下乡苦难的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会率先下岗?为什么我们在下岗后难以再就业?为什么我们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变动?为什么我们难以从改革的政策中受益?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的黄金年华没有书读?否则,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改革中不会过早下岗;而正是下岗,我们下放的负面影响才深远地显示出来。下放和下岗,这一代人经受了两种命运,从下放到下岗,“知青”一代人的沧桑命运还在延续,过去的苦难正成为大多数知青今日困窘的泉源。为工作所累、为生活所累、为子女所累、为住房所累,在这里发泄吧,当年知青,历尽坎坷,没有过不去的坎,过不去的河。 |
-- 作者:苦椎山人 -- 发布时间:2007/8/14 2:32:43 -- 楼主,沙发,板凳的话,实实在在.就象坐在茶馆,面对面打港一样. 是那么一回事,楼主点的那些人,加起来,怕是真正的四分之三呢. |
-- 作者:雪踪 -- 发布时间:2007/8/14 14:20:50 -- 谢谢各位陪聊。 本人帖中所言,有些中庸、丧志、看得开的味道。其实并不是我对“知青”的话题有好心情。恰恰相反,对“知青”话题有点不想说了,厌倦了。用“能奈其何”可以概括。“万里长城今尤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地球以亿年计算在滚动,地球上的生物以数十年(大约)为周期进行新陈代谢。 做想做的事,做能做的事。 |
-- 作者:依然美丽 -- 发布时间:2007/8/16 18:30:13 -- 做,想做的事。 做,能做的事。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8/16 19:34:58 -- 做,想做的事。 做,能做的事。 |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8/16 20:34:59 -- 做,想做的事。 做,能做的事。 |
-- 作者:秋虫 -- 发布时间:2007/8/16 20:49:00 -- 一楼主和四楼主,你们是真情的汉子!向不讲假话,不做虚假的汉子学习! |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8/16 22:48:50 --
知青有什么特殊性,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只是如今与人闲谈中,一提到知青,就会有人联想到爷爷奶奶,知青几乎成了老人的代名词,对此我早已习以为常。 这些年我辗转了几个单位,常有人问我多大年纪,一般我不大愿直接回答,反而把老底都抖出来反问道:我是知青,老三届知青,你说有多大哒? |
-- 作者:风雨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18 8:27:10 -- 真诚的人、实在的人,性情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