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白沙井旧事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5534)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8/8 6:46:18

--  [原创]白沙井旧事

白沙井旧事

  白沙井,是我每次回到长沙必去的地方。不仅是白沙井的水特别甜美,不仅是因为白沙井离我住的地方较近(不到3公里),而是这里留下了我幼时的足迹和不能忘记回忆。

  60年代时,白沙路还是一条穿城铁路。白沙井就位于这条铁路边的一座小山包的半腰。我和姐姐那时都在11中上学,每天顺着铁路上学和放学。白沙井就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那时的白沙公园还没有,白沙井只是两口很小的井,记得每口井都是在麻石上凿出的一个象大碗似的小坑。每次只能用瓜瓢舀取一瓢水,井里立即又自动装满,永远取之不尽。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挑水,上山的小路上,常常有打水的人在排队。

  上小学时,我就喜欢到白沙井去玩,不仅是去喝水,最主要的就是白沙井那一瓢一瓢取之不尽的景观吸引这着我。看着人们一瓢一瓢的在那个大碗中舀水,碗中始终只有满满的一碗水,绝对不会流出来,心中充满了神秘和好奇。

  上中学后,去白沙井就不光是玩了,而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我和姐姐每天到白沙井去挑水喝,以节约买自来水的花销。同时还挑点到家门口卖,补贴一点家用。由于我们放学后才能去挑水,正是赶上取水的高峰时刻,排队的人比较多,因此插队和扯皮的事就经常发生。

  再后来我上高中了,也不走这条路了,去白沙井的时间也少了。但闲时常和两三个好友到白沙井去玩。虽然我早已对白沙井的现象不再感到神秘。但我还是很喜欢看着人们一瓢一瓢地舀水。

  离开长沙下乡时,我从白沙井带了一水壶水。保存了很久。寄托着我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美不美,家乡水。

  世事变幻,再返白沙井已经是2002年了,白沙路已经代替了往年的铁路,白沙井也成了白沙公园。两口大碗似的井也变成了四口矩形的大井。取水的人更多了,大车、小车、摩托车、单车、行李车都成了运水的工具,但挑水的人基本上看不见了。那种取水的瓜瓢也没有看见了,都是用茶缸来舀水。

  休闲的人的人也很多,公园里的碑刻记载着这古井的历史,引起许多外地游客浏览。

  古朴、原始的感觉没有了,唯一不变的,就是这里的一切还是免费的。……


--  作者:酒鬼
--  发布时间:2007/8/8 9:59:06

--  
我们都是喝白沙井水长大的。那时我们家就住在城南路,白沙井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8/8 10:28:02

--  
以下是引用没有忘记在2007-8-8 6:46:18的发言:

    离开长沙下乡时,我从白沙井带了一水壶水。保存了很久。寄托着我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美不美,家乡水。



几幅家人的照片,是知青当年普遍的珍藏。而楼主格外不同,他藏着一壶家乡的井水,且是湖湘著名的白沙水,楼主之重情,由此可见。

关于白沙井的保护,还有一段也许楼主不知道的故事。随着城市开发力度加大,九十年代某日,古井附近的居民和古井的一些铁杆人士闻讯某大型建筑将覆盖白沙井,一时大哗。居民和一批铁杆保护者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我也是其中之一,并联络了媒体,多次组织保护活动,并多次上书,终于得到政府支持,使该已经上马的建筑项目终于下马。而同时,铁杆们还得到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将白沙古井建成小公园。由此,白沙古井不但得以保留,环境还更好了。此事在当年是轰动一时的,铁杆们功不可没啊!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7/8/8 20:58:59

--  
关于白沙井的保护,铁杆们功不可没啊!白沙古井不但得以保留,环境还更好了。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8/9 9:27:19

--  

跟一张2001年10月拍的照片,由于修贺龙体育馆,打基础挖洞,导致白沙井几乎见底。可见自然资源都还是比较脆弱的,不注意保护就可能造成损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7/8/9 11:03:04

--  

没有忘记兄的《白沙井旧事》同样勾起我儿时美好的回忆,小时家住都正街,离白沙井较远,尤其是要翻过天心阁下一段长长的麻石台阶,然后过马路,再经席草田等仄路长坡。当时,只要有同伴相邀,便毫不犹豫挑着木桶一路吆喝奔向白沙井。明明知道水桶不能舀满,一是挑不起,二是路上也会荡掉不少。但仍显狠,将两只水桶舀得满满的。回家的路上压得驼子一样,到家时桶子的水还剩一半,但仍忘不了给隔壁老人送去刚挑回的凉水,尽管累,望着挑回的水,心里仍有一种欣慰和满足感。

过去虽然生活艰苦,但城里小孩锻炼的机会较多,有意无意地锻炼了城里小孩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而现在的孩子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8/9 15:05:06

--  

    我在白沙井附近住了14年。因为住时已是成年人了,所以没有如没有忘记兄那样纯净的深情。但妙的是我的孩子对白沙井的感情却恰如没有忘记伯伯当年的纯洁和深厚。01年白沙井几近干涸的时候,我的孩子表现的挺有意思,每天去看几轮。有一天一进门就没头没脑的说:“妈妈,敬神咧!有用冒罗?”讲了好多遍,我才知确是一些头头在搞这事。每天我都可从儿子那里了解到白沙井的“痊愈”情况。这可奇了怪了?莫非大人硬是比孩子麻木些?

    谢谢没有忘记兄的佳作,真的很清淡,很悠美,那种怀旧的心情很感染人。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8/9 15:58:32

--  
没有忘记朋友的好文如白沙井水清凉诱人,拜读了,期盼更多佳作!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8/9 16:25:49

--  回复:(没有忘记)[原创]白沙井旧事

    我家离白沙井约1.5公里,小时候也到白沙井担过水、捉过蟋蟀。94年我公司在白沙井100m处买了房子,我又去过,那时没修白沙公园,岭上(油路上)堆的尽是垃圾,沿坡直下井旁,井水显然严重污染,看后叹气,心里不舒服。01年再去时已建好公园,还是很精致的,热天小山岭上好歇凉,是要感谢铁杆们啊!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8/11 22:28:13

--  
    没有忘记真是好记性,读小学四年级时在解放山睡了一晚的事没有忘记,从小学到中学那段时间与白沙井相关的事也没有忘记,还有当知青的故事更没有忘记。把这些没有忘记的都通通由心记变成博文记入电脑,贴进湖知网,便可成为不可忘记之传记了。真盼望没有忘记时刻不忘记做这件有意义的事,也好让我们伴福读到好文章。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7/8/12 6:44:20

--  
谢谢没有忘记兄的佳作,真的很清淡,很悠美,那种怀旧的心情很感染人。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8/12 10:39:42

--  

只有我比较惭愧,由于从小住得远,身为长沙人初见白沙井已到2002年,

不过虽没身临其境,却也早有耳闻,因此读没有忘记兄此文时,

脑海中出现了许多画面,竟是那么的熟悉,

看来故乡的水真是很神奇的哦!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3 15:14:15

--  

       没有去过白沙井,名气不小,用白沙命名商标的也很多。白沙井的由来知道的人可能也不少。

                         白沙井的由来

      话说长沙南门城外有一座小山,叫回龙山,山下有一口井,叫白沙井。周围好几里地的老百姓都爱来这里打水喝。长沙有名的白沙液酒,就是用这井水酿制的。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山,也没有井,当地人靠一口水塘生活。后来,不知从哪飞来一条黑龙,落到水塘里,成天在里面滚呀、翻呀,把一口塘水搅得象锅泥浆,人、畜喝了常常闹病。

    有天早晨,一位老农下地劳动,路过水塘,见塘边躺着一只紧闭双眼的丹顶鹤。老农想,这只白鹤一定是喝了塘里的水,中毒了。连忙把它捧回家,采些草药熬好汤,一匙一匙地喂进它的嘴里。不一会,白鹤苏醒过来,对着农夫点点头。然后展翅飞走了。

    几天后,一位名叫白沙的漂亮姑娘,来此开了一个小面铺。心怀歹意的黑龙变成一个黑汉子假装喝醉了酒,想要调戏白沙姑娘,白沙姑娘笑盈盈地招呼黑汉子坐下,端来一碗香喷喷的面条,黑汉子美滋滋地大口大口往肚里吞。白沙姑娘又不慌不忙地拿起掸尘朝面碗前一扬,面条顿时变成了一串铁链,牵住了黑汉子的肚肠。黑龙知道上了当,大吼一声,身子一抖,现了原形挣扎起来,刹那间搅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这时,只见一只耀眼的丹顶白鹤腾空而起,接着一座小山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压住了盘蜷挣扎着的龙身。白鹤又飞下来勒令黑龙不断地吐清水。

    乡亲们见到这奇事,十分惊异。欢呼着去寻找白鹤和白沙姑娘,可是找了半天,白鹤和白沙姑娘没有找着,却看见小山脚下,出现了一口水井,不断涌出清水,一尝,又甜又凉。这口井,后来就叫做“白沙井”。


--  作者:铁道人
--  发布时间:2007/8/13 23:17:21

--  
美文和美丽的传说,拜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