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余温尚在 残阳如血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5420)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7 1:00:34
-- [原创]余温尚在 残阳如血
余温尚在 残阳如血 夜深人静/文
老三届,那是充满激情的年代,知识青年下乡接受再教育。这一切摧毁了我青年时代的梦,摧毁了我立志有所作为的梦。而今是高科技迅猛的知识年代,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市场经济领域搏杀,犹如当年知青上山下乡滚一身泥巴、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如今的年轻人拼搏精神让我流泪,也让我绝望地嫉妒,逝去的青春无缘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像礼花一样绽放,只能在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白白消磨掉所剩时光,莫非经历文革年代的人是历史的人质? 30多年前“老子英雄儿好汉;宁长社会主义草,不长资本主义苗”的中学生,我和所有学生一样,响应了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偷偷的背着父母把户口迁移到了农村,随着大规模的下乡洪流,远赴穷山恶水的边远乡村,去接受 “贫下中农” 所谓的再教育。 当年冬天,1月14日正值我16岁生日,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衡阳市六中的初中毕业生敲锣打鼓用5辆解放牌卡车送到了衡南双林人民公社,那晚是用自带的铺盖在公社的地上铺上稻草过夜。第二天各生产队来领人了,分配下队时,用的是古老的传统方式——抓阄。把名字分别写在小纸片上,折成一颗颗大小差不多的小纸团,放在公社秘书摘下头上的草帽里,然后将草帽举过头顶,让各生产队长按公社指定的分配人数,依次在草帽中摸纸团领人。 那摸纸团的情景直到今天我还记忆忧新,让人哭笑不得。或高兴、欢乐、欣喜?或诅丧、懊恼、失望?于是我被分配在一个名叫“渣冲”生产队,想象中是山清水秀的,到达目的地让我傻了眼,是个穷山恶水的边缘地带,是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搭配来的女同学哭了......。 随着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豪言壮语声中,我们是带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虔诚之心去的。在农村我学到什了?学会了老实巴交,学会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学会了观天气的农谚:“早上起霞,干死蛤蟆;鱼鳞天,不雨风也癫......”学会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黄昏日暮倚在门槛抽旱烟。
那个激情的岁月,不论口号如何演变,却掩盖不了当年经济贫穷落后的中国,下乡是为了解决城市“劳动力的安置”实质性问题,可是今天我看到历史又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当年是千百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如今从乡村里回流到了城市与当年知青数量相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形中加重了城市就业压力,我的兄弟姊妹从大型国企下岗失去了工作。 当年知青在农村的磨难,被扭曲的人生,在我们每个知青的心灵上打下永远抹不去的烙印,回首往事隐隐作痛。那个年代接受知识的路断裂了,连接父辈事业的历史也断裂了,我们的事业梦被打的粉碎。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带着心灵的创伤,在黯淡的岁月,仍以青春年华去编织美好的梦境,当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了700个日日夜夜之后,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生我养我的家时,母亲惊异看着疲惫不堪的儿子,娘看到行李惊疑对我说:“儿呀,你咋把被褥行包拧回来了呢?”我说:“妈妈,我招工回城了,在铁路呢。”此时妈妈泪珠如雨,我不知道娘是高兴还是悲凄?两者兼有吧,是悲喜交加,因为儿子终于结束了磨难,这段历史既苦涩又平淡。那个“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年代,是不可抗拒的,过去的历史虽然无法割裂,但愿永远也不要重演了。 知青回城后进厂、待业种种,为了修补断裂了的知识之路,当年的知青在职大、夜大,与比我小得多的小年青一起听课、复习,去圆那早被打碎了的文凭梦,拿到毕业文凭的时候,热泪盈眶,那凝结着多少辛苦和泪?这种喜悦远远超过了我孩子正规大学文凭的付出。当年的知青能够跨越平庸,经历“…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凄楚,是因为知青这一代人懂得在平淡中孕育辉煌。 时隔三十多年后,去年春节过后终于如愿回乡下看看曾经洒汗流泪的地方,看望憨厚的老乡。接近昔日的“渣冲”,仍然是漫山的风化石,几株小草孤独的随风摇晃,唯一改变了的是不见了当年的茅草房。车开下公路进入机耕路段,下车休息片刻欣赏似曾识途找准方向,看到路边有一位年轻的农妇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树荫下玩耍,单纯可爱。于是向母女俩表示友好,发现她口袋里只有一块脏兮兮的红薯干。忽然想起车上还有一袋广州带来的果冻,便飞跑回车上,拿来送给她。那位年轻的母亲在小女孩耳边说了句什么,然后女孩就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让我感到手足无措。我继续前行,渐行渐远,我无意识看看后视镜,发现母女还站在那里向我招手。 到了生产队太阳已经偏西,整个村庄不见一个男人,老年妇女带着小孩三三两两倚在禾坪晒太阳,一群十多岁上下没有上学的孩子们在谷坪嬉戏,妇女们没有一个我能认识,她们用友好好奇的眼光看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向她们打听为什么不见一个男人,得到的结果是:“农闲男人们都进城做小本生意去了,青年人离乡背井打工去了。”我突然为这些留守的孩子们的前途担忧起来,他们的父母为让贫困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恐怕连这些为人父母的自己都没有料到,父辈没有文化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这让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读书无用,知识改变命运成了一句空话,农村现代化何以实现? 来到曾经熟悉的生产队队部,里面已经是堆满生锈的农具。猛一抬头,蓦然发现墙上留下曾经是我用油漆写的豪言壮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西下的斜阳照在墙上残留的字体上,我不由自主的伸手一摸,余温尚在,残阳如血!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7 1:26:11
--
夜深人静好。双林的乡下草鱼鲜美无比,非郊区污染水域带煤油味草鱼可比。因表兄是双林珍珠村乡村医生,前年与妻子去她插队的宝盖乡顺路在双林小住1日,村里确实见不到青年人,多外出打工去了。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7 1:30:20
--
老灯火斑斑,你好,初来论坛,为何我的帖子没有段落之分,编辑很多遍都不行,请赐教!并请你帮助排版。
|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8/7 1:33:16
--
余温尚在,残阳如血! 真好意境!好文笔!言简意深!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7 1:45:38
--
夜深人静好。大约你发的贴是从别的网站或自己博克贴过来的,而不是电脑文本发的,含有别的网站乱码。我只有轶事栏编贴权。你只要再打开自己原帖,点下方“编辑”,再点一下发贴栏上方“消除乱码”键即可恢复原排列,即此键:
|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7/8/7 6:53:00
--
逝去的青春无缘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像礼花一样绽放,只能在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白白消磨掉所剩时光,莫非经历文革年代的人是历史的人质?夜深人静友.讲得实在!
|
-- 作者:湘琴缘
-- 发布时间:2007/8/7 8:02:52
--
好文笔!言简意深!讲得实在!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7 12:16:38
--
老灯火好。双林的乡下草鱼鲜美无比,当年我用一根线绑上一颗大头针弯成鱼钩,在生产队鱼塘钓得几尾鲤鱼,然后深更半夜活水煮活鱼,没有一滴油,可是那美味语无论比......。双林珍珠离我青山大队咫尺之遥仅隔一条公路,有机会一起重游故地,嘿嘿!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9 13:29:31
--
以下是引用没有忘记在2007-8-7 1:33:16的发言:余温尚在,残阳如血! 真好意境!好文笔!言简意深! 逝去的年代,刻骨铭心的年代,每个知青都会说同一句话:没有忘记!嘿嘿!
|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8/9 17:19:39
--
那天看这帖可能没发好,一块板的,今日排版清楚了。
“来到曾经熟悉的生产队队部,里面已经是堆满生锈的农具。猛一抬头,蓦然发现墙上留下曾经是我用油漆写的豪言壮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西下的斜阳照在墙上残留的字体上,我不由自主的伸手一摸,余温尚在,残阳如血!” 这段写得真实有意思,我在乡下也写过很多标语口号,最大的写在山崖峭壁上,一方丈一个字,“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20里外都可看见。30多年过去了,回乡后队仓库没了,知青原房屋没了,我想看看自己留下了什么,扫兴的是那年写的大字小字都找不到了。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8/9 17:47:48
--
“来到曾经熟悉的生产队队部,里面已经是堆满生锈的农具。猛一抬头,蓦然发现墙上留下曾经是我用油漆写的豪言壮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西下的斜阳照在墙上残留的字体上,我不由自主的伸手一摸,余温尚在,残阳如血!” 写得好!“猛抬头”“蓦然”用的太有分量了,记忆的复苏来得如此猛烈,不仅作者心灵震动,读者也会在瞬间洞开记忆之门,如易山。76年“双抢”后,我也写过一次标语,不过不是墙上,也不是用油漆,是用石灰水写田头标语。还配了个劳动力专门铲草皮,然后由我在裸露的土皮上书写,内容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双抢上岸,劳力不散......”云云。那些字的生命力也就不过年把两年,没有楼主这些手迹的幸运,能等到它的主人在几十年后来触摸它的余温。谢谢夜深人静兄的好文!让我可怜的字有了一次被凭吊的机会。唉!残阳如血。
|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8/9 18:14:15
--
拜读夜深人静朋友的《余温尚在,残阳如血》,正如没有忘记朋友所言: 真好意境!好文笔!言简意深!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9 18:43:03
--
以下是引用易山在2007-8-9 17:47:48的发言: 写得好!“猛抬头”“蓦然”用的太有分量了,记忆的复苏来得如此猛烈,不仅作者心灵震动,读者也会在瞬间洞开记忆之门,如易山。76年“双抢”后,我也写过一次标语,不过不是墙上,也不是用油漆,是用石灰水写田头标语。还配了个劳动力专门铲草皮,然后由我在裸露的土皮上书写,内容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双抢上岸,劳力不散......”云云。那些字的生命力也就不过年把两年,没有楼主这些手迹的幸运,能等到它的主人在几十年后来触摸它的余温。谢谢夜深人静兄的好文!让我可怜的字有了一次被凭吊的机会。唉!残阳如血。 “双抢上岸,劳力不散......”那个时代的标语口号在墙上、田头斑驳,陈旧着一个时代的对错,历史上的对错已经成为过去,而那些斑驳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这里。
“知青”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历来有与历史对错相剥离的权利,我们只能从那些斑驳的墙上获取一些教训,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它的确在那样一个时代真切地发生过,真真切切塑造了一代“红色”的思想。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9 18:50:24
--
以下是引用浩宇在2007-8-9 17:19:39的发言: 这段写得真实有意思,我在乡下也写过很多标语口号,最大的写在山崖峭壁上,一方丈一个字,“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20里外都可看见。30多年过去了,回乡后队仓库没了,知青原房屋没了,我想看看自己留下了什么,扫兴的是那年写的大字小字都找不到了。
“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20里外都可看见。真是气势磅礴,陈永贵见了也要汗颜三分。我们村里没有高山峻岭和峭壁,所以我见没写过,否则,我会写得更大,让永贵同志目瞪口呆,呵呵!
|
-- 作者:深蓝
-- 发布时间:2007/8/10 16:16:33
--
夜深人静,几十年酿来的酒,细细品味,百味俱和。当年多少荒唐辛酸事,谈笑间近若昨日。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1 12:58:19
--
以下是引用深蓝在2007-8-10 16:16:33的发言: 夜深人静,几十年酿来的酒,细细品味,百味俱和。当年多少荒唐辛酸事,谈笑间近若昨日。 是这样,多少荒唐辛酸事和那充满着艰辛和苦楚。浩气长存的激情年代离去已有三十多年了,通过网络,重拾当年的激情和愚昧,抒发心中的感语。
|
-- 作者:良石1124
-- 发布时间:2007/8/13 12:35:03
--
好文!同经历同感受!我当年拿到大学通知书,做梦一样办了手续,迁了户口,坐车离开乡下时,看到田勘上大写的石灰水标语:“12小时干社会主义!24小时想社会主义!!”触目惊心。
我都不敢相信我竟真能离开这个苦役之地。进大学后,头几个月天天晚上作恶梦,梦见在漆黑的夜里,在大雨滂沱之中,在泥泞的田塍上探索滑行;或是梦到当地头头作梗,不让我上大学。。。夜夜惊醒,栾心狂跳,冷汗淋淋。唉!
|
-- 作者:彬彬
-- 发布时间:2007/8/13 18:07:30
--
夜深人静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这些体会,酸甜苦辣,我也有同感.我也学会了一些观天气的农谚,也经过很多求学的经历:职专,函大,自考.终于弥补了一些学习的机会,拿得了文凭... 夜深人静你还是比我有运气些,你只下乡了700天,我可下乡了1095天.招工上来后又下乡90天"双抢",乡下的啥活我都领悟到了.现在,又被改制改掉了,工作了30多年的工作没了,单位也没了.哎,真是什么"好事",我都经过.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3 18:30:54
--
以下是引用彬彬在2007-8-13 18:07:30的发言: 夜深人静你还是比我有运气些,你只下乡了700天,我可下乡了1095天.招工上来后又下乡90天"双抢",乡下的啥活我都领悟到了.现在,又被改制改掉了,工作了30多年的工作没了,单位也没了.哎,真是什么"好事",我都经过. 从下放到下岗,那一代人经历两种难以忍受的命运,“知青”一代人的沧桑命运还在延续,下放的苦难、下岗的困惑正成为多数知青困窘的泉源。
|
-- 作者:彬彬
-- 发布时间:2007/8/14 23:41:39
--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7-8-13 18:30:54的发言: 从下放到下岗,那一代人经历两种难以忍受的命运,“知青”一代人的沧桑命运还在延续,下放的苦难、下岗的困惑正成为多数知青困窘的泉源。 说得真对.下放的苦难、下岗的困惑正成为多数知青困窘的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