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从抗联军长到大土匪的谢文东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4956)

--  作者:草原野狼
--  发布时间:2007/8/2 9:25:30

--  从抗联军长到大土匪的谢文东

从抗联军长到大土匪的谢文东

草原野狼 / 文

由于《林海雪原》,由于《智取威虎山》,人们都知道了解放战争时东北的大土匪座山雕、许大马棒。其实,在当时东北众多的土匪头子中,谢文东才是真正的“老大”。只是,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入书入戏都有政治障碍,所以,知道了解他的人,便不多了。
谢文东的一生,颇有些传奇,也能给后人一些深思。

谢文东是一个多棱镜:他既做过长工,又靠做木材买卖置了地,当了地主;他既是赫赫有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1935年8月,还与杨靖宇等一起,荣列于中共中央《八一宣言》中所列的抗日民族英雄榜,连共产国际都知道了他谢文东这个人。后来,他却又降日,做了个矿山小把头,最后还变成了比他当抗联军长在后人眼中还出名的大土匪头子。

著名老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要紧的关头,也就往往只有那么几步。

饱经沧桑老谋深算的谢文东,在他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候,虽主观上每次都总想选一条于他有利的幸福之路。然而,结果,他总是选错了、走错了。

在日本投降以后的1945年8月的一段时间里,已近花甲之际的他,凭他抗联军长的资历、与中共有过的关系,以及他又拉起了的武装实力,本来还可以选择做一个“八路的司令”,赚一点余辉,以安度晚年。
因为,为迅速扩大队伍,当时国共双方都将东北一些地方武装势力、“胡子”、投降的伪军收编为自已的部队,以抢占东北地盘。那段时期,林彪率领的三十万东北民主联军,之中由关内来的老八路,不过十万人,其他扩充部份,除了发动老百姓参军外,相当数量便是收编的各种原敌伪与绿林武装。当时,由于国共双方谁胜谁负的态势尚不明朗,因而,那些地方武装势力倒向哪一方、接受哪一方的改编,便都能受到国共双方的欢迎。

然而,谢文东却鬼使神差地选了并不值钱的所谓“国军十五集团军东北先遣军上将”虚衔身份,而终遭致毁灭。

谢文东生于1887年,辽宁宽甸人,满族人。1920年全家逃荒到合江省(后并入黑龙江省)依兰县,先租地主的地种,后他靠进山拉木头出山卖,一步步也发了,也成了有地的主儿。1934年,领导了家乡土龙山反抗日本鬼子的几万农民暴动,并组成了抗日的“民众救国军”,谢为总司令。后“民众救国军”改编为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任军长,并于1937 年春加入了中共。
当时,谢已是50岁的人了。

1939年3月,抗联第八军受挫,其属下六个师,有五个师师长降敌,一个师溃散,全军仅剩其军部三十多人,自觉走头无路的谢文东,就投降了日本人。不过,日本人也不敢用他,后来,也仅仅就做了鸡西煤矿的一个小把头。
在抗战中,谢文东一家大小八口人也都被日寇杀害,仅剩下他的第四个儿子免难。要说他降日,肯定不可能是心甘情愿。只是当时那日本鬼子兵力实在太多,敌我武力悬殊太大,他带的抗联八军又已玩完,而他谢文东也不是一个准备做烈士的人,因而,降日,对他来讲,也算是无可奈何吧。也许,他只想“见机行事”,只想学那一反一复的抗日义勇军将领马占山,自认为:留得青山在,为第一。

如果说,谢文东降日,还有点被迫无奈,由不得他,否则就是战死。但,日本人投降后,他没有回归投向原与他有关系的中共与“八路”,而倒向了国民党“中央军”一方,则的确是他人生的最大失误。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谢即又拉起了一支有1000 多人的队伍,号称“三江人民自治军”,凭他曾是抗联军长的名声,在当时东北众多风起云涌成立的地方武装中,这算是一支大力量了。1945年至1946年上半年,中共合江省委、省政府都几次派人劝谢文东来做“八路”,对他曾降日的历史也表示不记旧帐,只要他能过来。时任合江省省长的李延禄,就是抗联第四军军长,与谢文东并肩一起战斗过,私人关系也很好。李延禄也数次给谢口信,望谢重新参加中共的武装行列。
可惜,谢文东这一次,是彻底看错了形势,也走错了方向。当时,他以为国民党当局才是正统的政府,着装整齐威武、武器精良的国军,才是中央军,而衣服朴素装备简陋的“八路”,一定是长不了。

选择的一步之差,仅几个月的局势演变,谢文东晚年的命运,便迅速离天,飞快入地。1946年11月21日谢文东被人民解放军抓获,12月3日,即在刁翎县以反革命土匪头子的罪名,予以枪决。

当时东北的土匪势力,谢文东是名声、实力都算最大的一支。牡丹江地区与整个东北的匪帮们,如许大马棒、座山雕(张乐山)等,都不过是几十百把人一群群的小土匪。不论是抗日,还是做土匪,当时东北境内的绿林武装,也大多是一小股一小股的。只有中共组织领导的抗日联军,才真正有些气侯。而国民党之所以能给谢文东一个东北先遣军“上将”总司令的头衔(给许大马棒、座山雕等土匪头子的衔头,则最大也不过是东北先遣军“少将”旅长之类),则也是看重谢的实力。

步了谢文东的后尘的,还有一个李华堂。他同样曾做过抗日联军第九军军长,后来也是既降了日本人,又再拉起队伍倒向了国民党一边。所以,这位不大不小的历史人物,最终也以大土匪身份完结。

李华堂担任抗联第九军军长时年龄为48岁,辽宁人,“九一八”时是吉林驻军的一名营长,因不愿当汉奸,率部抗日成立了“中国自卫军吉林第二支队”,后接受中共领导,并加入了中共,1935年编入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出任军长。1939年7月,抗联九军受挫,由于日寇与伪满军讨伐队"追剿",1939年7月19日,李华堂身边仅剩部属五人,又遇敌军邓云部的一个密探并为其认出,竟为密探说服,饥饿疲乏且已生“没法了”心情的李华堂,便同意了投降。
第二日(7月20日)李华堂便带着其妻李素珍及部属五人出山降敌。后来,到隹木斯做了一个叫“三江”的公寓经理。

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后,李华堂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追随谢文东,成了东北“四大匪首”(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之一。1946年12月12日被解放军抓获,在押送途中车祸身亡。

不过,对原抗联的战友,谢、李二位似还有点念旧余情在心。
民族英雄、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牺牲后,日寇因为不认识赵,就分别将谢文东与李华堂接来辨认赵的遗体。
那天,已降日并做了矿山小把头的谢文东,披着大衣走过来辨认,围观的人群给他闪开一条道。

躺在爬犁上的赵尚志遗体的样子极惨,胡子眉毛全是白白的霜雪,眼珠子冻成了两个白冰球往外鼓鼓着,头发冻得粘在爬犁上,脖子歪向一边。一个伪警察狗子怕谢文东不得劲看,用脚咚咚踢了赵的脑袋几下,想让他正过来,结果一绺头发都踢掉了,赵的脸也没转过来。这几脚,却把谢文东给踢火了。他眼珠子一瞪,伸手把那伪警察狗子推了个跟头,怒骂:“妈了×的,你没长手啊!”人堆一下子静了下来。谢文东阴着脸走到爬犁跟前,弯下腰去仔细看了看赵的尸首。直起腰时,叹口气,对那两个陪他来的日本军官面前说:“没错,是赵尚志。”随后,又对那伪警察狗子说:“赶紧给他准备口好棺材,别让他在这冰天雪地里露着。听见没?”

当时正在隹木斯做三江公寓经理的李华堂,日本人也要他来认一认,囚室地下那个躺着的死者是不是赵尚志。李华堂只瞅了一眼,眼泪就大滴大滴掉下来,大叫一声:“司令!你怎么这么着了!?”李华堂在抗联时,最尊敬的就是赵尚志,因为他觉得赵很看到起他,不仅帮他的自卫军支队扩充人马,送给武器装备,还提议让他李华堂当抗日联合军副总司令(赵尚志任总司令),并且让他的大名与杨靖宇、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抗日英雄并列,在中共中央的抗日《八一宣言》上与露脸,冠之以“民族英雄”称号,全国扬名。所以,他见到赵的遗体时,会掉泪。

2007/8/2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2 11:10:32

--  
一段错综复杂的野史,长见识了。反水的大佬不止谢,还有个巳被整编为解放军军长的郝鹏举(相当军级单位淮南民主联军司令)?
--  作者:长烟落日
--  发布时间:2007/8/2 11:15:02

--  

选择的一步之差,仅几个月的局势演变,谢文东晚年的命运,便迅速离天,飞快入地。

谢文东之哀,取之乎利也!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7/8/4 11:56:06

--  
著名老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要紧的关头,也就往往只有那么几步。谢谢草原野狼友,俺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