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对“知青雕塑”的期许和臆想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4059)

--  作者:不知天命
--  发布时间:2007/7/25 10:26:19

--  对“知青雕塑”的期许和臆想

    欣闻“知青雕塑”已在策划中,这是知青的大喜事大盛事,衷心盼望它早日竣工。


                 对“知青雕塑”的期许和臆想

我希望

它会使我激动,有一股血涌;

它会使我悲沧,有一行泪出;

它会使我深沉,有一种思想;

它会使我回忆,有一缕情怀;

它会使我欣然,如一杯烈酒;

它会使我留连,如一条老根。

它不一定是现实的,或许有点抽象;

它不一定是显露的,或许有点模糊;

它不一定是向上的,或许有点挣扎;

它不一定是阳光的,或许有点深沉;

它不是布尔乔亚,

它不是老去情怀,

它有霜风,

它有刀痕;

它有钢筋的骨,

它有泥土的情,

或许还有——当年理想的意蘊。

当我们都老去,

它还长久,

它还永恒;

它是一种启迪,

它是知青的历程。

但愿:

它是过去的我们,

它是现在的我们,

它是将来的我们。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25 11:43:58

--  

但愿:

它是历史的见证,

它是生命的追溯。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7/25 12:00:47

--  

    读了天命兄这段期许,我不禁猛击一把桌子,糟糕,电脑死机了,手掌也红了。天命兄,快拿酒精来呀?

    知青啊,请你洞穿历史!!!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7/25 13:35:54

--  
我们需要一座丰碑,一座纪念我们自己的丰碑,让我们可歌可泣的遭遇,我们不屈不饶的斗志:让我们惊天动地的历程,载记在这一座丰碑的上面。让世世代代记住,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有过如此壮烈的一族。

让丰碑永存我们知青的形象!让历史永远记住我们的青春!

它代表了百万知识青年的形象!它就是知青雕塑!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7/7/26 16:07:06

--  
赞赏不知天命老兄的好诗。我建议在雕塑周围可以再立几块诗碑,这首诗就可以镌刻其上。因为无论怎样征求意见,最后成型的雕塑也是会众说纷纭的。因为就是我们亲身有过那段经历的人们,对那段历史也有不同的解读。而文字也许是一种补充说明?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7/26 23:19:10

--  

  不知天命兄的诗,本身就如山崖的峥嵘和傲岸,又如海涛的激越和澎湃。

  读不知天命兄的诗,就有血涌,就有泪出,就有情溢,就有思飞。

  为什么有告诫世人“有阅历的人值得尊重”的箴言口口相传?

  就因为这“为情而造文”汩汩的灵感来自沉重生活的力量!


--  作者:落霞孤鹜
--  发布时间:2007/7/26 23:38:38

--  

    今夜进得此楼一行行读下来,一行行文字敲击在心上轰然作响,不由得心灵为之震颤!一幅幅遥远而烙在心底的画面即刻在脑海中徐徐展现,真个是“有一股血涌”、“有一杯烈酒”、“有一缕情怀”、“有一行泪出”,百感交集之中五味杂陈,让人深思、让人悲怆、让人欣然、让人冥想!

    我相信,将要矗立在湘江岸边的这座雕塑,它将承载着一代青年乃至一个时代沉甸甸的岁月,它应该是忠实地反观历史、瞻望未来、启示后人!它应经得住同代人的审视,更经得起后人的追溯和历史的叩问!

    如天命兄所刻画的那样:它有霜风,它有刀痕,它有钢筋的骨,它有泥土的情……

    不知天命的思想之刃,已经直逼这座雕塑的精神内核,谢谢你!向你致敬!

    感谢发起人、我们的知青兄弟胡子敬大哥!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7/7/28 9:16:48

--  

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7/28 11:05:55

--  
以下是引用犟牛在2007-7-26 16:07:06的发言:
赞赏不知天命老兄的好诗。我建议在雕塑周围可以再立几块诗碑,这首诗就可以镌刻其上。因为无论怎样征求意见,最后成型的雕塑也是会众说纷纭的。因为就是我们亲身有过那段经历的人们,对那段历史也有不同的解读。而文字也许是一种补充说明?

犟牛朋友用文字补充说明的建议很好。请知青朋友把你的建议提出来,让我们大家都来计献策,为的是能做得更好。


--  作者:轻描淡写
--  发布时间:2007/7/28 23:35:57

--  
对“知青雕塑”的期许和臆想

以下是引用不知天命在2007-7-25 10:26:19的发言:

    欣闻“知青雕塑”已在策划中,这是知青的大喜事大盛事,衷心盼望它早日竣工。


                 对“知青雕塑”的期许和臆想

我希望

它会使我激动,有一股血涌;

它会使我悲沧,有一行泪出;

它会使我深沉,有一种思想;

它会使我回忆,有一缕情怀;

它会使我欣然,如一杯烈酒;

它会使我留连,如一条老根。

它不一定是现实的,或许有点抽象;

它不一定是显露的,或许有点模糊;

它不一定是向上的,或许有点挣扎;

它不一定是阳光的,或许有点深沉;

它不是布尔乔亚,

它不是老去情怀,

它有霜风,

它有刀痕;

它有钢筋的骨,

它有泥土的情,

或许还有——当年理想的意蘊。

当我们都老去,

它还长久,

它还永恒;

它是一种启迪,

它是知青的历程。

但愿:

它是过去的我们,

它是现在的我们,

它是将来的我们。


落霞说的好:我相信,将要矗立在湘江岸边的这座雕塑,它将承载着一代青年乃至一个时代沉甸甸的岁月,它应该是忠实地反观历史、瞻望未来、启示后人!它应经得住同代人的审视,更经得起后人的追溯和历史的叩问!

不知天命的思想之刃,已经直逼这座雕塑的精神内核!


期盼有一座为知青“树碑立传”但不是为“上山下乡运动”歌功颂德的传世之作!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早已有了这样一座丰碑。它更多的记载着深重、苦涩、茫然、思索、挣扎、奋斗、还有青春热血、如花生命、、、、、、

我想,太具象的东西也许会比较难以涵盖如此深厚、如此沉重、如此丰富的内容!

太抽象又难以展现如此波澜壮阔、纷繁复杂、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

  









--  作者:善解人意
--  发布时间:2007/7/29 16:26:40

--  
以下是引用潇雨在2007-7-28 9:16:48的发言:

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我也非常期待!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7/30 9:29:50

--  

但愿这座知青雕塑能代表知青风貌,能早日竣工,

但愿它的的物质形态能够长久,能够永恒。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7/7/31 15:35:01

--  
以下是引用轻描淡写在2007-7-28 23:35:57的发言(节录)



期盼有一座为知青“树碑立传”但不是为“上山下乡运动”歌功颂德的传世之作!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早已有了这样一座丰碑。它更多的记载着深重、苦涩、茫然、思索、挣扎、奋斗、还有青春热血、如花生命、、、、、、

我想,太具象的东西也许会比较难以涵盖如此深厚、如此沉重、如此丰富的内容!

太抽象又难以展现如此波澜壮阔、纷繁复杂、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8/1 0:13:59

--  
    楼主虽取名“不知天命”,但读你“对‘知青雕塑’的期许和臆想”,觉得你不仅不是不知天命,而且是悟彻悟透了天命。我倒是因为虽早过天命之年却还真的没悟彻天命,所以对于这雕塑说不出象天命兄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期许和臆想,但真还觉得这尊雕塑的创作确实为难。她不是、也不能搞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又不是、也不能搞成“收租院”;更不是、也更不能搞成文革中那种“脚踩污泥胸怀天下的战天斗地的新社员”。所以,我很赞同在造型上“有点抽象”、“有点模糊”。用一块天山石来纪念八千湘女上天山,这个创意就很妙。不然的话,就连给那些被运去建设兵团当军嫂的湘女们刻画一张带何种表情的脸都“难于上天山”。当然,我并非主张也从江永或沅江弄块石头或者一张船帆来,但“天山石”毕竟可作为一种创意的参考。记得在美国看过越战和朝鲜战争的纪念雕塑,其中越战好象就是一个倒下的“V”字……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1 2:00:47

--  
以下是引用80个知青娃在2007-7-25 12:00:47的发言:

    读了天命兄这段期许,我不禁猛击一把桌子,糟糕,电脑死机了,手掌也红了。天命兄,快拿酒精来呀?

    知青啊,请你洞穿历史!!!



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