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嘣 咚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3113)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7/15 10:39:49 -- [原创]嘣 咚 嘣 咚 “记得儿时骑竹马,转眼成了白头翁”。不觉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古人常官场失意才想起抱孙子,如明代著名散曲作者、文武双全从军三十年仅官至副将的薛论道《宦归》云: 驷马车虚舟飘瓦,三公位费口粘牙。心怀着臣子忧,身伴着君王怕,总不如早早归家。老体斤输气力乏,且去与儿孙戏耍。 愚以为不论在朝在野,含饴弄孙是天伦之乐,不一定与失意、得意事搭界的。七个月前,护士抱着瞪着一双贼溜溜小眼大哭的婴儿对守在产房外的家人说,“恭喜添了千金”——也就是说我添了外孙女,荣升外公。虽然没到白头的年纪,顿觉自己生命的年轮大了好多圈。 老残先生说,小儿出世铁青着脸哇哇大哭,是畏人生的艰难不肯投生,被阎王爷一巴掌打落人间。不知小外孙女是否阎王爷一掌打落人间,不过屁股上确有块青巴掌印。有位写《废墟》的作家作过考据,臀部青记是大多汉族婴儿典型特征,长大渐褪,其他民族少见,不知是否确论? 女儿与女婿给这人间来客取了个网上热门的名字“婷婷”。孰知相邻2间病房就有4个,女儿家楼上还有小孩叫这“婷婷玉立”的名字!我不喜这落入俗套的名字,最近给她取了个小名“嘣咚”。 那是前几天午饭后,外婆招呼婷婷在儿童房午睡。阳台凉风习习,一时疏忽把她放在席梦思上,而不是有护栏的婴儿床里。我与女儿正在客厅听“百家讲坛”唐僧取经历史,突然听到“嘣咚”一声,女儿触电一样奔向儿童房,见婷婷裹着毛巾毯掉在木地板上哇哇大哭,梦中摔醒吓得浑身发抖!女儿急忙叫收拾厨房的妈妈,妈妈,婷婷会不会摔傻?! 我与妻子赶过去,见这小家伙象孔丘凸起的前额摔了个青印!妻子说小孩是摔大的,尺把高床边裹着毯子滚下木地板不会有大碍。我抱她去落地镜前,边摸着她脑后一小撮毛边说“摸南霸天头”(电影中那只留脑后一撮毛人物),她又象往常一样跳着脚大笑,估计真摔疼会大哭不止。我们订下严格制度,婷婷一定要睡在有护栏婴儿床,以防她滚下地来! 这两天我好几次背她去“落马”的儿童房,指着地板学她落地声“嘣咚”……这娃娃早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天真地绽开小酒窝踢着2只小腿,嘴里含糊地也在“嗡嗡,嗡嗡”欢叫。以后我一叫“嘣咚”,她就高兴得直跳,不知是否摔跤的感觉真好? “嘣咚”也许真有点语言天赋。上个月一天,这家伙到了出差回来父亲怀抱高兴地直叫唤“五八八,五八八……”据她母亲破译,应为“我爸爸,我爸爸……”“嘣咚”爷爷从县城赶来看孙女时,这小家伙立即笑着投向难见一面爷爷怀抱,而其他陌生人抱她会象杀猪一样叫唤——不知是否有人们所说血浓于水感觉。她会的第二句话是吃奶时哼哼“五妈妈”,希望第三句话是“五外公”…… 我们都怀疑七个多月“嘣咚”是曹孟德再世——“奸诈多疑”。前两天“嘣咚”感冒,女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药灌进她紧闭的嘴巴,弄得一见大人给她脖子围兜就杀猪般叫唤,哪怕你是喂她米糊糊。又把药混水灌奶瓶,她吸后发觉上当大哭一场。 “嘣咚”喜食西瓜,我们把瓜瓤去籽切成小片让她吸吮。见没长牙“嘣咚”几乎“囫囵吞枣”,当着她面把瓜瓤放进榨汁机,再把瓜汁倒进奶瓶让她吸,她楞是不肯吸杀猪般大叫,大约还惦记奶瓶灌药的事,好几天只肯吃点母乳。 上个月女婿抱她在餐桌旁用奶瓶喂水,不曾想“嘣咚”竟一把抓起桌上装满水玻璃凉水杯柄(相当扎啤杯子),我脑子马上闪过玻璃杯落地的情形……但什么也没发生,六个多月的“嘣咚”竟然抓起杯子未松手,直到她父亲把杯子一把接过! 对于六个多月“嘣咚”的握力,外公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与家人说,是否她有外公下乡返城后当过几年钳工的遗传,有这把超常手劲? 也正因有这把好手劲,我们有些怀疑这有着好看双眼皮和小酒窝的娃娃是电影里万恶的地主婆投胎——她常用那铁爪般的小手揪住人脸上或身上一小块皮肉,使劲拧,使劲拧……我们家人身上都几乎有这小坏蛋掐的指甲印,令人生疼。还有比她大的男娃被她拧哭过,这小子铁爪功在小区都有些名气。 在拿开她小“铁爪”时,想告诉她要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可惜她现在不会懂。 由于有这超常蛮力,这小子有近乎“壮士断臂”惊人之举: 还是上月,因感冒去医院打点滴。她竟趁母亲去交费,外婆与旁人说话的当口一举拔下头上的针头,鲜血直冒,惊得闻讯赶来的护士直冒冷汗!说,从未见六个多月女婴有这等歪孽! “嘣咚”的柔韧性也超过同龄女婴。她常在母亲怀里吃奶时两手分别提着两脚高举过头,还捧着一只脚往嘴里送(当然我们发现后把这并非“熊掌”放下)。七个月的她无师自通,可趴在沙发上做四至五个较规范的俯卧撑。有邻居建议,凭她的手劲与柔韧性是否大一点送去练体操;我与家人皆认为,靠蛮力还是象她当软件工程师父亲靠脑力吃饭,要视她以后爱好而定。 嘣咚小孙,幼年老成。铁爪神功,胜过男婴。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7/15 10:48:09 -- 嘣咚的蛮像 |
-- 作者:一江秋水 -- 发布时间:2007/7/15 11:04:58 -- 非常生动传神,也羡慕灯火兄官升“外公郎”,我大概还要过两年才能获此荣幸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7/15 11:56:53 -- 写得生动传神.佩服.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7/15 12:57:05 -- 宝贝“嘣咚”好可爱哦!她在展望未来呗!好喜欢这张照片。 |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7/15 13:09:37 -- 好可爱的小外孙哦!更可爱的是那个响亮的名字 “嘣 咚”! ![]() ![]() ![]() ![]() ![]() ![]() ![]() ![]() ![]() ![]() |
-- 作者:桢桢 -- 发布时间:2007/7/15 13:27:34 -- 以下是引用湖边士在2007-7-15 13:09:37的发言: 好可爱的小外孙哦!更可爱的是那个响亮的名字 “嘣 咚”! ![]() ![]() ![]() ![]() ![]() ![]() ![]() ![]() ![]() ![]() 写得生动传神.佩服. |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7/7/15 13:51:54 -- 嗬嗬,好可爱的“嘣咚”!有点像个男孩呢 |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15 14:47:57 -- 嘣咚一声,天伦之乐,跃然纸上。真好传神之笔。 |
-- 作者:绿碧岭 -- 发布时间:2007/7/15 15:27:09 -- 聪明,敏捷。非常可爱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7/15 16:02:26 -- 谢谢各位朋友评阅与鼓励还有帮小嘣咚做的艺术图片,收藏了。一篇乱弹,也算七个月前“第三代出生记”续篇,闲来扯谈与大家一块消暑。 |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7/15 16:53:57 -- 都说人是隔代亲。我以前不以为然,还曾向周围一些一门心事只围着孙子转的老同事表过硬态:我以后决不会傻到你们这个程度。殊不知孙子虞是夫来到人世后,竟不知不觉成了他的俘虏,鞍前马后,殷勤至极,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读老灯火的《嘣咚》真是感到亲切。观察之细致、感受之细微、描绘之细腻皆令人叫绝。 人近黄昏,尤重亲情。皓首之乐,首推弄孙。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7/15 19:01:31 -- 有位写《废墟》的作家作过考据,臀部青记是大多汉族婴儿典型特征,长大渐褪,其他民族少见,不知是否确论? 记得三十年前阅<解剖学报>,上有研究报告(论文)说,蒙古人种有三大特征:青斑、(眼皮的)蒙古褶、铲形门齿。青斑即婴儿期臀部青记。据研究报告说,化石显示“北京人”就是铲形门齿。从人种上说,亚洲的黄种人都属蒙古人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