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五保户习吴老倌(一个真实的故事)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29235)

--  作者:知青娃国楚
--  发布时间:2007/6/4 17:16:21

--  五保户习吴老倌(一个真实的故事)

      

五保户习吴老倌

(一个真实的故事)


          浏阳永和天符庙住着一位五保户习吴老倌,习吴老倌原本住在河边上,有一年涨大水,习吴老倌的婆娘不会游泳,习吴老倌跑得快,房子和婆娘被洪水卷走了,好在女儿岚岚嫁到江西去了。

     习吴老倌一贫如洗,通过生产队上的同意,习吴老倌这才搬到天符庙。岚岚得知浏阳遭了水灾,哭着从江西回浏阳,把父亲接到江西养老。习吴老倌在江西住了半个月,吵着要回浏阳,他在江西人生地不熟,不习惯。他讲江西苦;没有浏阳好。队长觉得习吴老倌可怜,队上安排住在天符庙,六几年破四旧,立四新,天符庙的菩萨老爷被红卫兵烧掉了,习吴老倌从此也就成了庙里的主人。他挺乐观,经常笑对人生,队上给他粮食和每月2块钱;根本不够他开销,遇到困难他总是能解决。开春的时侯,习吴老倌就赤脚卷起裤子,每天去田里捉泥鳅,晚上放黄鳝钻,用竹子织成笼子,黄鳝只能进去,不能出来。那时禾田里没有污染,一个晚上,运气好能捉到7,8斤鳝鱼。习吴老倌呷不完,经常拿到街上卖,兑些酒、烟、肉。他经常到河里捉鱼,真行!只见一串串的鱼提回来。对门邻舍喻老倌,后面屋里的王婆婆,隔壁房里的妇女主任宋大嫂,都沾了不少光。夏天习吴老倌穿一条短裤,一把蒲扇,脚穿一双木拖鞋,在永和的麻石街上溜达溜达。大家听见声音都晓得,是习吴老倌来了。因为他穿木拖鞋走起来特别响。他爱喝酒,聊天,又住在庙里。一些香客偷偷地光顾这里,求老爷。由于他的勤劳,习吴老倌的经济状况慢慢的好起来。

     冬天来了,对于习吴老倌来说,是狩猎的好时机。他带着一把土统,经常到山里狩猎。晚上他头戴棉衣,棉裤,棉鞋,睡在山里。每次回来都要带回几只山鸡,野免。他把几只山鸡炖了一锅,买些酒,请喻老倌,王婆婆,队长,邻舍一桌人打牙祭。吃饭的时候妇女主任过来,习吴老倌说:来得好来得好,你有口福。就请妇女主任落座。吃完饭,主任宋大嫂说:习吴老倌不要今朝有酒,今朝醉。有日要思无日。习吴老倌回敬他,吃光用光身体健康,钱是身外之物,身体是自己的。妇女主任摇头走了。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习吴老倌一年老一年,身体不如以前,渐渐便得了重病,上呕下泻,病得不能下床。邻舍喻老倌,王婆婆,队长,都来看他。他乐观对大家说:过几天我就会好些,莫担心。主任见老倌病得不轻,打电报到江西。江西离永和不太远,他的女儿一天就赶回了永和。女儿怕习吴老倌死,给他准备了后事买了一副千年屋(棺材)。在女儿精心护理下,习吴老倌与死神擦肩而过,病也好了,女儿也走了。又过上了快乐的日子。那时不准私人做生意,习吴老倌一个五保户,一个老人他做小生意没有人管他。六几年扯布要布票,买吃的要粮票,什么都要票证。习吴老倌队上发了布票给他,那时,每人一丈2尺。习吴老倌把布票卖了,被队长知道了,问他:没有衣穿怎么办?习吴老倌回敬队长:我不会找你要衣穿。后来,通过做点小生意习吴老倌又发了。常哼着花鼓小调,在街上喝酒。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挣了钱他也大方,经常接济队上困难的社员。宋大嫂知道了,说他:你老挣了钱要留一点防老。习吴老倌又回敬他:“钱是身上的漫,用干又有赚”(浏阳土话)。
       不久,习吴老倌摔了一跤,腿摔断了。由于腿脚不方便,不能做生意了。他撑着拐棍一步一移。一位老中医把他的腿治好了。两年没有做生意。由于没有钱用,习吴老倌叫来买主把棺材买了。这件事邻舍喻老倌晓得了,王婆婆也知道。都来说习吴老倌,说他不应该卖棺材。都劝他问他。你死了怎么埋?习吴老倌回答:队长是他的崽,邻舍是他的孙。如果不埋我,我就会臭烂一村。王婆婆气得说:干脆让死鬼把你煮成一锅吃了算了。习吴老倌回应:那更好,哈哈一笑,走了。

     又一个寒冬来了。冬天的习吴老棺笼着一个火箱,慢慢地在街上散步。仍继续喝他的酒,聊天。他跟喻老倌说:等永和通了火车出去玩玩。就在这天晚上,特别寒冷,习吴老倌回家睡觉,把火箱放在床上,不小心人睡着了。直到下半夜,天符庙大火冲天,被人发现,队长叫了社员起来救火。等大火扑灭,习吴老倌烧死在床上。队上人把老倌遗体清洗干净,准备装殓上山。但家里烧得一无所有,棺材早先被老倌自己买掉了。队长把他女儿叫来,队上组织临时借了一副棺材给他,还为他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习吴老倌终年80岁,
       天符庙送走了一位笑对人生的老头,有人说:他升天了。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6/11 18:59:46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神湾村
--  发布时间:2007/6/11 19:17:36

--  

谢谢楼主的好文........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6/11 21:05:34

--  

          好 一 个 乐 天 派 习 吴 老 倌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6/12 14:27:32

--  
混日子的做法不可取。知足常乐的精神值得我辈学习。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6/12 15:27:01

--  

国楚此文很有些蒲松龄的笔法。多写啊,我们等着读呢。

关于习吴老倌,听说原本姓习,习仲勋的习,至于后面为何跟了一个口天吴,不得而知。只是邻居里舍都这么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