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5/26 23:00:17
-- 烈火诗情写青春——浅议笑对人生的文本诗歌和网络诗歌

烈火诗情写青春 ——浅议笑对人生的文本诗歌和网络诗歌
初读笑对人生的诗歌是在去年五一长假的湖知网上,当时一群知青艺术家在长沙湘江风光带以文艺的形式与市民朋友一起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知青身上散发出的激情引发诗人无限感慨,事后写下一首同样激情燃烧的诗歌发表在湖知网坛,正是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火一般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特别是其中“人也可以不饶岁月”的诗句,我叹为经典。从此,我便格外关注笑兄的诗歌,逐渐由网络诗歌而文本诗歌,由诗歌而诗歌后面的诗人,一步一步地认识了诗人。 文本,一部蹉跎岁月的咏叹曲
摆在我案前的是延边出版社出版的笑兄的一本诗集,如水波一般的绿色线条从白色的封面穿过,一如它如歌的书名——《青春的岁月像条河》。说起来,当代诗歌我也读过不少,从前现实主义到后现代派,从先锋诗歌到丽华体。而自私的我依然是如此地喜欢笑兄这本诗集,因为它所表现的情愫属于我们知青,它是一部知青蹉跎岁月的咏叹曲,每一个音符,都在我——一个知青的心里激起涟漪,更激起我对数十年前尘封往事的追忆—— 正如笑兄的开篇诗所写:“山谷飘忽的风雨已变做发黄的诗笺\\夜阑人静时总把我心中的琴弦拨动\\我才知那青春岁月早已铭心刻骨\\如梦的诗情也渗透了血液与灵魂(见《心里的话》)” 笑兄的青春之歌是随着下乡的浪潮而唱响的: 一群懵懂少年坐着彩旗飘扬的敞蓬车即将奔赴广阔天地,妈妈的泪水流在少年诗人的心里。哦,“妈妈,让我走吧\\你看我塞满粉笔灰的肺叶,需要需要山村新鲜的清晨。”(见《妈妈,让我走吧》)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不知前路的艰辛,而少小离家的感伤,历历如昨。如果说刚刚离家的诗人对那场下乡运动还心存幻想,那么很快,接踵而至的生活磨砺,使诗人感受到了沉重。“清汤寡水吃得实在烦心头\\萝卜白菜吃得喉咙伸出了手\\走,烧炭的、做木工的知码子\\趁着赶集砍块肉,打壶酒(见《打拼火》)”。“我们在山中寻找流淌着自信的大道\\寻找挑战,寻找显示信心的强悍\\当青烟伴着雪花扬起又落下\\一个寒噤,我才明白已耗尽最后一丝热量”(见《烧木炭》)我们看到曾经心存幻想的少年知青,此时终于“一个寒噤,我才明白已耗尽最后一丝热量”。在《哭泣的夜》,诗人更直接描述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一些知青的悲惨遭遇:“这是电影里敌人拷打战士的场景\\几个知青被反绑着吊上祠堂的屋檩\\战友咬紧牙关痛苦的表情\\像要撕裂我的肝胆,绞碎我的心!”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我们竟然不敢出门:“黎明\\我不敢出门\\怕捅落露水\\我深知那是泪珠\\——夜夜有哭声\\夜晚\\我不敢出门\\怕摇曳的树影\\疑心是游荡的冤魂\\人血不是水\\人心是杆秤\\血必将凝成历史的积淀\\秤上自有善恶的准星”(见《露珠与树影》)。作者所写,当是一九六七年文革进入高潮时,下乡知青在那个疯狂岁月人人自危的情形。就在那一年,江永知青王百明不幸遇难。使我感动的还有诗人在彷徨中发出的心声《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我诅咒一个没有花开的花季\\我知道没有知识的滋润 人生都将窒息”。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诗人的思想不断走向成熟,如他的《望都庞岭》:“三十年前\\在霞光中望你\\那时,我正青春年少\\你也英俊\\我也英俊\\三十年后\\在暮色中看你\\你也苍茫\\我也苍茫” 可贵的是,沉重的生活,并没有销蚀诗人对生活的热情:“我也曾经惆怅\\我也曾经忧伤\\。。。。。。\\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决不拘谨和猥琐”。在这里,我们看到:岁月的磨难,并没有销退诗人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高度的生活热情,相反,逐渐养成他在逆境中笑对人生的人生态度。
网络,激情如火写人生
当网络时代来临的时候,笑兄的诗情再一次爆发。特别是自湖知网建立以来,笑兄诗作连连,成为湖知网小有名气的知青诗人。他在网络上高举知青的火把,为知青曲折的岁月咏叹,为知青的奋斗精神鼓掌,为知青的笑对人生喝彩。且看: 《我们就是知青》—— 我们从上个世纪中叶艰难走来 身边还弥漫着半个世纪的滚滚风尘 我们从祖国的广饶的田园走来 脸上有无尽的喜悦,身上带着伤痕
我们这代经历了我们民族所有的厄运 所有的厄运没有使我们屈服和沉沦 我们人生经历了本不应该有的不幸 所有的不幸绝没有使我们失去信心 我们没有向任何人乞求恩惠和怜悯 我们今天还意气风发还要天马行空 我们期待着这次盛会,排练日夜兼程 我们不老,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 让几十年劳动融会的舞蹈语汇翻飞 让几十年劳动练就的音乐旋律腾空 我们在正名,这名字充满宿命,充满忧伤 这名字充满卑微,使人分外伤神
这个名字如同黄皮肤黑眼睛一样 永远和联系着我们一代人的的生命 今天我们要用我们的舞蹈和歌声 去让这个名字获得世上人们的尊敬
要让我们的后人研究我们时会感到 这是个奇迹,可圈可点,震撼长空! 我们本应做得更好,将一个世界支撑! 我们完全可能,:因为我们名字就是:知青 在《人也可以不饶岁月》中,他写道:是的,我们失去很多,我们从不计较\\我们曾经很艰苦,但是我们自强不息\\我们曾经被打倒,但是没有被打垮\\今天,我们还要一展歌喉\\歌颂人民,歌颂祖国欣欣向荣。。。。。。\\原来总以为,岁月不饶人\\今天才知道,人也可以不饶岁月. 在《相信2006》中,他写道: 知青艰难困苦的岁月已变得遥远朦胧 今天,我们已告别奔波,开始品尝生活 当相聚似火的情怀呼唤着我的激情 我将忘却整个世界,为我的知青放歌 老知青啊,欢乐的乐曲掠过我沉醉的心灵 莫说那不堪回首往事已被城市的喧嚣淹没 那共同的遭遇已凝成今日温馨的知青情结 于是才有我们今天的相聚,放飞心中欢乐 “知青”,我们的这个名字像个宿命 伴我们走过四季,走过往日坎坷蹉跎 苦难已变成财富,我们快乐因为经历过 今日的粗茶淡饭我们也吃得舒心热火 今天,新年要来了,那春天就不再遥远 大雁会驮着春天驮着新的希望从南方飞来, 看:隆冬时节儿女们正在出发,情怀如火 他们就是我们的春天,秋日必有硕果 笑对人生诗歌特点之浅议
以我之力,要想对一位诗人的作品作出全面评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我在这里对笑对人生诗作仅仅谈几点个人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一以贯之的知青情愫:从少年时代到花甲之年,从下乡第一天到今天的网络时代,从《妈妈,让我走吧》到《人也可以不饶岁月》,几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诗人始终高举知青的火把,说知青事,抒知青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知青情结。这一始终如一的情愫并没有使他的诗歌表现出群体性的自私,相反,我们在其诗歌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国家、民族和对历史的沉重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围绕它们所形成的大我情结。这是作者可贵人格的体现,也是知青整体精神的可贵反光。 2、豪放的诗风:实际上,豪放的诗歌风格从诗人下乡第一天的《妈妈,让我走吧》就已经暗暗显示,但是,从早期文本诗歌到近年网络诗歌,作者的诗风还是有着悄然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早期的诗作往往显示出欲豪放而不得,何也,生活与时势的艰难使然也。因此,早期的诗歌,虽然我们已经可以读出诗人勉力学习豪放派李瑛的诗风,但由于生活与时势的原因,仍然可以看出诗人不免心忧气短,句式因而多用短句。依我看,其中也渗透了艾青等老一辈感伤诗人的某种诗风与情愫。而当打倒四人帮,知青的命运有所改观,特别是人到中年随着诗人眼界的开阔和知青一代工作与生活的压力逐渐减轻,诗人的不屈的向上的本性使得他的豪放诗风大展异彩。这个时候的诗人,感觉气贯长虹,或如飞流瀑布,一泻千里。诗歌的句子随气势而变长,而技巧更加成熟,思想更加深邃。这个时候的诗歌,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贺敬之贺体的影响。而事实上我知道,诗人也确实是先辈诗人李瑛、贺敬之的粉丝。我独不知诗人是否有读过美国诗人惠特曼,我设想,以诗人飞瀑般的气势,若读了惠特曼,只怕要以神州为鼓,而我必为之呼:“鼓啊,敲啊”! 3、如火的激情:我常想,诗歌是诗人的镜子,诗歌所表现出的某种情绪,必是诗人本性的表露。生活中的笑对人生为人处事心地善良、满腔热忱。我很爱听笑兄讲话,他的讲话激情似火,如诗如歌,催人向上。记得前次湖知网欢迎叶小平萧云,笨笨牛请笑兄作主持,笑兄的主持发言竟引来满堂喝彩。笑兄的诗歌与其人一脉相承,他的诗是火,一切阴霾都将在他的诗歌中被烧毁,而知青的激情则将被他的激情而激扬。 诚然,还有不少特点,如笑兄的诗歌极富抒情以及他质朴的语言特点等等,我以为,质朴而执白的语言常常是现代豪放派的特点之一,读惠特曼,读郭沫若、读金斯堡,常有此感。但古人有云:“质胜文则野”,因而,以个人管见,豪放风格的诗歌如何做好语言的推敲,亦是一个值得推敲的课题。因时间仓促,话长纸短,此处就不一一细说了。 诗是生命的歌。而笑兄以他的激情燃烧的诗歌创造了自己的第二生命。我由衷的祝贺他,并希望他在今后的人生中,继续高举诗歌的火把,以照亮自己的人生,以照亮我们的人生。(80个知青娃2007-5-26匆匆于长沙)
后记:早就说过要为笑对人生的诗歌写一个帖子,却因琐事拖至今日,昨闻笑兄不久将赴美探亲,今日匆匆写下此贴,权当笑兄饯行之酒,并预祝笑兄一路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