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 吊马庄之缘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21368) |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3/16 16:18:27 -- [原创] 吊马庄之缘
吊马庄之缘 在一次聚会上,尾巴说:“杨头、点点、浩宇决不知吊马庄的由来……”我暗想,这“由来”不就是传说的关公在此吊过马吗?虽见他神秘的诡笑,但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花样亦不好作答。也罢,谈笑中却勾起我对吊马庄之缘的一些回忆。 余鸟家住吊马庄的一个大宅门里,内里大约4户人家共一个大厅屋,他家有个小厅,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宽敞的,文革时(准确地说是68年)同学们无书可读,也就常到他家去玩。余鸟家很好客,余伯余伯母待人热情、大方,尽管当时物资短缺,但有什么好吃的也拿出来给大家尝尝;余伯母平易近人,下班后有空时常跟同学们一起交谈,对同学们的一些活动都很清楚,对同学们的性格、情绪细节都把握得很准,很是关心。那时的我有些怪,太热闹了,我就不太作声,或是独自到一边玩,余伯母以为我不开心,还就此事问过余鸟。 起初常到余鸟家玩的只是二中的10几个同学和家住吊马庄的几个小伙子,几乎每天下午都有7、8上10个到他家玩,扳扳手劲、举举杠铃、扯扯乱弹,好不痛快,似乎都不管文革大事,大约3点钟后便一起到灵官渡游湘江,而且每次几乎都要游过河,在桔子洲头玩一通回来。湘江中每天都有轮船和大的机帆船通过,这时河中往往会激起几尺高的层层波澜,我们这些小伙儿是决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是一定要赶过去冲浪的。有时兴起还要攀上后面的拖船,以便不费劳力的逆流而上,但凶神恶煞的船老板决不容忍,一边骂一边举起撑杆朝我们风一般地追过来,用带铁椎的撑杆乱捅,如果躲在拖船后的船舵上,他就用开水泼,我们多次有惊无险,毫发无损,甚是开心。 这样一直玩了好几个月。到了冬季遇上天气好我们也游游冬泳,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年12月29日,我们在烈士公园玩,那天寒风刺骨,本不打算游泳,但见人工湖的鱼儿鲍头,便引起下湖捉鱼的兴趣。下水真冷,围观的人啧啧不已,尾巴虽是铁打金刚,却冷得说了句经典“哈,变成螺丝钉了。”因而我们虽经努力也只捉了三条鱼,杨头总结捉鱼的经验是:一手抓鱼背,一手挡鱼头。杨头、余鸟和我各抓一条,尾巴最卖力,可是空手而归。回来在凯旋门照了像,题词“到中游击水,浪遏飞舟”日期则是我有意写为69年元月1日的。 高高兴兴地捉了鱼回到吊马庄,是余伯亲手煮的鱼,余鸟打了酒,我是跑回家拿了10个小酒杯,鱼香可口,大伙儿痛痛快快地海了一顿,我可是第一次开了酒戒啊! 我们本是清一色的,打打闹闹、吆吆喝喝、好不爽快,可能上帝看不惯太单调的颜色,有意思的安排余鸟的邻居罗丽萍带来了几个外校的女同学,点点就是那次进入这个圈子的,这下更热闹了,空气都漫溢青春的气息。庄园里不再是“三套车”那样忧郁的歌,而更多的是“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喀秋莎”“小路”“草原之夜”那样浪漫轻快的爱情歌曲。余鸟是俨然的歌手,什么歌都唱得好,然而更喜欢唱的是“小燕子”那首童歌,悠扬的歌声,整个巷子都能听到。我听杨头、点点说过歌中的故事,由于年数久了,年纪大了,我是记不清了,我记忆深刻的是杨头追求爱情的故事,他是那么热烈那么执著;记忆深刻的是二中的(在吊马庄玩的)几个男同学和外校几个女同学一起下放在大旺大队(倒马崖下)朦胧的爱的故事,是那么清纯,那么动听。我可只点到为止了。尾巴卖关子说:吊马庄和倒马崖有什么联系?我想,可能缘于此。 那时的尾巴不象如今爱说爱笑,同学们说它是有抱负的人,自然无缘浪漫;我是鸭公喉咙,不善唱歌,当然远离浪漫,现在想起来主要是不懂生活,但上帝是公平的,我找到另外的乐趣。那阵子我跟大宅门里的回龙山小学的向校长下棋。向校长中等个子,谈吐文雅,待人和蔼,他下棋布局严谨,棋风硬朗,行棋快速;这些下棋特点对我影响颇大,以至我参加工作后也爱下围棋,有条件后就多次组织围棋活动,当聂棋圣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一举成名而形成全国围棋热时,我被选为某市围协主席。哈哈,不好意思!我的围棋底子真的很差哦! 我本来要到吊马庄故地重游,拍几张照片,追溯过去的岁月,见了元宵、点点的精彩叙说和照片后,我感觉不急于去吊马庄也可写下此文。 吊马庄之缘,这个“缘”其实是个规律,虽然看不着,摸不到,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无时无刻、无声无息、无处不在地牵引着我们在吊马庄、在倒马崖、在长沙、在湖知网……
|
-- 作者:晓峰 -- 发布时间:2007/3/16 19:45:51 -- 以下是引用那片青山在2007-3-16 18:23:01的发言: 好!吊马庄之缘!---岂只一个好字了得! (未完) ![]() 吊马庄吊人口味。也确实有味!余鸟可要续说下去。杨头也不要躲!我们等着呢。 |
-- 作者:点点 -- 发布时间:2007/3/16 20:02:03 -- 人生的相遇是缘、是份,都是五百年修来的。三十几年前,我们有幸在吊马庄相识,这就是我们的缘份. |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7/3/16 21:34:41 -- 吊马庄之缘,源远缘长,缘远渊长,鸳缘源长,院缘渊长,苑远缘长,媛远缘长...... 吊马庄之缘,缘远流长! 有缘千里相会,有缘网上相见,有缘情深谊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雨虹 -- 发布时间:2007/3/16 22:18:32 -- 回复:(浩宇)[原创] 吊马庄之缘
好一个“吊马庄之缘”,只由得击掌叫好!浩宇兄的文风幽默, 情节刻划细致入微,堪称上乘佳作。 一个“缘”字:描出了“少年不知愁滋味”,“自信人生两百 年”的一群少年狂; 一个“缘”字:侃出了少男少女“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的浪漫情怀; 一个“缘”字:追忆了与校长的由棋生缘的“忘年之交”; 一个“缘”字:道出余家长辈对你们的百般呵护和关爱。 好文。欣赏了! |
-- 作者:余鸟 -- 发布时间:2007/3/16 22:43:17 -- 英士: 大文拜读,很感动!吊马庄的事还有得说。 向校长后来从政几十年,为官清廉,口碑极佳,不幸晚年遭遇恶疾,病重住院时几次问我:“早年与我下棋的英士可好?我还想与他下两盘棋。”可惜此愿已成永憾,他老已于元月去世,为在天国的他烧柱香吧~~ |
-- 作者:余鸟 -- 发布时间:2007/3/18 17:06:55 -- 伴着熟悉的优美旋律,读着渗透深情的文章,我的眼眶湿润了。四十年前一群毛头小伙的真实生活场景,经浩宇的生花妙笔又在我眼前生动地展现,作为一个亲历者,我沉浸在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承载着我们青春年华的那个年代远去了,但是在那个年代结下的友谊却永远珍藏在彼此心中,当年的那股豪情,那般浪漫已与我们的年龄不相称了,但是多少年来这种敢到中流击水的豪情一直激励我坚韧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踏踏实实地生活,堂堂正正地做人。 当年浩宇拿来盛酒的小瓷杯还在,今天,类似这样的杯子餐桌上已不常见了,但我一直珍藏着它们,看到它们,耳边仿佛又响起当年喝酒尝汤时的欢声笑语,我想,哪一天我们再举起它们,为我们的过去,也为我们的未来,干杯! |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3/19 12:01:15 --
难得,看起来似乎毫无价值的小酒杯能完整无损地保存到今天,真是有心人,佩服!现在这小杯应是极品啦!
小小酒杯见证了少年狂的火红青春——顽强、勇猛、豪气!
鱼儿虽填进肚里,然而,鱼香却时常从脑际冒出,唤起我们对老一辈的无限思念。
让我们共同祝福高龄的老一辈健康长寿!
让我们共同祈愿离世的老一辈在天国安息,与青山绿水同在! |
-- 作者:余鸟 -- 发布时间:2007/3/20 20:36:43 -- 浩宇的记性可入“吉尼斯”。 那次去人工湖冬泳捉鱼,由于照片上落款是六九年元旦,所以后来说起那件趣事的发生日期就是六九年元旦了,但是朦胧中总觉得有点别扭。因为除夕那天我去尾巴家商量下农村的事,谈到深夜,天突降雨夹雪,当晚就住在尾巴家。第二天回去,路上有一层积雪。而我们去人工湖那天,虽然是寒冷的阴天,但路上并没有积雪,此事是否发生在元旦,有点说不清。看了浩宇的文章,方知仁兄在落款的日期上小花了一脚,恍然大悟啊!其实在照片上定格于六九年元旦也未偿不可,那年是我们人生新的起点,元旦后第八天,我们告别吊马庄直奔倒马崖去了。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3/23 21:59:11 -- 立立原知华容知青多才子,今天读吊马庄系列文章,学习了华容知青更感人的一面:重情谊! 不由得肃然起敬。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4/4 12:02:20 -- 我劝天公重抖擞,还我少年美青春! |